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47篇 |
免费 | 21554篇 |
国内免费 | 118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826篇 |
大气科学 | 6418篇 |
地球物理 | 8596篇 |
地质学 | 32608篇 |
海洋学 | 9292篇 |
天文学 | 500篇 |
综合类 | 3887篇 |
自然地理 | 643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0篇 |
2024年 | 1776篇 |
2023年 | 1976篇 |
2022年 | 3179篇 |
2021年 | 3613篇 |
2020年 | 3143篇 |
2019年 | 3439篇 |
2018年 | 3083篇 |
2017年 | 2909篇 |
2016年 | 2965篇 |
2015年 | 3475篇 |
2014年 | 3252篇 |
2013年 | 3859篇 |
2012年 | 4246篇 |
2011年 | 4080篇 |
2010年 | 4113篇 |
2009年 | 3757篇 |
2008年 | 3866篇 |
2007年 | 3693篇 |
2006年 | 3417篇 |
2005年 | 2956篇 |
2004年 | 2256篇 |
2003年 | 1567篇 |
2002年 | 1553篇 |
2001年 | 1393篇 |
2000年 | 1175篇 |
1999年 | 534篇 |
1998年 | 195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32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17篇 |
1957年 | 14篇 |
1954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王兴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1,26(6)
存储网络规模扩大时,数据、管理和维护信息规模大幅增长,导致管理负担增大影响存储网络的数据服务.利用半分布式拓扑结构来组织存储节点,优化存储节点布局.改进Chord协议使大规模离散节点动态生成的自治区域,通过分布式哈希表对节点进行高效的查询和管理.自治区域内动态选举管理节点,并实现节点自组织提高系统稳定性.实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网络规模增大,平均查询路径长度较之前逐渐减少,并且通过划分网络结构降低网络波动性. 相似文献
192.
以位于"5·12"汶川大地震震中区的皂角沱崩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崩塌所处的自然地理、工程地质环境进行野外调查,分析崩塌的发育特征;采用不连续变形分析软件DDA,对坡体失稳崩塌的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斜坡地形放大效应在震中区是客观存在的,具倾向坡外的陡倾控制性结构面的高陡突出地形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该坡体崩塌失稳模式为:峰值加速度放大→增加的振幅迫使岩体沿陡倾坡外的控制性结构面迅速拉裂→沿滑动面发生崩滑→高速脱离滑源区→巨大的势能和动能驱动块体做长距离运动。通过数值模拟可知,随着斜坡坡高的增大,地震加速度和速度无论是在水平向,还是在竖直向均存在放大效应,但是水平向的放大效应较竖直向更明显;结构面监测点的加速度和速度放大系数相比稳定的坡体要大得多,地震袭来,当遇到陡倾坡外的不连续结构面时,斜坡动力响应强烈,最终危岩体沿控制性结构面发生崩滑破坏。 相似文献
193.
华清4#泉水溶气体百分含量合计的强震远场前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华清4#泉水溶气体百分含量合计(QB)的取值范围为100±5.按4舍5入法取整数值,将其分为11个区段.以年为单位,统计QB落在每个区段内的频次.频率分布直方图显示,在QB取值区间内,分区段频率呈近似正态分布.将落入QB频率最高的区段称为轴,将轴在不同区段上位置的变化称为轴漂.研究表明,QB在不同区段上轴的漂移,反映了区域应力场的不同状态.轴落入99区段上,反映的是区域应力场的增强,与远场M≥7.0地震及伴生中强地震、鄂尔多斯块体周边后继中强地震有很好的相关性;轴落入98区段上,反映的是区域应力场的相对稳定;轴落入97区段上,反映的是巨大地震后,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及中强地震活动格局的变化.文中还阐述了99区段轴值与地震对应关系的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94.
斜带石斑鱼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5时可分析引物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台湾群体和广东群体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根据电泳检测结果,平均每个引物获得4.2个等位基因,未发现群体的特异位点.获得2个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672 1和0.682 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647 9和0.544 4,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011 0.统计结果表明,2个群体有着较高的遗传变异性,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处于多数海水鱼类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5.
196.
197.
利用白音查干地区的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通过定性、定量两种手段进行瞬时频率与岩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瞬时频率能够较好的区分砂泥岩。当砂岩百分比小于0.12时,瞬时频率属性为低频;当砂岩百分比为0.16~0.33时,瞬时频率为高频。通过瞬时频率切片与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相类型的砂体在瞬时频率切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辫状河三角洲砂体表现为沿物源方向延伸的枝状或朵状中高频区,滩砂表现为不规则滩状的高频区,坝砂在盆地边缘呈高频带状分布。此外,瞬时频率还可以进行物源分析、三角洲朵叶体识别和扇体叠置识别,是进行沉积体系、砂体展布和储层预测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8.
199.
多次深地震探测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在走向和倾向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些相隔很近的测线上,探测的深部地壳结构却相差较大,为了分析这些探测结果中差异的原因和地壳结构变化的可靠性,本文以东沙东侧海域测线和东沙西侧海域测线为例,对采集的海底地震仪记录进行了时间、位置校正和初至波走时拾取,利用有限差分地震走时层析成像进行了走时反演,获得所在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并分析了模型的横向分辨率,剔除模型中短波长的横向速度变化.分辨率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的横向分辨率随着深度快速下降,0~8 km深度范围可以分辨10 km的横向变化,8~17 km的范围能够分辨10~40 km,而17~33 km的范围只能分辨40~80 km.因此,折射波的横向分辨能力不高,在地壳深部难以分辨较小的横向速度变化,前人探测的南海北部6 km宽、延伸至莫霍面的滨外断裂带并不能清晰的识别. 相似文献
200.
间接平差法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中的经典平差法之一,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大多数测量平差教材与无人机图像处理结合较少,难以满足我院测绘专业学员培养特点的问题,本文尝试进行将间接平差理论与无人机图像匹配算法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改革。给出间接平差法的基本原理与无人机图像匹配的主要步骤,指出在图像匹配过程中关键点是利用间接平差法解算变形参数。结合Matlab与无人机图像处理实例,实现间接平差解算图像匹配变形参数过程,给出了具体代码与结果。教学实践表明:与无人机图像匹配算法相结合的间接平差教学内容改革不仅加深了学员对原理的理解,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有助于学员理解平差原理对无人机数据后处理的意义,有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