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245篇
地质学   529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探讨鲁西铜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中典型碲化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碲化物矿物主要为自然碲和碲银矿,其次是针碲金银矿、AgAu_2Te_6、含银自然金和碲铅矿,初步认为AgAu_2Te_6为新矿物。针碲金银矿、AgAu_2Te_6、部分碲银矿、含银自然金可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快速沉淀而成,与含矿流体的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碲化物的沉淀顺序反映了其各自熔化温度的差异,说明熔点高的碲化物将优先沉淀。矿床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性,可能存在含Au、Ag流体和Te流体,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不混溶;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碲化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2.
香港滑坡区雷达图像上线性弱信息与低序次断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新界地区多山多坡,地质势险要,土地利用相对不足。在暴雨季节,是滑坡和山泥倾泻的重灾区之一,对区内道路、建筑构成威胁。港九地块自晚中生代至早第三纪以来,以持续稳定上升为主,其活动性明显低於周边相对下沉的中新生代盆地。香港地区北侧边界为深圳断裂,南侧为海丰断裂。这两条主干断裂呈北东展布,左行剪切。它们导致香港地区的三套断裂系统:北东向的区域断裂;北东东到东西向的断裂系统;次级的北西向断裂系统。这三组断裂控制了香港地区的构造地貌,在雷达图像上清晰的表现出岩块的破裂程度和断裂配套格局。全区的构造地貌特征明显,花岗岩炎山岩抗风化能力强弱不均,地表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再加上高频率、高强度暴雨袭击,以及坡积物不易固积等原因,极易导致滑坡和山泥侵泻事件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遭受经济损失。香港滑坡泥石流主要受地形条件、土体结构与强度、暴雨入渗特征、植被复盖以及人为搅动等因素的控制。由于滑坡泥石流规模小、密度大、频率高,因此在研究工作中还广泛地使用遥感方法。在新界地区,许多滑坡与微地貌有关。在复盖层较簿或缺失的地方,微地貌基本上反映了基岩的微构造。雷达对线性构造的探测有其独到的优势,低序次构造规模小但数量多在雷达图像上以线性弱信息分布。这种线性信息在构造和地貌演化研究中极其重要,在GIS的支持下可以数字化,即实现定量。本文利用香港的航空雷达图像资料,提取其中低序次构造的弱信息,小范围内对线性弱信息所反映的低序构造进行分析,以确定滑坡产生的构造机制,并预测滑坡产生的潜在区域。研究表明,北东向断裂是主要构造,其左行剪切形成一系列低序次R面、P面、R’面构造,在雷达图像上表现为线性弱信息并且控制着微地貌的发育。利用线性构造增强、提取技术和低序次构造组分析方法,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确定城门水塘北东侧P面主位为坡积物重力波滑部位。该具有强应变带构造背景。新近产生的一次坠落滑坡位於城门水塘南东侧,属於构造拉张部位,与R面方位的低序次转换位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3.
巴尔哲地区碱性花岗岩由801和802两个岩体组成:801岩体为典型的稀有稀土矿化碱性花岗岩,其中锆和稀土元素的储量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802岩体稀土元素和某些稀有元素含量也较高,但未形成工业矿床。对巴尔哲地区碱性花岗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和未矿化碱性花岗岩体为同源岩浆,具有富集地幔源的特征,在其侵位过程中没有受到同化混染作用的影响。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在脱离源区时802岩体的原始岩浆演化程度明显高于801岩体的原始岩浆,因此802岩体的成矿潜力应大于801岩体。801岩体具有明显的岩相分带,可以分上下2个岩相带:上部为钠长石花岗岩带,下部为钠闪石花岗岩带。在上部岩相带中分布着相当数量的伟晶岩块(壳)和晶洞,在该岩相带的石英(斑晶和伟晶岩)中存在着大量的流体-熔体包裹体以及岩石具有明显的稀土四分组效应,这些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均暗示801岩体的原始岩浆在侵位后发生充分的分异演化;802岩体具有典型的浅成-超浅成侵入相岩石的结构特征,且该岩体岩石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相对均匀,表明802岩体的原始岩浆在侵位后没有经历明显的分异演化过程。显然,岩浆侵位后分异演化程度对巴尔哲地区碱性花岗岩的稀有稀土元素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4.
