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4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610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388篇
地球物理   534篇
地质学   1032篇
海洋学   310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03篇
自然地理   30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61.
赵金  陈曦  包安明  段远斌 《地理学报》2007,62(6):659-668
适宜尺度选择是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 尺度选择的方法和标准也随之变化。以塔里木河流域20 世纪50 年代土地利用数据为例, 将面积 作为尺度选择的参数, 统计斑块面积分布直方图, 然后计算9 种比例尺(1:2 000 000, 1:1 000 000, 1:500 000, 1:250 000, 1:100 000,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和1:5 000) 下的归一化尺度方差, 最后结合Shannon-Weaver 景观多样性指数、Simpson 多样性指数和分维 数补充归一化尺度方差的结果, 探讨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尺度规律。结果如下: ① 归一化尺度方差值显示塔里木河干流50 年代土地利用监测适宜尺度为1:50 000 比例尺(约20km×20km 网格大小), 除沙地适宜尺度在1:100 000 比例尺外, 有林地、灌木林地和盐碱地的适宜比例尺均在1:50 000 比例尺上; ② 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Simpson 多样性指数和分维数结果表明盐碱地的多样性指数的适宜尺度与归一化尺度方差结果相同, 沙地的多样性指数与归一化尺度方差的适宜尺度域相同,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多样性指数最优尺度在1:10 000 比例尺与归一化尺度方差结果不同; ③ 沙地和盐碱地的分维数在1:10 000 比 例尺处有明显的上升, 沙地达到最大值1.35, 而在其他尺度分维数值接近,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则在各个尺度分维数值接近, 且值不超过1.2。  相似文献   
862.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乌兰布和沙漠进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的研究,为恢复该地区全新世以来沙漠的形成与演化找到了新的证据。乌兰布和沙漠西南部的吉兰泰盐湖周围及沙漠南部丘间低地湖相地层下部风成砂的系统OSL测年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年代约在7 ka BP前后。此外,该沙漠腹地众多的干盐湖,大量含有蓝蚬的湖岸堤,以及丘间低地中的湖相地层和植物根系等的存在,证明了沙漠腹地大古湖的存在。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可以归因于吉兰泰古湖面积的不断缩小和干涸,湖泊周围松散沉积物的风蚀、搬运及选择性堆积过程。  相似文献   
863.
太阳耀斑爆发对京津冀地区云——地闪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活动能否影响地球天气气候是一个全球关心的问题[1,2].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太阳活动影响短期天气变化最可能的途径是通过调制大气电环境来实现的[3-5],太阳耀斑爆发及其伴随事件均可对地球电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1-5],并通过磁层-电离层-中性大气层的耦合作用影响大气电场,再通过云中电性质的改变影响云的微物理结构[6,7],并直接产生动力作用[8-10],从而影响雷雨云的发展,造成短期天气变化.20多年来已有大量有关太阳耀斑与地球雷暴间的相关统计工作[3-5].Markson[11]、Bos…  相似文献   
864.
探地雷达在公路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地雷达是利用高频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规律进行勘查和检测的一项现代高新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灾害地质调查、公路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等浅层及超浅层工程地质勘查中。本文以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为基础,简述其在该领域应用的方法原理,讨论了公路结构模型与探地雷达反射信号间的关系,最后给出应用实例,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65.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过程   总被引:88,自引:6,他引:82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方法,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冲洪积扇-冲积平原型绿洲为研究区,利用1978年、1987年和1998年的遥感数据,深入研究了70年代中后期以来干旱区绿洲LUCC的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1) 遥感和GIS在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数据获取和空间分析方面是一种非常强大而有效的技术手段;(2) 通过建立绿洲LUCC的幅度、速度、区域差异和变化趋势数学模型,可以较好的研究绿洲土地LUCC的过程和趋势,如变化的双向性、单向性、正向性和反向性,变化的涨势或落势等,在三工河流域绿洲应用取得良好效果;(3) 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工河流域绿洲LUCC趋缓,并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前期绿洲LUCC处于单向转换过程的非平衡状态,并呈现一定的地段分异,其中绿洲上部处于准平衡状态,而绿洲中部和下部处于非平衡状态。后期绿洲LUCC呈现双向转换为主的发展态势,使绿洲LUCC处于准平衡状态;绿洲上部和中部处于非平衡状态,绿洲下部处于平衡状态,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866.
