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2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804篇
测绘学   359篇
大气科学   423篇
地球物理   674篇
地质学   1714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124篇
综合类   279篇
自然地理   3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首次对苏皖北部上元古界倪园组的沉积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提出了大致可与威尔逊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进行对比的四种沉积相;文中还首次提出了倪园组中存在着碳酸盐风暴沉积的认识,为今后本区前寒武纪事件地层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982.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的进一步找矿意见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希斌  周详  郝梓国 《地质通报》2010,29(1):105-114
根据罗布莎铬铁矿工业矿体主要产于蛇绿岩壳-幔边界(即岩石莫霍面)以下的一定层位、一定岩相构造带内及其显示的矿带分布规律,认为当前找矿的首要目标在于牢牢把握矿带这个大方向。鉴于以往找矿勘探主要限于地表和浅部"就矿找矿"的找矿方法,进一步加大矿带中深部中下矿段隐伏矿体的找矿力度乃是当务之急。对各区段提出了不同的找矿任务和靶区选择的意见,并预测该区(包括罗布莎、香卡山和康金拉3个矿区)铬铁矿远景规模有望大大提升现有储量规模的等级。  相似文献   
983.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省果洛藏族州玛多县境内发生MS7.4级地震,此次玛多MS7.4级地震是2008年汶川MS8.0级大地震之后中国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及时查明其同震地表破裂展布及特征,对于正确认识发震构造和区域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震后现场调查,结合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的解译分析、余震数据和典型地震地表破裂的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等结果,初步获得了此次地震6处典型地震地表破裂的特征。结果发现:此次玛多地震的地表破裂主要沿已知的东昆仑断裂带的南侧分支断裂昆仑山口-江错断裂的东南段分布,分析表明其中的江错断裂应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同震破裂的西段总体走向275°~300°,主要表现为挤压鼓包和雁列式张裂隙的斜列组合,其中江错贡麻段至江多村段出现了明显的1.4~0.8 m的垂直位移,指示该段可能具有较明显的正断层成分;中部黄河乡段主要由一系列呈左阶斜列的北西向P剪切裂缝和右阶雁行排列的北东向张裂隙构成,走滑位移较小;而东段地表破裂出现了多个分支,其中北支昌马河段主要由一系列雁行排列的张裂隙组成,总体走向为260°,与断裂西段的走向明显不同;地震造成的最大左旋位移出现在西段的错尔加拉破裂段,约2.8 m,指示此次地震地表破裂带的走滑位移主要呈从西向东的单侧扩展-衰减特征。考虑到此次玛多地震出现在东昆仑主干断裂南侧的巴颜喀拉地块内部,表明该地块内部具有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能力,因此,巴颜喀拉地块内部强震活动的孕震条件和机理应该是未来需要进一步关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84.
Ⅰ号矿脉是山城金矿区中主要的工业矿体之一。黄铁矿和石英是主要的载金矿物 ,其标型特征是在矿脉空间上有规律的分布。矿体上部的黄铁矿以聚形晶为主 ,主要是八面体和立方体聚形晶以及立方体、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聚形晶。黄铁矿的电物理性质 ,vnp>|- 17|,α >|- 12 0 |。石英相对吸光度D1、D2 、D2 /D3 、D3 /D1、D2 + 3 /D1相对较大。矿体下部的黄铁矿晶体形态主要是立方体单晶和立方体与八面体聚形晶 ,vnp<|- 17|,α <|- 12 0 |,D1、D2 、D2 /D3 、D3 /D1、D2 + 3 /D1相对较小。依据矿物标型展布规律 ,结合矿脉金含量的分布、载金矿物黄铁矿的晶体形态和热电性 ,以及石英相对吸光度的空间展布特征 ,建立了矿物学找矿模型 ,对深部矿脉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85.
