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93篇 |
免费 | 1855篇 |
国内免费 | 24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1篇 |
大气科学 | 2450篇 |
地球物理 | 2740篇 |
地质学 | 5109篇 |
海洋学 | 1313篇 |
天文学 | 687篇 |
综合类 | 1059篇 |
自然地理 | 1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89篇 |
2022年 | 427篇 |
2021年 | 488篇 |
2020年 | 409篇 |
2019年 | 477篇 |
2018年 | 502篇 |
2017年 | 493篇 |
2016年 | 603篇 |
2015年 | 482篇 |
2014年 | 621篇 |
2013年 | 578篇 |
2012年 | 543篇 |
2011年 | 548篇 |
2010年 | 639篇 |
2009年 | 539篇 |
2008年 | 530篇 |
2007年 | 497篇 |
2006年 | 380篇 |
2005年 | 390篇 |
2004年 | 293篇 |
2003年 | 305篇 |
2002年 | 278篇 |
2001年 | 335篇 |
2000年 | 344篇 |
1999年 | 538篇 |
1998年 | 481篇 |
1997年 | 436篇 |
1996年 | 446篇 |
1995年 | 380篇 |
1994年 | 319篇 |
1993年 | 312篇 |
1992年 | 255篇 |
1991年 | 201篇 |
1990年 | 160篇 |
1989年 | 130篇 |
1988年 | 131篇 |
1987年 | 66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32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32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9篇 |
1973年 | 5篇 |
1958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波浪滑翔器是一种新型海洋无人自主航行器,拥有无污染、能耗低、续航时间长、航程远、生存能力强等诸多特点,已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控制系统作为波浪滑翔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稳定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波浪滑翔器的航行性能尤其是走航和定点的控位精度。介绍了一种基于 RT-Thread 实时操作系统的波浪滑翔器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多次海上长时间连续试验表明,基于 RT-Thread 的波浪滑翔器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2.
2014年春季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2014年春季在渤海进行的水文、化学和生物方面的综合大面调查,研究了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2014年渤海春季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29属50种,以硅藻为主,还有少数甲藻和金藻。其中,硅藻门中圆筛藻属的种类最多,共12种,其次为角毛藻属,共5种。浮游植物总细胞丰度介于1.08×104~181.09×104个/m3,平均为25.47×104个/m3。硅藻与甲藻细胞丰度比值为12:1,硅藻在物种数量和细胞丰度上均占有绝对优势,为渤海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 striata)、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渤海春季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低,且分布不均。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海域由于单一优势种过量繁殖导致群落稳定性较差。与历史同期资料对比,渤海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出现明显的物种演替现象,角毛藻的优势地位显著性下降,斯氏几内亚藻首次在渤海大面调查中被记录为优势种。本研究为今后渤海环境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变动的研究提供重要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Yuting Zhang Shanshan Song Bin Zhang Yang Zhang Miao Tian Ziyi Wu Huorong Chen Guangmao Ding Renyan Liu Jingli Mu 《海洋学报(英文版)》2023,42(2):134-141
Toxic harmful algal blooms(HABs) can cause deleterious effects in marine organisms, threatening the stability of marine ecosystems. It is well known that different strains, natural populations and growth conditions of the same toxic algal species may lead to different amount of phycotoxin production and the ensuing toxicity. To fully assess the ecological risk of toxic HAB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nvestigate the toxic effects of phycotoxins in marine organisms. In this study, the short-te... 相似文献
104.
黑潮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呈现明显的瞬态特征。以往的研究通常将黑潮在吕宋海峡附近的流态分为几种不同类型。本文基于表层地转流计算得到的有限时间李雅普诺夫指数场(FTLE),展示了拉格朗日视角下的吕宋海峡上层水交换特征。从FTLE场提取的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CSs)很好地识别了吕宋海峡附近的典型流态和旋涡活动。此外,这些LCSs还揭示了吕宋海峡周围复杂的输运路径和流体域,这些特征得到了卫星跟踪浮标轨迹的验证,且从流速场中是无法直接识别的。FTLE场显示,吕宋海峡附近表层水体的输运形态主要可分为四类。其中,黑潮直接向北流动的“跨越”形态和顺时针旋转的“流套”形态的发生频次明显高于直接进入南海的黑潮分支“渗入”形态和南海水流出至太平洋的“外流”形态。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黑潮在吕宋海峡处的涡旋脱落事件,突出强调了LCSs在评估涡旋输运方面的重要性。反气旋涡旋的脱落个例表明,这些涡旋主要源自黑潮“流套”,涡旋脱落之前可有效地俘获黑潮水。LCS所指示的输运通道信息有助于预测最终被反气旋涡所挟卷水体在上游的位置。而在气旋涡的形成过程中,LCS的分布特征表明,大部分气旋涡并未与黑潮水的输运路径相连通。因此,气旋涡对从太平洋到南海的上层水交换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05.