利用2011年12月~2013年3月CFL-03型风廓线雷达在乌鲁木齐市的风探测数据与同期的常规探空数据开展了比对分析,从而对风廓线雷达探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探测能力给予了评估。结果表明,受乌鲁木齐四季不同的气候背景影响,CFL-03型风廓线雷达的数据获取率在夏季最高,在冬季最低,80%的数据获取率等值线夏季、冬季各自达到的高度分别为4500m和1980m;受低空地物回波、探测盲区等因素影响,240m以下风廓线雷达探测的风速误差较大,240m以上风廓线雷达四季探测的风速普遍小于实况,误差在-1~0m/s之间的出现频率最高,介于28.8%~31.8%,且在四季最大频率出现的高度有所差异,总体来看夏季风速误差相对较小;风向误差总体在-22.5°~0°之间的出现频率最高,且随着高度增加频率增加;风廓线雷达风速的探测能力优于风向,二者与实况的相关系数各自为0.9左右和0.6~0.8;通过长时间序列的风速、风向资料的比较,说明CFL-03型风廓线雷达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冬季天气过程的演变,且能够较为精细地刻画夏季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中高低空气流的变化特点。在综合考虑低空地物回波、探测盲区因素以及高空气球探空飘移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可见CFL-03型风廓线雷达对乌鲁木齐大气环境和天气过程拥有较可靠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67.
南北地震带区域形变异常特征与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区域水准网和90年代以来的GPS监测网资料, 结合地质构造和监测区发生的多次6级左右及以上震例, 分析了震前区域性形变场异常的基本特征。 进而根据资料支持程度, 分别以GPS、 区域水准观测位移为地表约束, 以“973”项目活动地块划分结果为地质依据, 进行非震负位错模型反演计算, 研究了数值模拟结果反映的活动块体和边界断裂构造变形状态与地震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研究了强震前区域性水平、 垂直构造形变异常特征及可能的机理, 初步总结了基于区域水准、 GPS观测与数值模拟的强震前区域构造形变异常的一些判据。  相似文献   
868.
海洋边界层内风、浪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海洋边界层内风、浪相互作用在海洋、大气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本文较详细地回顾、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海洋边界层风、浪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由最初的关于风应力和空气动力粗糙长度的统计研究发展到后来的利用模式探讨海洋边界层的结构和风、浪耦合机制。最后简单讨论了风、浪耦合研究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69.
Knowledge of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water content is critical for water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in semi-arid areas. Using the temporal stability method, we investigated soil water relations and spatial–temporal variability of volumetric soil water content (VSWC) in the grassland–shrubland–forest transect at a typical semi-arid subalpine ecosystem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ern China. The VSWC was measured on 48 occasions to a depth of 70 cm at 50 locations along a 240-m transect during the 2016–2017 growing seasons. Results revealed that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VSWC in the same soil layer in the three vegetation types and averaged across vegetation types tended to exhibit similar patterns of a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Temporal stability in each vegetation type was stronger with an increase in soil depth.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emporal stability determined with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lative difference (SDRD) disagreed with those based on the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forest site had the highest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hile the shrubland—the smallest SDRD in the 0–20 cm soil layer. Correlation analyses of VSWCs between two vegetation types indicated that soil water was related among all three vegetation types at the 0–20, and 0–70 cm soil layer, but in the 20–40 and 40–70 cm soil layer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p < .01) occurred only between adjacent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upper soil layer (0–20 cm), soil water relation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surface runoff. In the lower soil layer (20–40 and 40–70 cm), soil water relations among the three vegetation types were highly complex, and probably resulting from a combination of root distribution and activity, interflow, and the impact of deep soil freeze–thaw dynamic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soil water are complex, and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addres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nd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determining factors.  相似文献   
870.
Rainfall input for hydrologic modelling is assumed uniformly distributed over the entire catchment. This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errors. Investigations of areal rainfall in mountain areas are typically limited by a lack of adequate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records. This study focuses on areal rainfall in mountain areas within the Kaidu River Basin, China, with the aim of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areal rainfall on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of runoff prediction. We conducted a simulation using MIKE 11/NAM rainfall‐runoff model over 92 days of the rain season and compared the simulation error in different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properties of self‐similarity degree (SSD) in analyzing the detailed characteristics of terrain, areal rainfall was calculated to model the runoff.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simulations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observed data, indicating that the self‐similarity topography method is able to reflect the spatial change of rainfall.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pplicable for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mountain area. The modelling and self‐similarity topography method study allowed quantification of the spatial rainfall and provided an insight into their implications in hydrological forecasting.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