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8篇
  免费   1838篇
  国内免费   2422篇
测绘学   602篇
大气科学   2416篇
地球物理   2674篇
地质学   4899篇
海洋学   1268篇
天文学   665篇
综合类   1057篇
自然地理   114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489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586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630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78篇
  1997年   432篇
  1996年   442篇
  1995年   375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305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5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一次春季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3月30日发生在广东的强冰雹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高层强冷空气入侵配合地面中尺度低压的发展,导致不稳定能量突增;下湿上干的不稳定层结、合适的0℃层与-20℃层高度利于大冰雹的形成;强有力的中尺度抬升系统和强垂直风切变直接导致强对流的发生,并使强对流长时间维持。在强风暴的发展过程中,广州新一代多普勒雷达(CINRAD-SA)观测到高悬的强回波、风暴中低层强入流、风暴顶强辐散及冰雹云三体散射所产生的钉状回波(TBSS)等特征。雷达资料分析表明:TBSS的强度随着上升气流的强弱及冰雹的降落发生变化;即使无中气旋,持久稳定的风暴相对入流和风暴顶强辐散也能使强风暴长时间维持;风暴顶辐散减弱,标志着入流减弱,伴随着强回波核下降,风暴进入消亡阶段。  相似文献   
992.
辽宁省耕地植被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NOAA/AVHRR资料通道1(0.58~0.68μm)、通道2(0.725~1.1μm)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辽宁省5个气候区内1999~2004年208个旱田监测点和84个水田监测点的作物生长状况进行连续监测,分析NDVI年际、旬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耕地(旱田、水田)植被指数年际间差异明显,造成旱田年际变化以及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结果,因此旱田2004年NDVI达到近年最大,2001年较低;而造成水田年际差异以及地区差异的原因是受水田用水状况以及光温条件的影响,水田2003年NDVI最大,2001年较低。在整个生长季内(5~9月份),辽宁耕地植被指数呈单峰型变化,从5月上旬开始到6月中旬是缓慢增长阶段,6月下旬到8月下旬快速增长并达到最大,之后又迅速降低;2004年耕地植被指数旬变化趋势与6 a平均植被指数旬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作物生长前期NDVI较6 a平均值低,主要原因是受到2004年春夏之交严重干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分析了B/S结构的特点,列举把B/S结构应用于网站管理系统的优点。简要介绍A SP(A ctiveServer Page)的工作流程及运用A SP技术开发W EB应用程序的关键技术和访问数据库的方法。介绍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规划、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以及系统各功能模块的部分设计代码。  相似文献   
994.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部大力推行的DVB-S共享数据平台,加强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发挥卫星垂直探测器(ATOVS)资料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以及监测重大灾害性天气系统中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基于DVB-S系统的NOAA/ATOVS资料的处理、分析与显示系统的概况及主要功能,并以2005年7月人们关注的台风“海棠”为个例,展示了利用该系统在监测和分析台风或强对流天气时的独特优势。该系统的建立,将解决省、地气象部门不能实时获取ATOVS资料的问题,并将推动ATOVS资料在气象以及相关部门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95.
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 也是多个国际科学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25年来有较大进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参加了我国组织的23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3次北极考察; 承担了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北极黄河站气象业务建设和维持, 以及中-澳合作南极冰盖3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工作;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环境资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在极地天气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时空多样性、极地海冰变化和南极海冰涛动、极地近地面物理特征和海-冰-气相互作用、中山站臭氧变化特征及南极臭氧洞和大气化学、气候代用资料获取和古气候环境以及极地大气环境变化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中国极地大气科学正积极通过多学科交叉、走国际合作道路, 努力提高对极地在全球变化中作用的认识水平, 并积极探索极地变化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地理信息服务及基于服务的气象业务系统框架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吴焕萍  罗兵  曹莉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Z1):135-140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气象业务系统建设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GIS的发展趋势,该文介绍了地理信息服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应用模式———服务集成在气象业务运行系统的建设框架,它主要包括了系统参与角色、体系结构、运行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并对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7.
SVD迭代模型在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SVD迭代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型,通过选择适当的影响因子,建立与预测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对气象场序列的预测。分别对华北16个测站和长江中下游地区30个测站1991—2000年近10a夏季(6—8月)降水做预测试验,平均均方误差分别为0.352和0.312,平均符号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和0.623。此研究表明,基于SVD迭代的气候预测模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短期气候预测途径,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1概述(1)什么是极光?极光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极地大气高层罕见的自然现象。极光的产生是由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地球极地磁场影响偏向两极,并使大气中的分子、原子激发或电离而形成绚丽多彩,奇异壮观的彩色发光现象。由于漠河位于北半球,在漠河出现的极光是地球北极发出的极光,所以在漠河看到极光称为“北极光”。(2)磁场的作用。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故极光常见于高纬地区。在大约离磁极25°~30°的范围内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在地磁纬度60°~45°之间的区域称为弱极光区,地磁纬度低于45°的区域称为微极…  相似文献   
999.
引发湖南特大暴雨山洪的MCS回波发展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MCS引发的暴雨是造成湖南山洪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新一代天气雷达对此类天气系统有强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在对较大范围的降水估测、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风场结构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2005年5月31日~6月1日湖南特大暴雨山洪过程为例,介绍了引发这次山洪地质灾害的MCS雷达回波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回波特征与地面雨量的关系,总结了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径向速度变化,讨论了风廓线在预测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为雷达监测、分析和预测同类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对2005年9月20日出现在吕梁市的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