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91篇
地球物理   250篇
地质学   472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41.
阿伊山群是南祁连构造带拉脊山地区的重要岩石地层单元,其形成构造环境和时代的限定对于理解拉脊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通过地质填图在青海拉脊山东沟煤矿地区的阿伊山群中识别出一套安山岩、流纹岩、凝灰岩、含砾粗砂岩和粗砂岩的岩石组合,其中,火山岩呈夹层的形式出露在沉积岩中。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阿伊山群中的流纹岩夹层进行了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流纹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47±4 Ma,属晚奥陶世。流纹岩具有较高SiO2 (69.6%~76.5%)和铝饱和指数(A/CNK = 0.85~1.10),为钙碱性—高钾碱钙性系列。岩石富集轻稀土(LREE)和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高的全岩δ18O值,指示岩浆源区可能为沉积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阿伊山群流纹岩是晚奥陶世陆陆碰撞过程俯冲陆壳沉积物部分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942.
蒙古国南戈壁省中蒙边界地区分布多个二叠系大型—特大型煤矿,为一套以砾岩为主的粗碎屑岩和含煤系地层夹火山岩建造。银额盆地周缘地表剖面揭示,二叠系发育一套以海相沉积为主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银额盆地希热哈达—赛汗桃来地区的钻井资料揭示其为一套粗碎屑岩+含煤系地层夹火山岩岩性组合,与盆地周缘地表剖面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组合均存在巨大差异,而与蒙古国南戈壁省二叠系的岩性组合特征相同。通过中蒙边界地区二叠系地层层序与岩性组合特征的对比,明确了银额盆地希热哈达—赛汗桃来地区钻井资料发现的含煤系地层时代为二叠纪,结合沉积充填特征,对银额盆地二叠纪沉积演化与沉积相平面展布有了新的认识,为银额盆地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43.
宁夏盛夏层状云降水雨滴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林文  牛生杰 《气象科学》2009,29(1):97-101
利用1982年7月在宁夏银川机场地面4次观测获取滴谱资料, 分析了宁夏夏季层状云雨滴的瞬时和平均谱及有关物理量的特征,总结出了层状云降水的一些主要特征.文中给出了4次降水的平均谱分布及谱参数的演变,进行了M-P分布的拟合分析,得出雨滴谱基本符合M-P分布.还分别建立了雷达反射率因子、雨强和雨水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层状云降水的特点以及与积雨云、混合云的特征量进行对比,总结出三种降水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44.
河南省春季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河南省自动雨量站逐时降水资料、天气图资料及郑州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分析了2007年3月23日河南省飞机、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结果表明:飞机和高炮、火箭影响区1 h雨量增加0~4 mm,且作业时段内影响区维持较大降水.春季低槽、切变线天气过程,K指数在24 ℃左右、850 hPa θse在40 ℃左右时,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在0~-16 g·s-1·cm-2·hPa-1之间的区域为最佳作业区;雷达反射率因子在30 dBz左右的降水发展阶段,作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45.
利用新疆51个观测站1961~2005年低云云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新疆夏季低云量的长期变化特征,并对500hPa环流指数与新疆夏季低云量做奇异值分解,重点讨论了极涡对新疆夏季低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5年新疆夏季低云量增加趋势显著,并在1987年发生突变;新疆夏季低云量存在2~3年、准6年和准11年的显著周期;环流分析表明新疆夏季低云量与副热带高压、极涡及青藏高原高度场指数关系密切,当极涡面积减小、强度减弱时,西亚高空急流偏弱,新疆上空高空急流偏强,而低层大气主要表现为南风增强,水汽输送辐合加强,因此新疆夏季低云量偏多,反之,低云量偏少。  相似文献   
946.
气象科技论文中表格的规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信息资源是国家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大力提高气象信息产品的质量,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能力水平是气象事业的崇高责任。本文通过分析气象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影响气象信息传播利用的主要因素等,提出提高气象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即不断拓宽气象信息服务领域;开发气象信息资源,增加气象信息产品;提高气象信息服务质量,改善气象信息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947.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成岩史分析和成岩阶段预测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有机酸生成和水岩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化学动力学模型中加入超压因子增加反应活化能,即可用于超压条件下有机质热演化和成岩作用的模拟。歧口凹陷深层(>3500m)主要为沙河街组(始新—渐新世)。在沙河街组沉积末期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就进入晚成岩阶段A1期,烃源岩开始生烃,生、储、盖层发育史与圈闭发育史匹配良好,油气藏开始形成。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渐新世)—新近纪,沙河街组大部分地层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是其主要成藏期。现今沙河街组一段、二段和三段的上部仍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然而,沙三段的下部在歧口凹陷的北部地区已进入晚成岩阶段BC期,镜质组反射率Ro≥1.3%,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储层物性较差,不利于成藏,但在南部地区的沙三段下部还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生、储、盖层发育,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48.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沉积物、生物壳体碳酸盐同位素及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等多项指标的分析,探讨了贝壳堤剖面记录39.6~17.1kaB.P.(未校正14 C测年,下同)期间碳酸盐和贝壳化石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和相关关系,指出壳体化石及沉积物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是湖泊水体温度和盐度的反映,其中δ18 O对温度的指示意义更敏感,是湖泊和古气候演化很好的代用指标。根据这些指标重建的古气候与环境变化显示,在39.6~35.5kaB.P.期间,柴达木盆地处于温暖湿润期,周围山地降水增加,盆地内湖泊发育;自35.5kaB.P.开始,气候较前期更加湿润,是湖泊发育的最佳期;22.1kaB.P.以后,气候逐步转入较温暖的干燥期,湖泊开始萎缩、退化;末期17.1kaB.P.气候环境急剧恶化,形成石盐结晶,湖泊高湖面演化史结束。  相似文献   
949.
论盆地流体成矿/成烃作用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沉积盆地中的油气聚集和某些金属矿床都是盆地演化过程中盆地流体活动的产物,是同一地质-构造格架内同一自然过程留下的物质表象。油气是被封存起来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盆地有机流体,而固态的金属矿石则大多是以水溶液相为主的盆地流体在适当的部位将所溶解携带的成矿金属组分沉淀卸载的结果。碳氢化合物源干沉积有机质的演化;成矿金属元素则可能是盆地流体从沉积物颗粒通过流-岩反应萃取来的。有机组分在成矿金属元素的活化萃取、迁移、直至沉淀就位的全过程中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成岩压实作用阶段(相当干油气的初次析出阶段),油气与粘土水一道从生烃层内被挤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油气与部分成矿水溶液具有共同的起源。但在往后的运移和聚集就位过程中,由于水和油的物理化学特征不同,二发生了分离。从而造成了金属矿床与油气藏在空间上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分离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50.
Abstract A strong tectono-magmatic thermal event has been revealed by field observations of granitic, migmatitic and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Dabie Mountains. K-Ar, Ar-Ar and Rb-Sr determinations show that the event took place 133–117 Ma ago (Yanshanian). Contemporaneously, a southwestward thrust-type ductile shearing at multiple levels occurred in the lower crust or at even deeper levels, suggesting that the Dabie Mountains region was still under the influence ot strong continent-continent overlapping tectonism of the Yangtze block under the Sino-Korean block at depth. Metamorphic rocks of amphibolite facies, migmatites and deep structural deformations resulting from this tectonothermal event are now exposed to the surface. The present features of the Dabie Mountains thus have appeared only since ca. 100 Ma B.P. The block composed of the Dabie Group is not an uplift or shield which would have undergone a long-continued ero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