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Ⅱ--径流量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本序列上篇论文建立的理想河口数值模式,研究径流量和海平面上升对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的影响.在径流量增大的情况下,口门内表层向海的流速增大,底层向陆的密度流减弱,滞流点下移.口门外侧向口门的密度流增大,上升流趋于增强.口门内盐水入侵减弱,口外盐度减小、冲淡水扩展范围增大.在口门上游北岸底层盐度下降明显,口门处南岸表层盐度下降明显.径流量变化对盐水入侵影响十分巨大.在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拦门沙区域向陆的密度流增强,滞流点上移,表层向海的流动增大.口门内盐水入侵增强,口外盐度增大,冲淡水扩展范围减小.海平面上升对盐水入侵影响十分明显,北岸底层盐度增大尤为特出. 相似文献
106.
青岛局地风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位于胶州湾东岸的青岛沧口和流亭两机场气象台和唠山区气象台资料及现场实验资料对胶州湾东岸的海陆风气候特征,来自胶州湾与来自南面黄海水域的两支海陆风相互作用及其对沧口地区的影响,崂山西坡下坡风的气候特征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根据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估算海陆风发生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软质海底多毛类的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4-1985年4航次底栖生物调查资料,首次全面地研究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多毛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多毛类404种,习见种191种,区系属亚热带性质;平均生物量4.33g/m^2,平均栖息密度68个/m^2;有沿岸性和外洋性两种明显不同的生态类型,前者位于沿岸水系常年控制海域,种类多,数量较大,后者位于南部粗粒沉积物分布区,种类较少;多毛类高数量区与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东南沿海老红砂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老红砂是中国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第四纪沉积物。本文回顾了老红砂的研究历史,综述了所取得的关于老红砂的成因,年代和红化作用等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Occurrence and exploration of gas hydrate in the marginal seas and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Asia and Oceania reg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yo Matsumoto Byong-Jae Ryu Sung-Rock Lee Saulwood Lin Shiguo Wu Kalachand Sain Ingo Pecher Michael Riedel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11,28(10):1751-1767
Supplies of 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and oil are declining fast worldwide, and therefore new, unconventional forms of energy resources are needed to meet the ever-increasing demand. Amongst the many different unconventional natural resources are gas hydrates, a solid, ice-like crystalline compound of methane and water formed under specific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conditions. Gas hydrates are believed to exist in large quantities worldwide in oceanic regions of continental margins, as well as associated with permafrost regions in the Arctic. Some studies to estimate the global abundance of gas hydrate suggest that the total volume of natural gas locked up in form of gas hydrates may exceed all known 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erves, although large uncertainties exist in these assessments. Gas hydrates have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also due to connections between climate forcing (natural and/or anthropogenic) and the potential large volumes of methane trapped in gas hydrate accumulations. The presence of gas hydrate within unconsolidated sediments of the upper few hundred meters below seafloor may also pose a geo-hazard to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production. Additionally,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pressure-temperature regimes and thus shifts in the 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 may cause the occurrence of submarine slope failures.Several large-scale national gas hydrate programs exist especially in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Korea, Taiwan, China, India, and New Zealand, where large demands of energy cannot be met by domestic supplies from natural resources. The past five years have seen several dedicated deep drilling expeditions and other scientific studies conducted throughout Asia and Oceania to understand gas hydrates off India, China, and Korea. This thematic set of publications is dedicated to summarize the most recent findings and results of geo-scientific studies of gas hydrates in the marginal seas and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Asia, and Oceania region.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