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65篇 |
免费 | 3285篇 |
国内免费 | 47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69篇 |
大气科学 | 3558篇 |
地球物理 | 4011篇 |
地质学 | 9020篇 |
海洋学 | 2382篇 |
天文学 | 870篇 |
综合类 | 1629篇 |
自然地理 | 19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7篇 |
2023年 | 439篇 |
2022年 | 940篇 |
2021年 | 1076篇 |
2020年 | 838篇 |
2019年 | 1056篇 |
2018年 | 983篇 |
2017年 | 964篇 |
2016年 | 1113篇 |
2015年 | 1000篇 |
2014年 | 1137篇 |
2013年 | 1104篇 |
2012年 | 1168篇 |
2011年 | 1090篇 |
2010年 | 1184篇 |
2009年 | 995篇 |
2008年 | 925篇 |
2007年 | 856篇 |
2006年 | 653篇 |
2005年 | 589篇 |
2004年 | 429篇 |
2003年 | 399篇 |
2002年 | 358篇 |
2001年 | 426篇 |
2000年 | 430篇 |
1999年 | 622篇 |
1998年 | 542篇 |
1997年 | 488篇 |
1996年 | 481篇 |
1995年 | 433篇 |
1994年 | 353篇 |
1993年 | 345篇 |
1992年 | 291篇 |
1991年 | 226篇 |
1990年 | 176篇 |
1989年 | 141篇 |
1988年 | 146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34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9篇 |
1973年 | 5篇 |
1958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e effects of four microalgae,Chlorella vulgaris,Platymonas helgolandicavar,Isochrysis galbana,and Nitzschia closterium on the grazing and filtering rates of the marine rotifer,Brachionus plicatilis,were evalua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The grazing rates in separate cultures of the four microalga were as follows:C.vulgaris > P.helgolandicavar > I.galbana > N.closterium.However,the filtering rates occurr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P.helgolandicavar > N.closterium > C.vulgaris > I.galbana.A mixed diets ex... 相似文献
62.
常州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工业化城市,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了系列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受到天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双重因素控制,现状地下水化学成因和影响因素亟需深入研究。本文在地下水赋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统计分析、离子比值、主成分分析法对常州各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和成因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潜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2+·Mg2+、HCO3-—Ca2+和HCO3-·Cl-—Na+·Ca2+型为主,第Ⅰ承压水以HCO3-—Na+·Ca2+和HCO3-—Ca2+型为主、第Ⅱ承压水以HCO3-—Na+·Ca2+型为主。从浅层至深层,地下水的碱性逐渐增强,ρ(TDS)均值降低,水化学类型由多元向单一转变。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受矿物溶解、阳离子交替吸附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其中,潜水和第Ⅰ承压水化学成因主要受控于碳酸盐、硅酸盐、蒸发岩盐和硫酸盐矿物溶解作用,且二者受人类活动影响特征较显著。第Ⅱ、Ⅲ承压水受碳酸盐、硅酸盐矿物溶解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明显,人类活动对深层地下水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63.
The bio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Tournaisian–Viséan (T–V) transitional strata in South China (Guangxi)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ediments were deposited on a carbonate platform and in slope and basinal environments. In the T–V transitional strata, six foraminiferal association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which allow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hallow and deep water deposits. A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evolutionary stages of the foraminifer Eoparastaffella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criterion for the definition of the T–V boundary, bu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modify the historical one. The distinction of two morphotypes is based on the elevation of the last whorl and the peripheral outline. Tournaisian specimens of Eoparastaffella have a well rounded periphery (morphotype 1) contrasting with the subangular periphery of younger Viséan specimens (morphotype 2). A coefficient can be deduced from simple biometric measurements for more precisely defining the T–V boundary.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T–V strata in South China has been re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biostratigraphical and sedimentological data. It allowe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T–V transitional strata between the platform area and the slope and basinal locations. Late Tournaisian strata were deposited during a highstand systems tract. Near the end of the Tournaisian, a major drop in relative sea-level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unconformity in the platform area. Lowstand deposits formed during latest Tournaisian time in the basin where a detailed bi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has been devised. Sediments deposited during the ensuing 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 overlie the late Tournaisian highstand sediments in the platform area and the latest Tournaisian lowstand deposits in the basin. A major drop in relative sea-level near the end of the Tournaisian has been recognized worldwide. Therefore,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T–V strata in South China for worldwide correlation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4.
