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462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362篇
地球物理   393篇
地质学   885篇
海洋学   200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1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葛良胜 《地质与资源》1994,3(2):114-122
按容矿空间和控矿因素,可将熊耳山地区内生金矿床划分为角砾岩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由不同控矿因素复合控制的复合类型等。空间上不同类型之间具有密切的共生过渡关系。太华群原岩中的金在变质热液作用下被活化迁移至有利的构造部位,发生局部富集,形成"矿胚"或"矿胚"的发展,并为后期岩浆热液再次搬运,参与成矿。燕山中晚期钙碱性岩浆岩具较大的成矿能力,是本区金矿床的主要矿源。不同类型矿床稳定同位素及包裹体特征具相似的变化特点,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源自岩浆,在成矿早期和晚期,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变质水或大气水加入。作者认为,区内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是在统一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成矿背景中形成的,有统一的矿质和介质来源,具相同或相似的成因,以发育角砾岩型金矿床为特点,以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和角砾岩型为主要矿床类型,形成一个特定的矿床组合,即熊耳山地区内生金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宝石CT低剂量双期扫描测定肺体积在煤工尘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煤工尘肺男性患者行吸气相与呼气相双期低剂量宝石探测器64排HDCT胸部检查,图像重建采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并在CT检查后3日内完成肺功能检查(PFT)。从既往行常规剂量64排VCT胸部检查的男性患者中选取30例做为对照组。得出各组图像的噪声和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DLP,ED)。两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不同扫描剂量及不同呼吸状态下的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全肺各容积指标(Vin,Vex,Vin–Vex,Vex/Vin,Vin–Vex/Vin 100%)与PFT指标(FVC,FEV1,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均在中等评级以上,两组扫描的图像噪声无统计学意义;HDCT低剂量扫描并采用ASIR技术双相扫描剂量之和低于VCT常规剂量单次扫描剂量。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容积指标(Vin,Vex,Vex/Vin,Vin–Vex/Vin100%)与PFT指标(FVC,FEV1%,FEV1/FVC%)三者均有比较好的相关性,其中Vex、Vex/Vin与PFT指标的相关性更好(P值均<0.01)。结论:宝石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指标可用于评价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3.
风廓线雷达测风精度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风廓线雷达5波束探测模式的数据对测风精度进行评估分析,用垂直波束和其中两个相邻倾斜波束的探测数据构成一对计算因子,通过对同一距离高度上的4对计算因子进行误差分析,评估风廓线雷达的测风精度,得到水平风在垂直指向连续高度上的精度。对北京延庆CFL-08风廓线雷达2010年3,6,9,12月4个典型代表月份逐日连续探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该雷达满足风速误差不大于1.5 m·s-1、风向误差不大于10°探测精度要求的最大探测高度6月、9月为8 km,3月、12月为6 km,基本符合该雷达探测高度的设计要求。信噪比、大气风场的不均匀性是影响雷达测风精度的主要因素:信噪比影响了高空的测风精度,-15 dB可以作为判断雷达测风可信数据最大探测高度的阈值;晴空大气出现的风场不均匀性对风廓线雷达的测风精度影响不大,降水出现时环境风场不均匀性造成水平风向、风速的测量误差较大,不能满足测风精度要求,特别是对流性降水发生前的1~2 h,水平风向、风速的方差增长迅速,可以作为强降水出现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74.
我公司首次由地质岩芯钻探进入石油钻探领域,在敦化1、2井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研制出了钾盐-聚合物钻井液,并在吉林伊通、农安2个矿区约2375 m的钻探施工中,孔壁稳定,孔内无事故,钻进效率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岩芯采取率均达98%以上。我公司在吉林壳牌公司油页岩勘探中主要存在泥岩、砂岩、页岩、粘土岩这四种类型的地层,且层位厚薄不均,各岩层互换频繁(0~1000 m换层58次之多),均为较软的、水敏性强的地层,要想顺利钻进,泥浆的性能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5.
