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35篇 |
免费 | 2059篇 |
国内免费 | 12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60篇 |
大气科学 | 1072篇 |
地球物理 | 1230篇 |
地质学 | 3427篇 |
海洋学 | 811篇 |
天文学 | 199篇 |
综合类 | 486篇 |
自然地理 | 6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159篇 |
2023年 | 190篇 |
2022年 | 339篇 |
2021年 | 401篇 |
2020年 | 319篇 |
2019年 | 346篇 |
2018年 | 327篇 |
2017年 | 307篇 |
2016年 | 364篇 |
2015年 | 348篇 |
2014年 | 374篇 |
2013年 | 380篇 |
2012年 | 419篇 |
2011年 | 406篇 |
2010年 | 398篇 |
2009年 | 407篇 |
2008年 | 350篇 |
2007年 | 331篇 |
2006年 | 304篇 |
2005年 | 238篇 |
2004年 | 199篇 |
2003年 | 191篇 |
2002年 | 248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183篇 |
1999年 | 169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研究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对多层及中高层基础隔震建筑地震需求及隔震效率的影响规律,隔震层采用LRB铅芯橡胶与LNR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组合,就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软土场地设置隔震层问题做探讨。提出土与基础隔震结构相互作用的简化计算模型,对不同场地及隔震设计目标下的多层及中高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时程分析。研究表明:软土场地基础隔震建筑隔震层的有效隔震效率相对于硬土场地有所下降,必须通过设置具有一定规格的LRB支座来满足隔震目标。本文给出了铅芯橡胶支座极限变形需求随建筑层高及隔震目标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2.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emission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the total conversion of marshlands (TMC), marshlands conversion to paddy fields (MCPFs) and marshlands conversion to uplands (MCULs),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warming mitigation (CGWM) of paddy fields versus uplands converted from marshlands in the Sanjiang Plain (excluding the Muling‐Xingkai Plain on south of Wanda Mounta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rea of MCPFs and MCULs was 504.23 × 103 ha between 1982 and 2005. The CGWM per unit area was 45.53 t CO2eq/ha for MCPFs and that was 23.95 t CO2eq/ha for MCULs, with an obvious 47.40% reduction. The MCPFs and MCULs ecosystems acted as the carbon sink all of the year. As far as CGWM per unit area is concerned, MCPFs mitigated the greenhouse effect which was greater than MCULs. And it was effectiv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plands transformed into paddy fields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regard to marshlands protection and croplands (including paddy fields and uplands) reclamation. 相似文献
23.
为了突出显示重磁场中地质体分布、断裂构造特征等信息,使图像显示错落有序、层次分明、清楚直观,有利于解释人员从不同角度认识重磁场异常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倾斜角概念,根据反余切函数特性,提出了扩展的倾斜角(iTdr)和倾斜角总水平导数(iTdr_Thdr)方法,来增强重磁异常信息,突出异常形状特点,以便于识别重磁异常中地质体边界和提取地质体分布、断裂构造平面展布特征等信息.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和较高的分辨能力,能够获取丰富的地质信息,对识别地质体边界、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确定断裂带和地质构造走向等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4.
Yakun He Wenhao Yu Xia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7,31(8):1541-1561
Street patterns reflec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treet network and affect the urban structure and human behavior. The recognition of street patterns has been a topic of interest for decades. In this study, a linear tessellat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patterns in street networks. The street segments are broken into consecutive linear units with equal length. We define five focal operations using neighborhood analysis to extract the geometric and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linear unit for the purpose of grid-pattern recognition. These are then classified b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the result is optimized based on Gestalt principl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mining grid patterns in a street network. 相似文献
25.
26.
根据2004—2014年的全球海洋Argo网格数据集(BOA_Argo)和ECMWF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冬季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海区的水团变性率及水团形成率,对南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新生成模态水的年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模态水(NPESTMW)和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模态水(SPESTMW)的新生成体积及核心密度在2004—2014年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NPESTMW主要经历了2005—2009年和2010—2013年2次持续4~5a的体积和密度增加过程,其中体积最大值出现在2009年,最小值则出现在2005和2014年。南半球SPESTMW则经历了2007—2009年和2010—2013年共两次持续3~4a的体积和密度减小过程,其中体积的最小值出现在2009、2013年,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合成分析发现,由冬季海面热通量异常引起的深混合层内与模态水密度相当的水团表层形成率异常,可能是导致NPESTMW和SPESTMW新生成水体积年际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SPESTMW新生成水的年际变化受局地风应力旋度的年际变化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7.
城市地图集编制中关于地图影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激烈的地图市场中,通过研究地图影响效应策略,可有效地使所设计与制作的城市地图作品得以创新、发展,并以《深圳市龙岗区地图集》的设计为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8.
个旧老-卡岩体接触-凹陷带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旧老—卡岩体接触—凹陷带是个旧矿集区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构造带,该带中锡、铜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凹陷带内矿体地质特征、围岩地层含矿性、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结合大地构造环境,结果认为,凹陷带矿体是多种成矿物质来源,经历多种地质作用、多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多因复成矿床,接触-凹陷带锡-铜矿体形成主要与燕山中晚期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其次与印支期海底火山-沉积与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9.
描述河流横断面的窄深程度,无非是用来衡量它对过流能力和输沙能力的影响大小,及其在河流地貌方面的时空上的调整变化。回顾总结了以往描述横断面形态的常用指标,包括河相系数、宽深比,或湿周与平均水深的比值,指出这几种指标在描述黄河中下游河道时所存在的共同缺点:(1)缺乏物理意义;(2)不能真正代表断面的窄深程度;(3)明显的夸大了宽浅和窄深断面的差别。从表称流量的概念出发,作者认为,应该使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等面积的表称流速来描述断面形态。如果用表称流速来衡量黄河下游河南和山东河道的断面形态的差别,就会发现,断面形态的不同,其对过流能力的影响不过1:2,远不象河相系数和宽深比所描述的达到1:6甚至1:11那样的悬殊程度;黄河下游河道主槽“多来多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表称流速。 相似文献
30.
许贤泽;白翔;徐逢秋;吕云;翁名杰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6):60-64
锂电池组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其质量良莠不齐。针对便携式电动工具锂电池组,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的多通道锂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旨在提高电动工具电池电压和电流检测精度,能更加合理地选择充放电策略,并提供过流、过充、过放等保护功能。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其中,硬件包括双量程的电流采样模块,双探测器的温度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和保护电路等。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锂电池充放电数据的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