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220篇
地球物理   183篇
地质学   339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研究3种常用格网化方法,给出Kriging方法滞后距与变异函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实测重力异常数据对3种方法在不同模型参数下的插值精度作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均方根差别不大,区别在于局部区域的变化。相对而言,在该区域内Kriging方法精度最高,CoKriging次之,Shepard略低。  相似文献   
912.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差异及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芳  张晓平 《热带地理》2015,35(2):250-257
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以人均生活用电碳排放为测度指标,借助经典统计学中的各类不平衡指数,对2002―2011年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的差异程度进行动态时序分析。同时,运用ESDA方法,从静态的碳排放量和动态的碳排放增长率2个角度,定量描述了2002年以来中国城市生活用电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电碳排放差异逐渐缩小;就人均碳排放量来说,总体上表现为空间正相关,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冷热点格局基本稳定,高值区域从广东省逐渐向北延伸至其他东南沿海地区;就碳排放增长率来说,碳排放增长在总体上无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地理集中现象不明显,冷热点区域转换迅速,高值区域数目显著增加且表现出向北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13.
利用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用多属性指标判别分析方法提取湿地要素信息,研究制定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提取湿地要素的数据整合方案、信息提取、专题图制作等一套技术流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比林业部门湿地资源结果更加精确、详尽,分类精度达93%以上,促进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转化,以及与林业部门业务数据的融合和集成,也为湿地资源调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914.
侯岳  卢小平  肖锋  张立朝 《测绘通报》2017,(11):115-117
提出了根据宗地范围线、分层分户图及户型对房产模型进行细化和分割方法,研发了顾及不动产单元权籍属性的房产单元的横、纵向分割技术及基于相同权属的聚合技术,形成了从数据采集、数据建模到模型与权籍关联的一整套生产技术流程。采用MD5建立的房屋三维模型与权属信息自动关联技术,具有三维模式下现有二维地图无法实现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各类三维数据的综合可视化和融合分析,为三维不动产权属管理提供更直观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15.
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混杂岩带中不同成因类型镁铁质—超镁铁质和高压—超高压岩的组成、俯冲-碰撞-折返机制及形成演化过程等关键地质问题,在柴北缘鱼卡地区开展了解剖地质填图工作,取得了系列新认识: 查明了深俯冲地质体与原地岩块的接触关系,表现为早期韧性—脆韧性剪切带接触,后期叠加逆冲推覆; 查明了深俯冲地质体中榴辉岩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表明榴辉岩原岩在峰期变质之前就发生了分层剪切; 查明了片麻状花岗岩体内部榴辉岩的产出特征,榴辉岩以鱼卡岩群残蚀体产出于片麻状花岗岩体中; 厘定了深俯冲地质体内部变形序列,识别出4期构造变形组合,表现为挤压型变形,指示本区经历了多期挤压汇聚作用; 明确了超基性岩体的就位环境,与深俯冲地质体为侵入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916.
新林-喜桂图断裂北东段塔河地区发育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岩石类型为玄武安山岩、玄武粗安岩和粗面玄武岩,前人曾将其划归为中-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本次工作区在塔河北瓦拉干林场一带,采用LA-ICP-MS同位素测定方法,在玄武安山岩和粗面玄武岩中分别取得锆石~(206) Pb/~(238) U年龄平均值为(501.1±1.4)Ma(23个数据点)和(500.50±0.95)Ma(14个数据点);首次确定了大兴安岭北段塔河以北寒武系火山地层的存在。中基性火山岩,具有亚碱性岩系列钾玄岩特征,且无任何变质变形;Eu微弱负异常,(La/Yb)_N=16.63~25.91;富集Ba、Rb、Sr、K,亏损Nb、Ta、Ti。岩浆的形成可能与岛弧背景下的拉伸作用有关,同时指出额尔古纳地块塔河以北地区寒武系的存在并非是局部现象,很可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这一研究成果为重新认识大兴安岭北段局部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探讨新林-喜桂图构造带演化历史及西伯利亚南缘额尔古纳地块大陆地壳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17.
简要地阐述了桂阳县东塔景园建设项目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现状成因。根据现场调查勘探,利用滑坡数学模型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及评价,提出了该滑坡的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18.
The great M_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n May 12,2008 was generated by abrupt faulting in the Yingxiu-Beichuan fault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The earthquake not only produced surface ruptures along the Yingxiu-Beichuan and Guanxian-Jiangyou faults,but also surface ruptures,arching of highway pavement,sand-boils and waterspouts in various degrees in areas such as Shifang and Mianzhu on the Chengdu Plain. To understand the shallow geological structures under the surface rupture zone,a 6350m long high-resolution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in near-EW direction was performed. This profile is located at Shigu town,Shifang city,where a suspected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was discovered. In this study,a group interval of 3m,shotpoint interval of 18m,and a 300-channel 25-fold observation system were used. In consideration of both near-surface reflections and dipping interface imaging,we adopted the split-spread geometry and asymmetrical zero-offset receiving technique. To better suppress random-noise and rais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seismic data,30 times vertical stacking of vibrator signals was made for each common-shot gather after correlation of individual records. By using the above work method and spread geometry,we obtained high-resolution images of structures in the depth range of 15m~800m after data processing. The result shows the existence of buried thrust faults thrusting to the plain area and back-thrust faults under the surface rupture zone. It also shows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buried thrust faults may be the main cause for folding and deformation in near-surface strata and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ing.  相似文献   
919.
针对我国中西部广大农村民居广泛采用的木构架房屋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并研究了抗震技术措施,意在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首先针对我国中西部广大农村民居常用的木构架房屋,进行了震害和构造特点分析,说明其抗震性能;其次对南疆地区村镇民居木板夹心结构房屋的抗震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其结构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最后,对木构架房屋抗震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有效抗震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20.
观测和研究表明,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介质非均匀性,由地震波所揭示的介质非均匀尺度可达8个数量级。根据散射体与地震波长之间的大小关系,将地球内部介质非均匀性分为两类:即大尺度非均匀性(长波长非均匀性)和小尺度非均匀性(短波长非均匀性)。在当代地震学中,用确定性方法研究大尺度非均匀性已是众所共知的事情,目前技术方法也已比较成熟;对小尺度非均匀性的研究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理论探索和方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重点对3D小尺度介质非均匀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