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宋雯雯  李国平  王皓 《气象科技》2018,46(1):129-138
利用WRF模式、地基GPS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模式输出资料的高空间分辨率(10km)和GPS大气可降水量(GPS-PWV)资料的高时间分辨率(30min)的优点,对2008年7月20—22日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的水汽变化特征及各物理量与大气可降水量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雨过程是由高原涡和西南涡共同作用引起,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降雨落区和强度。GPS-PWV反映的大气可降水量增减趋势与WRF模拟的较为一致。水汽密度垂直分布反映了大气可降水量分布,水汽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降雨初期,水汽密度随高度减小迅速,降雨强盛时期,水汽密度随高度减小的速度减慢。水汽辐合使得水汽密度和大气可降水量增大,风的散度项与水汽通量散度的变化一致,而水汽平流项对水汽辐合贡献较小,水汽的辐合主要由风场辐合造成。  相似文献   
32.
基于多角度遥感的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线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辐射传输方程PROSAIL为基础,模拟不同观测天顶角和不同叶面积指数(LAI)下的植被冠层光谱。利用模拟的冠层光谱构建3种常用的植被指数,并分析不同观测天顶角下叶面积指数变化对3种植被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MSR能较好解决由于LAI变化而引起的饱和现象。观测天顶角为-30°时,3种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线性关系较30°和0°时好。  相似文献   
33.
烟台市国土档案信息系统利用虚拟化的网络优势、智能化的检索手段和先进的技术建设实现了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一方面将现有档案,包括各种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另一方面收集整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电子文件档案,这种收集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并将档案信息与国土资源局的办公业务相关联。系统建设将档案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档案和图形的相互查询,方便、准确、及时地提供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4.
坡向对垂直带的空间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长期以来,垂直带坡向数据的质量较低,主要以阴坡和阳坡数据为主,4个坡向和8个坡向的数据非常罕见。数据质量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垂直带坡向效应的定量研究。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我们利用GIS、遥感、程序设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出了山地垂直带坡向信息提取的方法(SAI-IMAB),实现垂直带随坡向分布情况全数字化、定量化地显示和表达。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预处理,2.垂直带坡向数据库的构建,3.定量表达,4.图形显示。在Matlab 2010b平台下开发绘图函数,根据以下形式来表达和显示垂直带的分布情况,包括:点阵分布模式(PDP)、点阵界限模式(PLP)、曲线带谱模式(CSP)。和传统柱状图的显示方法相比,这些方法具有数据概括程度低、精度高、与现实相似度高的特点。以巴基斯坦Kaghan流域作为试验区,植被图和地形图作为数据源,利用该方法,我们高精度提取出Kaghan地区随坡向变化的山地垂直带谱数据。该方法的提出,有效地提升了山地垂直带的识别精度,提高了垂直带数据的质量,使垂直带分布规律的定量化研究成为可能,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揭示山地垂直带随坡向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5.
项瑛  巩庆  艾文文  蒋薇  程婷 《气象科学》2020,40(2):180-190
利用1961—2016年江苏省70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和暴雨定义,分析了江苏省半个世纪以来暴雨发生的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分布型El Nino发展年份对江苏省夏季降水和暴雨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暴雨日数占全年的73.6%,尤其又以7月为最多;暴雨总的分布特点为苏北多于苏南,淮北西北部及苏南东部最少;江苏暴雨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各地区暴雨的年代际变化有一定差异,频发期为1960s、1990s至今,尤其是1990s以来,全省暴雨增多趋势明显,且2011年之后雨带明显南移;东部型El Nino发展年份较中部型El Nino年份的环流形势更有利于导致江苏夏季降水偏多,尤其是沿江苏南地区与常年同期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6.
针对露天矿开采过程中边坡发生形变导致失稳的问题,使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对矿坑边坡进行形变监测.基于小基线集技术,该文提出以PS点相位相干系数的均值作为子集划分的参考指标,并提出在子集内采用粗差探测技术对PS点进行时间维解缠,有效削弱了子集内的大气延迟影响并防止了解缠误差在空间域的传递.通过首云铁矿边坡形变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处理GB-SAR边坡连续监测数据,能够获取露天矿边坡PS点在监测期的时间序列形变,该方法在边坡稳定性监测方面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7.
Within a CyberGIS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mechanisms to encode metadata for spatial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o track the provenance of operations is a key requirement. Spatial weights are a fundamental element in a wide range of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hat deal with testing for and estimating models with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hey form the link between the data structure in a GIS and the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Over time, the number of formats for spatial weights implemented in software has proliferated, without any standard or easy interoperabilit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flexible format that provides a way to ensure interoperability within a cyber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We illustrate the format with an application of a spatial weights web service, which is part of an evolving spatial analytical workbench. We describe an approach to embed provenance in spatial weights structures and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eb service by means of a number of small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38.
制药行业因在提取等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排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而备受关注.本研究在山东省选择化学合成、生物发酵、中药共三家制药企业开展了107种VOCs组分的监测和分析,并建立制药企业的VOCs源成分谱.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合成类和生物发酵类制药企业排放总质量浓度均超过20 mg/m3,中药制药企业的样品的平均质量浓度相对较小,为902.66 μg/m3.本研究所分析的107种组分中,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三家企业均超过75%,其中,化学合成制药类卤代烃物种的占比较高.企业类型、生产环节、收集排放措施等是影响VOCs成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本文汇总近年来全国及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开展情况及其效果,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并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照壁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找矿标志。研究发现:照壁山铁矿主要产于石炭系土坡组和臭牛沟组的砂岩、粉砂岩中,矿体主要沿着近EW向的断裂和裂隙分布,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具有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2中类型,围岩蚀变表现为硅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较强;铁矿的形成主要与中酸性岩浆的侵入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近EW向的构造破碎带、弧形构造的扩容带、层间裂隙以及"硅钙面"附近是寻找铁矿的有利部位,在其深部还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