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5篇
  免费   4297篇
  国内免费   6449篇
测绘学   3566篇
大气科学   2632篇
地球物理   3328篇
地质学   11252篇
海洋学   3383篇
天文学   314篇
综合类   1452篇
自然地理   2724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1075篇
  2021年   1389篇
  2020年   1084篇
  2019年   1205篇
  2018年   1126篇
  2017年   1089篇
  2016年   1071篇
  2015年   1299篇
  2014年   1202篇
  2013年   1521篇
  2012年   1645篇
  2011年   1643篇
  2010年   1538篇
  2009年   1449篇
  2008年   1599篇
  2007年   1427篇
  2006年   1444篇
  2005年   1164篇
  2004年   932篇
  2003年   640篇
  2002年   666篇
  2001年   637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记述华南地区网箱养殖石斑鱼鱼虱病病原──南海鱼虱,新种Caligusnanhaiensisnsp.形态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并对南海鱼虱与相似种C.seriolaeYamaguti,1936和C.tanagoYamaguti,1939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92.
对福建漳浦前湖湾潮间带两个钻孔岩心和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进行分析研究,有孔虫出现在钻孔最上部厚约2.46-2.96m的砂层中.根据群落优势种生态和非种特征判断,该段各样品有孔虫沉积环境均为近岸浅水环境,尽管其间海面有过3次上下波动变化.根据地层关系判断,其当为现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93.
超短基线声学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声学定位系统(Acoustic Positioning System)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在现代海洋科学调查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挪威Simrad公司的HPR410P超短基线定位系统为例,从几方面讨论了超短基线(Ultrashort Baseline)声学定位系统的原理、应用范围、定位误差来源及其相应的修正方法;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少误差来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从而获取高质量的海洋科研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94.
日本沼虾黑鳃病几种同工酶的变化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在日本沼虾中存在着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患黑鳃病后酶带发生显著变化。在肌肉、肝脏、心脏和鳃中病虾较健康虾的LDH酶谱分别缺失了2、6、2和1条酶带,同时肝脏中新增了1条酶带;POD酶谱分别缺失了0、7、4和2酶带,肌肉中新增了2条酶带;EST酶谱分别缺失了0、2、3和1条酶带,肌肉、心脏和鳃中分别新增了1、2和2条酶带;MDH酶谱分别缺失了0、2、1和1条酶带,肌肉和脏脏中各新增了1条酶带。  相似文献   
95.
In seven cruises on benthic organisms in the nearshore waters(>50 m) to the west of the Taiwan Strait(23°20''-25°54''N,117°11''-119°58''E) in 1961-1964,altogether 189 stations of quantitative grabbing and 33 stations of qualitative trawling were made.
Altogether 392 species of benthic organisms have been identified.The composition was dominated by nearshore shallow water species,with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species absolutely dominant.The total average of biomass was 38.0 g/m2 and average density,116.0 ind./m2.The communities of benthic organisms in the area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communities namely,(1) Amphiura sp.-Acaudina molpadioides Community;(2) Protankyra asymmetrica-Arnphioplus pracstans-Murex trapa Community;(3) Modiolus meicalfei-Phyllophorus liuwutiensis-Armandia letocirris-Nephtys sinensis Community;(4) Branchiostoma belcheri-Solenr oseomaculatus-Marphysa sinensis- Onuphis eremita Community;(5) Iconomtra japonica-Barbatia decussata Community.  相似文献   
96.
东海南海构造交接带及其邻近海区(简称交接带)位于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东邻俯冲板块边界。台湾以北是琉球海沟俯冲带,台湾以南为马尼拉海沟俯冲构造带。区域重磁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该东海陆架区存在3条重力高和2条重力低,重力高分别对应于闽浙隆起带、渔山低凸起和陆架外缘隆起,最大值高达50×10-5m·s-2;重力低对应于沉积盆地,最低值在台西南盆地,约为-20×10-5m·s-2。重磁特征表明东海盆地外缘台湾 钓鱼岛构造带具有明显的自由空间异常,磁场为平缓负异常,由古近系、白垩系或更老的变质岩及中新世的侵入岩组成,向南延伸至澎湖隆起。因为澎湖隆起具有高重力异常,放射性年龄表明这些碱性玄武岩形成于17 8~8MaBP,其特征同现在的琉球岛弧一样,可能是残留的古琉球岛弧。台西南盆地南侧(上陆坡)的凸起具有类似的幅度异常,呈ENE—WSW向,并消失在台西南盆地南段。新生代以来,盆地张裂活动具有不同时性,并向陆架边缘变得年轻。东海大陆边缘盆地属弧后残留盆地成因,多因岛弧的迁移而新生,但珠江口盆地则是被动大陆边缘裂陷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97.
面向GIS的线状符号开放式多元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自银 《海洋通报》2003,22(1):70-76
提出一种跨越专业限制,用于快速绘制任意曲率曲线的开放式线状符号“组合配置法”设计方案,即用主干线、辅助线、辅助圆和点符号等四种子线型的有机组合描述目标线型,并详细论述了其数据结构、文件结构及子线型的实现方法。同时还提出伪码法用于解决满足国标要求的图廓整饰线,并对裁剪法作了简要阐述。上述线型设计方法已成功设计、实现并应用于“海底地形成图系统(MBChar)”,已服务于大陆架海底成图项目。  相似文献   
98.
远海梭子蟹渔业生物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海南岛北部湾远海梭子蟹进行了生物学调查。初步结果表明,周年雌雄性比约1:1。当年生蟹的交配期在8-10月,越年蟹在6-8月。初次性成熟的甲宽为75mm,体重48g。大量性成熟甲宽100-120mm,体重70-100g。此外生殖期较长,且周年有两个繁殖高峰期,分别在3-5月和8-10月。其群体甲宽优势组为110-150mm,体重优势组在60-150g。  相似文献   
99.
以我国第一座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工程实例为原型,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桶形基础稳定性分析。平台在波浪、风等荷载作用下,其稳定性不仅与平台的整体结构有关,而且与桶形基础及其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相关。在计算中,利用薄层摩擦单元模拟土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在设计条件下运行是较为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0.
1999年4月对南沙群岛海域珊湖礁生态系进行调查,采集了永暑礁和渚碧礁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样品,测定了它们的稳定同位素 13C的丰度δ13C,结果表明,永暑礁中的δ13C 沿着食物链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渚碧礁则不明显.渚碧礁生态系中δ13C 的平均值为 -17.7‰,明显高于永暑礁( -19.5‰),这主要与生物种群的差异,纬度变化及环境因子有关。底栖性鱼类比游泳性鱼类的δ13C 相对高。对于肉食性的珊瑚礁鱼类来说,小型鱼类肌肉中的丰度要高于中型和大型鱼类,这可能是由于代谢反应差异引起的。作为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对13C有更高的富集度。温度、生物合成以及初级消费者的食物是以C3 还是C4 植物为主对生物体内的δ13C 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