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220篇
地球物理   183篇
地质学   339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在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和调整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岸海域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当前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区划内容已明显滞后。文章梳理历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调整和监测的工作经验,研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原则、有序衔接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合理制订分类分区管控措施、有机融合涉海专项规划保护目标、基于陆海统筹合理认定管理边界等对策措施,以期为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2.
李冰洁  庞小平  季青 《极地研究》2019,31(3):258-266
海冰密度是海冰和气候模型的重要物理变量,也是利用卫星测高数据估算海冰厚度的关键参数。目前各国北极科学考察虽开展了海冰物理观测,但对近期北极海冰密度现场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挖掘应用不足。在此背景下,收集了近15年来北极海冰密度现场观测资料,分析北极海冰密度的变化特征;对海冰密度实测数据进行克里金插值,将插值结果输入静力平衡方程模型计算海冰厚度,探讨海冰密度对海冰厚度卫星测高反演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北极海冰密度变化范围为750—950 kg·m^–3,1—9月海冰密度总体上随月份变化呈减小的趋势;6—9月北极海冰密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75°N—90°N);通过对比分析表明,相较于使用海冰密度固定值参与估算海冰厚度,采用经现场观测数据空间插值后的海冰密度估算海冰厚度的结果更为准确。北极海冰密度现场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可为海冰与气候变化等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3.
随着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加剧,北极海冰正在急剧消融,海冰的减少增加了北极地区航道的适航性。本文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得到的海冰运动产品对北极海冰输出区域以及东北航道以北区域的海冰运动特征进行了量化。结果显示,从北极中央海域向弗拉姆海峡以及格陵兰海流出海冰的南向位移量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海冰的平均南向位移量在2007-2014年间达到1511 km,是2007年之前(617 km)的两倍以上,反映了北极穿极流(TDS)强度在不断增强。通过长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春季东北航道以北区域的海冰北向漂移速度在喀拉海呈现+0.04 厘米/秒/年的显著增长趋势(P<0.05)。海冰北向漂移对于东北航道的开通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拉普捷夫海与喀拉海,海冰北向运动速度与航道适航期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33(P<0.001)和0.15(P<0.05)。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以及喀拉海存在冰间湖区域的春季海冰面积变化与航道的适航期密切相关,海冰的北向漂移对拉普捷夫海和喀拉海的海冰面积减少也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北向漂移促进了海冰的离岸输送,造成海冰面积减少的同时形成冰间水道或冰间湖促使航道开通。为探究大气环流指数对海冰运动以及东北航道适航期的影响,本文利用大气再分析数据计算了中央北极指数(CAI)和北极大气偶极子异常(DA)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CAI比DA更能解释东北航道的适航期,而且CAI能够解释北极海冰输出区域海冰南向位移量变化的45%。最近10年,夏季正相位的CAI进一步加强,通过加强海冰离岸输运和冰间湖活动加剧了东北航道区域海冰变薄及其强度变弱,从而促进了东北航道的开通。  相似文献   
964.
目的:观察五苓散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90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呋塞米联合五苓散治疗,对照组仅予呋塞米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出院3个月末及6个月末的6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再入院率、呋塞米用量及利尿剂抵抗发生率。结果:2组6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NT-proBNP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再入院率治疗组分别为33.3%、44.4%,对照组分别为40.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3、6个月呋塞米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3、6个月利尿剂抵抗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7.78%、14.44%,对照组分别为17.78%、2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能较好地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利尿剂抵抗发生率,进一步改善了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65.
已有共享单车骑行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起点,大多忽略目的地,在探讨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及交互作用方面较少。以广州市主城区为例,引入地理探测器,精细分析目的地分布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并进行交互探测。研究发现:① 早高峰到达量大于晚高峰,早高峰目的地多分布在CBD,信息产业园和职住平衡地区,晚高峰多分布在地铁3号线体育西至华师站沿线和高密度住宅区。② 服务设施类是影响最显著的类别,其次是交通可达、土地利用和自然环境类别,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因子依次是住宅、餐饮、公司、购物设施分布、路网密度、距地铁站口距离和POI多样性。③ 各因子影响力存在明显时间差异,所有建成环境因子在早晚高峰时段影响力均大于其他时段,其中公司企业分布因子的影响力在早高峰时段迅速增强。④ 因子间均为双因子增强关系,其中服务设施分布类别中因子交互作用最显著,服务设施分布与交通可达类别的因子交互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966.
运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涡度相关系统、气象-土壤环境观测系统进行连续观测,利用基径横截面积对单枝茎干液流进行尺度扩展,得到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群落蒸腾量(T),并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蒸散发量(ET)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小叶锦鸡儿群落T与ET的变化特征以及群落水分收支状况。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群落T、ET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值分别为1.61 mm·d-1、2.43 mm·d-1;(2)T、ET日内变化曲线分别呈宽幅单峰型、钟型分布,日累积量均呈"S"型增长趋势;(3)不同天气条件下T、ET日变化峰型各异,峰值及总量变化水平晴天高于阴雨天;(4)不同降水事件中,降雨时间不同导致T启动时间推迟或结束时间提前,ET发生时间降水前后无显著差异;降雨量P≤10 mm或P>20 mm时,雨后T有所降低,10 mm相似文献   
967.
设计一套铁路路基沉降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采用静力水准仪作为铁路路基沉降数据的采集单元,利用LoRa无线通信技术,选用低功耗STM8系列单片机和SX1278收发器,在IAR环境下移植Contiki操作系统及其自带的Rime协议栈,完成Mesh网络的多跳传输。将采集到的铁路路基沉降数据形成可视化监测界面,实现现有铁路路基沉降数据远距离、低功耗、可靠的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968.
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测绘档案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日益紧迫.在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的整体格局下,重新梳理和调整测绘档案技术标准已迫在眉睫.通过分析测绘档案工作需求及测绘档案标准应用现状,并研究相关标准体系,构建了测绘档案标准体系基本框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测绘档案标准体系建设的工作构想...  相似文献   
969.
近岸海域缺氧现状、成因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是全球近岸海域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对沿岸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综述了近岸海域缺氧的现状、类型、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并从海洋生物的致死效应、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生物量和捕食关系4个方面阐述了缺氧的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应开展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对缺氧的定量影响,以及全球变暖对缺氧影响的研究,并就缺氧对营养元素和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0.
地理大数据的兴起对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空间分析课程教学是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地理大数据背景下的空间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设想,包括对学科基础知识教学的强化、前沿发展动态的吸收,以及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