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22篇
  免费   51379篇
  国内免费   41542篇
测绘学   14055篇
大气科学   26866篇
地球物理   21678篇
地质学   68882篇
海洋学   24638篇
天文学   1478篇
综合类   8629篇
自然地理   10517篇
  2025年   149篇
  2024年   2631篇
  2023年   2990篇
  2022年   4761篇
  2021年   5547篇
  2020年   5711篇
  2019年   8431篇
  2018年   8071篇
  2017年   7668篇
  2016年   7692篇
  2015年   7976篇
  2014年   7347篇
  2013年   8609篇
  2012年   8992篇
  2011年   8853篇
  2010年   8883篇
  2009年   7975篇
  2008年   7486篇
  2007年   7208篇
  2006年   6582篇
  2005年   5776篇
  2004年   5158篇
  2003年   4066篇
  2002年   3973篇
  2001年   3552篇
  2000年   2996篇
  1999年   2150篇
  1998年   1835篇
  1997年   1855篇
  1996年   1451篇
  1995年   1363篇
  1994年   1229篇
  1993年   1212篇
  1992年   1046篇
  1991年   770篇
  1990年   767篇
  1989年   612篇
  1988年   513篇
  1987年   405篇
  1986年   333篇
  1985年   269篇
  1984年   303篇
  1983年   186篇
  1982年   224篇
  1981年   167篇
  1980年   117篇
  1979年   135篇
  1978年   67篇
  1977年   57篇
  1971年   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Researchon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evolutionarycharacterandmechanismofcrustaldeformationfieldbeforeandaftertheTangshan...  相似文献   
72.
福建省燕山旋回的成矿系列由(1)与混合岩化作用有关的成矿类型、(2)与重熔花岗岩有关的成矿类型、(3)与同熔花岗岩有关的成矿类型、(4)与超基性、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类型、(5)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成矿类型和(6)与层控有关的成矿类型等六种成矿类型组成。除第二种类型主要分布在本省西部外,其他均主要分布在东部。岩浆活动受NE、NW、ENE、E—W及N—S向断裂构造控制,而以前二者为主。火山喷发中心常出现在NE向断裂构造与NW或ENE向断裂构造交汇处。燕山旋回的成矿作用与其构造岩浆活动有关。本文最后提出了本成矿系列的  相似文献   
73.
介绍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是一种基于矢量数据的成矿预测方法.与传统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相比,该方法的预测单元采用自然单元(多边形),而不是网格化单元.成矿有利度计算过程是先对2个预测变量(空间图形)进行相交分析,有利因子相乘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再与下一个变量进行相交分析,最终得到能反映该预测单元综合成矿地质条件的有利成矿因子值,在详细介绍了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基础上,对伊犁盆地南缘西段水西沟群Ⅶ1亚旋回进行了预测评价,圈定了Ⅰ级、Ⅱ级铀成矿远景区各1片,Ⅲ级成矿远景区2片。  相似文献   
74.
75.
根据“908”ST04区块调查的夏、冬、春、秋季四个航次和“908”补充调查的8月航次资料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区表层水体溶解氧及其饱和度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东海北部表层水体在夏季和春季以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为主要控制过程,特别是7、8月份长江口外、杭州湾外及浙江近海存在大范围的强光合作用区;秋季以有机质氧化分解过程为主,表层溶...  相似文献   
76.
积分方程法三维模拟井地电法并行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积分方程法模拟三维电磁响应原理的基础上,对井地电法三维正演模拟并行算法做了研究。同时,还利用Fortran 6.5和消息传递接口(MPI)开发了井地电法三维正演模拟并行计算程序。在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时,采用的是稳定的双共轭梯度(BICGSTAB)算法,单机正演程序与并行正演程序的计算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这说明了并行算法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开发井地电法三维反演并行程序奠定了基础,也为井地电法三维正、反演程序实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7.
????CNES???????????????????λ???????д?????????????????о????????????????????????????????????????????????CNES??????????????????SuomiNet????????????????IGS??????????????????????????????????????????????????к???????  相似文献   
78.
双等腰三角形凸起地形在SH波入射时的地表位移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分区、辅助函数"思想,将求解的区域分为三部分,区域Ⅰ为一个带有半圆形弧线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区域Ⅱ也为一个带有半圆形弧线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区域Ⅲ为两个带有半圆形凹陷的弹性半空间,并利用波函数展开法分别在区域Ⅰ、Ⅱ和区域Ⅲ中构造满足等腰三角形在其斜面上应力自由和在弹性半空间中满足水平面上应力自由的驻波函数,以此为基础,通过区域Ⅰ、Ⅱ和区域Ⅲ的"公共边界"位移应力连续条件,建立对该问题进行求解的无穷代数方程组,并采用截断有限项的方法对其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79.
空间数据表示方法和空间数据插值方法是3D-GIS研究的基本问题。3维空间数据的曲面重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Crust算法是一种基于计算几何中的Voronoi周期图的曲面重建算法,它算法简单,重建结果精细,但是由于计算量太大,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文中采用基于VTK(Visualization Tool Kit)表现3D空间数据的表示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三角网格内插的曲面重建算法,并给出了实例以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Biological soil crusts (BSCs) are ubiquitous communities of diminutive organisms such as cyanobacteria, green algae, lichens, mosses and others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particles of surface soil, forming a cohesive thin horizontal layer. The ecological roles of BSCs affecting soil nutrient cycling, stability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fluencing the germin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vascular plants, and serving as habitats for numerous arthropods and microorganism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micro‐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deter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SCs by reallocating related abiotic resources at small‐ and medium‐scales in the Tengger Desert.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er soil pH and higher total potassium content in topsoil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lonization of cyanobacteria and algae in the earliest successional stages of BSCs, while increasing dust deposition onto the topsoil enh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lichen and mosses in the later stages of BSCs. Increasing soil moisture raised the proportion of mosses and lichen in BSCs, this will possibly change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BSCs, such as nitrogen‐fixation by cyanobacteria, due to the conversion from a complex to relative simple type of BSC. Micro‐geomorphology has created various habitats at a small‐scale affecting colo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yptogam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contribution of micro‐geomorphology to biodiversity in the extreme arid desert system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