巴音布鲁克地区位于中天山地块中天山多期复合陆缘岩浆弧。通过研究发现,该地区奥陶纪侵入岩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通过锆石U-Pb定年识别出中奥陶世(462.7±6.2) Ma、(463.4±2.8) Ma、(471.5±5.9) Ma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岩体具有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明显的右倾模式,具负Eu异常,微量元素显示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的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侵入体形成于俯冲碰撞环境,其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岩浆。综合分析认为,南天山洋盆初始向北发生俯冲作用的时间为中奥陶世早期,与俯冲过程中的右旋运动有关,岩浆活动在中天山地区显示出由西部逐步向东部扩展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86.
鹿井地区铀矿勘查工作始于1958年,至20世纪90年代结束,已落实为鹿井铀矿田。2009~2012年间核工业270研究所在该区开展了铀成矿潜力评价及普查找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勘查成果。介绍了鹿井铀矿田的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特征。重点介绍了区域布格重力场特征;区域航磁异常特征;航空伽玛能谱场特征。根据遥感影象资料,认为丰州盆地正好处在一个大的环形构造中,而且在盆地西北部,也可清晰的见到较小的环形构造。结合环形构造的边缘分布有花岗岩杂岩体,鹿井矿田铀矿床与火山塌陷中的环状花岗岩杂岩紧密相伴,铀矿体主要分布在环状杂岩体顶部、旁侧等接触变异部位。丰州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87.
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污染水体净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经过对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净化污染水体中的应用综合研究,发现该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样品能有效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有毒有害金属离子和 氧化降解苯酚、2-丙醇、苯及印染废水等有机物,其污染净化能力主要是基于表面络合反应、表面离子交换作用和变价元素的氧化还原作用。同时介绍了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所具有的4个环境属性;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粒径效应和孔道效应,提出将结构特征与环境化学有机结合,深入探讨其环境属性与污染净化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8.
辐照条件下绿柱石通道中顺磁配合物的ESR行为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四川平武贫铁富碱型无色绿柱石通道中主要存在碱氢化物(NaH)、[Fe2(OH)4]^2 多聚合离子及OH自由基,在电子辐照作用下,通道中顺磁配合物的结构、带电性质及化学键易发生转型、裂解和变价,并形成自旋浓度不等的[H^0]i心(裂距为500G,g值分别为2.175,1.8774的二重超精细结构线)、[Fe^3 ]OH(g=2.0031)和[Fe4^3 ]s(g=4.3172)等辐照损伤心。[Fe^3 ]OH心属一种有效的电子陷阱,其热稳定性大于[Fe4^3 ]s心。绿柱石杂质铁离子的占位方式,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流体的pH值密切相关。由电子辐照作用而导致杂质离子价态的转变,属一种可逆的动态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989.
首次提出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2及盒3段发育风暴岩。前人认为该区盒2及盒3段为一套河流相沉积体系,而风暴岩的发现证明还广泛发育一套湖泊沉积。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2及盒3段沉积时期,湖泊水面广阔,地形平缓,总体水体较浅,为浅水湖泊环境,易产生风暴回流。根据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资料,研究区内发育丰富的浅湖风暴岩沉积构造,主要有截切构造、渠模、丘状交错层理和冲刷面等典型的风暴成因构造。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也反映出重力流和牵引流兼有的复杂的水动力机制。研究区风暴岩理想的沉积单元从下至上可概括为“似鲍马序列”,即:A、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段;B、平行层理段;C、丘状交错层理和洼状交错层理段;D、波状层理段;E、泥岩段。风暴岩是湖泊发育的典型标志,所以风暴岩的提出对确定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增加了新的认识,并且对下石盒子组的古地理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0.
根据新疆柯坪、乌什的类化石新材料 ,结合以往有关类生物地层学及类古地理分布的资料 ,分析了塔里木地区二叠纪类化石组合特征。研究结果显示 ,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类动物群与我国西南地区同期类动物群面貌非常相似 ,并具有一些目前仅发现于云南、贵州和广西的地方性种类 ,表明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板块在这一时期应处于相同的纬度 ,且两者相对位置似应比较接近。但是 ,这一结论与有关古地磁资料不尽吻合。针对这一问题 ,结合有关石炭—二叠纪微板块运动及古洋流运动方向的研究成果 ,对塔里木、华南板块早二叠世类动物群相似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