对类比路段进行连续模拟试验,进行现场调查,给出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污强度,预测了汽车尾气中CO、C_nH_m和NO_x的扩散范围。 相似文献
65.
给出了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引力以及重力场模型截断误差的公式,计算了36阶、360阶、2 1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径向和水平方向的截断误差,并对36阶、360阶的EGM96和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的弹道扰动引力矢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引力时,模型阶数和弹道点的高度越低,模型截断误差越大;EGM96和EGM2008模型的一致性随着模型阶数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总体来看,EGM2008模型的精度要好于EGM96模型. 相似文献
66.
东昆仑东段纳赤台岩群变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赤台岩群主要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是东昆仑东段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物质记录。变火山岩的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具有较宽的年龄谱(459~2 729 Ma),可划分为2 559 Ma、1 341~1 472 Ma、918~1 142 Ma、557~595 Ma、459~497 Ma 5个年龄段,前4组为继承锆石年龄,反映研究区早期构造岩浆事件,459~497 Ma年龄谱段的锆石具有较好的生长韵律环带,为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74±7.9) Ma (MSWD=0.59,n=11),代表纳赤台岩群变火山岩形成时代,即形成于奥陶纪。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纳赤台岩群变火山岩原岩均为玄武岩,可以划分为两个岩石系列,斜长角闪片岩和角闪片岩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Mg#介于43.09~46.44,反映岩浆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演化;绿帘绿泥钠长片岩属于碱性玄武岩;Mg#介于57.20~76.00,相对接近原始岩浆成分。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前者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而后者具有E MORB和OIB特征,其岩浆源区更富集。锆石U 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纳赤台岩群火山岩形成于早古生代弧后盆地,是原特提斯洋洋壳向北俯冲导致东昆仑地区拉张成弧后小洋盆的物质记录。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国内兴起了大力发展半潜式起重平台的势头,系泊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该类型平台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时域方法对半潜式起重平台系泊系统进行耦合动力分析,研究系泊系统主要参数对其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主要参数的设计优化流程,在此基础上,以能够满足安全校核且性能较优的系泊方案为目标,对该半潜式起重平台的系泊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研究单根系泊缆发生破断对整个系泊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主要参数对系泊性能的影响规律,经优化设计得到的系泊方案,预留的安全欲度适中,能够保障半潜式起重平台在恶劣海况下的生存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8.
南海西南部晚更新世以来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海西南部近湄公河三角洲中陆坡上的MD01-2392站样品进行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站的沉积物主要为湄公河带来的陆源碎屑,并且其物源四十万年来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分别用元素TiO2、CaO估算出沉积物中陆源碎屑的含量及CaCO3的含量,结果显示CaCO3在间冰期时高,而在冰期时低,表现出“大西洋旋回”的特征。陆源碎屑含量与CaCO3含量相反,显示出南海CaCO3旋回属于稀释旋回。元素的Ti标准化值表明,该站沉积物源区在冰期时化学风化弱,而在间冰期时相对较强,说明间冰期时物源区存在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69.
旋转大气中运动的多时态特征和时间边界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引言 众所周知,旋转大气中的运动,存在两个在时间尺度和动力学特征上都有明显差别的过程,即适应过程和发展过程。最近,叶笃正、李麦村等进一步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大气运动还具有迅速变化和缓慢变化的两个阶段,对于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双时态特征,巢纪平从物理上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因此,联合适应过程与发展过程,运动至少存在三个时态,事实上,这种多时态特征是旋转流体中运动的一种固有现象,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0.
哈拉哈塘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轮南低凸起奥陶系潜山背斜西翼上,其中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具有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和识别困难等特点。以该地区现有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为基础,在现代岩溶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利用分时窗提取、断裂属性(Fault Fracture Attribute,FFA)裂缝预测等特色技术,详细刻画了一间房组孔洞、裂缝型储集层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层CT扫描古河道识别、残厚法古地形恢复、基于优化算法的构造识别体断裂精细刻画等特色技术开展了岩溶储集层控制因素分析,指出古地形较高、水系发达、小断裂发育等是一间房组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有利控制因素。面对现有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勘探难题,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钻井-地震结合,综合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是开展研究区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识别和控制因素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