刘舸  赵平  董才桂 《气象学报》2013,71(3):462-475
利用NCEP、ERA-40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同期和前期亚洲-太平洋涛动(APO)与中国南方地区冬季1月降水异常的关系,并讨论了相应的联系机制.研究发现,1月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同期中国南方地区降水异常.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异常变化可能影响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场,进而通过影响亚洲中、低纬度地区的对流层低层风场与中国南方地区降水紧密联系.当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偏低(高)时,对应在东亚南部及其邻近海域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偏高(低),东太平洋位势高度偏低(高).相应地,南海以及华南沿海地区为异常西南(东北)风控制,且该异常风向北逐渐减弱,进而在中国南方地区辐合(辐散),这既有(不)利于暖湿气流向中国南方地区输送,同时也造成了该地区的水汽辐合(辐散),从而导致降水偏多(少).亚洲-太平洋涛动具有很好的持续性,上一年10月亚洲-太平洋涛动异常可一直持续至当年1月,表现出连续的显着相关特征.因此,其与中国南方地区1月降水异常也具有显着联系,可以作为指示1月中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寡的一个前兆因子.  相似文献   
176.
河南登封白坪铝土矿的古地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趋势面分析法恢复登封白坪G层铝土矿沉积时的古地形;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古地形对含铝岩系厚度、植物分布、钛率以及矿体分布、矿石质量、矿石结构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古隆起控矿的观点。在成矿机理与找矿方法方面也提出了新看法。  相似文献   
177.
1954年~2006年介休市降水及干旱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省介休市气象局1954年-2006年的降水等资料,分析了介休市近53年来的降水及干旱气候变化.得出:a)近53a来,介休市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速度为22.1mm/10a,显著高于全国水平。20世纪90年代减少趋势尤为显著。在季节上,夏、秋降水减少明显,说明降水减少主要是由夏、秋季降水减少造成。b)53年间介休市有2个明显干燥期: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干燥系数四季均有增大趋势,但春季增大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8.
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测试和计算,分析了高压输出电线等干扰源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现状,及今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点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9.
单个粘土体裂缝中水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中华  范炳恒 《地质学报》1993,67(2):159-167
通过模型实验,研究粘土体裂缝中的水流规律,提出了临界水位上升速度的概念。水位上升速度大于临界值时,裂缝中水流量增加,反之则减少。裂缝水流量与水位不呈正比关系。指出粘土裂缝中最大水流量要比相同条件下基岩裂缝水流量小30—40倍。随着水流运动的延续,水流量将逐渐变小。在水流作用下,粘土裂缝宽度将变窄3.0—4.0cm,裂缝深度也大幅度变浅到裂缝水深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80.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40~30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75~10kaB.P.)中的大间冰阶或海洋氧同位素第3阶段的晚期(MIS3a),已有测年记录的冰芯、湖泊沉积、孢粉与古生物、黄土与沙漠地区古土壤、石灰岩洞穴中石笋、古河道沉积、滨海地区海相沉积等7种记录指示我国各区域的湿润程度即降水量高于现代,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尤为显著.西部和华南地区的温度明显高于现代,但较多的孢粉研究者认为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的温度略低于现代.降水量的增加对内陆水系的合并和外流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等产生重大影响.渤海西侧、长江三角洲南北与珠江三角洲南部出现重大海侵,当时海平面高度仅低于现代海平面8~10m.当时暖湿气候与海侵的主要动力是岁差周期导致的中、低纬度太阳高辐射所提供的热力促使冰盖消融萎缩,海洋扩涨,青藏高原热低压增强,吸引季风降水,中、低纬度区海洋加热蒸发,增强夏季风与西风环流的水汽含量导致我国全境暖湿.高分辨率的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记录和南京汤山洞穴石笋记录表明气候有许多百年级高频振荡波动,不是稳定暖湿,要作更深入研究才能说明其表现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