小狐狸山钼矿是内蒙古北山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规模的斑岩型矿床。通过对成矿斑岩锆石和成矿晚阶段石英脉型钼矿的同位素研究,获得小狐狸山含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216.9Ma±0.5Ma(MSWD=0.41),与斑岩型钼矿化的时间220Ma±2.2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为该矿床主要为一个斑岩型钼矿床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的佐证;晚成矿阶段辉钼矿单矿物Re-O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13.2Ma±4.6Ma(MSWD=1.3)。小狐狸山钼矿床成矿岩体的展布受控于沿黑河展布的北东东向构造,该组构造切割了早期形成的北西向区域构造,暗示216~220Ma为北山地区由后碰撞进入板内伸展环境提供了初步的年龄约束,北山地区印支期的成矿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95.
小加山钨矿区位于东准噶尔成矿区中部南缘,处于博格达-哈尔里克构造带上。构造位置上矿区处于哈尔里克复式背斜中,构造线方向以EW向为主。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大南湖组第一亚组第一段(D_2d_1~1)、和第二段(D_2d_1~2)。主要岩浆岩有石英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及少量中酸性花岗闪长岩脉。矿体赋存于邻近海西晚期花岗岩侵入体附近的中泥盆统大南湖组第一亚组第二段(D_2d_1~2)的变质晶屑凝灰岩中。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黑钨矿石,有用金属主要为黑钨矿,黑钨矿石英脉分为灰色含钨石英脉和白色含钨石英脉2种。四极质谱分析法测得矿床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CO_2为主,次为N_2、CH_4,此外还含有少量的Ar、C_2H_6,液相成分以Cl~-、Na~+为主,次为Ca~(2+),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H_2O-CO_2-NaCl体系。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矿体主要位于围岩裂隙构造。钨主要由侵入围岩地层中的地幔热液迁移富集而来,W元素迁移过程中,含钨络合物成矿流体分解进而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996.
云南保山栗柴坝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明  吕勇  山克强  郝彦珍 《地质论评》2015,61(2):333-343
云南保山熊洞村栗柴坝组地层(S_(2-3)l)其底部与早志留世仁和桥组(S_1r)整合接触,顶部与早泥盆世向阳寺组(D_1x)整合接触,地层沉积较连续,整体表现出混合沉积的特征。以此剖面为基础,连续采集碳酸盐岩样品24个,根据其显微特征、元素相关性、组份含量及相关元素的比值特征,探讨了研究区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意义。研究表明:①样品中Sr与CaO、SiO_2、Al_2O_3和K_2O等氧化物之间,以及各氧化物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反映了栗柴坝组不同沉积阶段陆源组份与方解石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②通过对碳酸盐岩中元素含量以及相关元素比值的垂向分布特征分析,如Sr/Ba、Mn/Fe和V/Ni等,对栗柴坝组不同沉积阶段进行了古水深、古盐度和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数据表明栗柴坝组各时期沉积环境差异显著。③岩石微观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具有一致性。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有益于古沉积环境恢复和古气候的判别与重建。  相似文献   
997.
The Kazda?? metaophiolite crops out in the Kazda?? (Ida) Mountains in the Biga Peninsula in northwestern Turkey. It is in stratigraphic contact with the high–grade metamorphic rocks of the Kazda?? Massif. Metaophiolitic and high–grade metamorphic rocks are tectonically overlain by low–grade metamorphic units of the Permo‐Triassic Karakaya Complex of the Sakarya Zone.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granites intruded these tectonic units (Okay and Sat?r, 2000; Duru et al. 2012). In the Kazda?? metaophiolitic sequence, upper mantle peridotites are represented by metaharzburgite and metadunite, whereas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metaperidotites are composed of metadunite, metapyroxenite and minor plagioclase‐bearing metalherzolite. The upper part of the metadunites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show intercalation with metagabbros. Gabbros of oceanic crust experienced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and are transformed into amphibolite, garnet amphibolite and migmatitic gabbros. The metagabbros and amphibolites display MORB‐ and IAT‐like geochemical features. The Kazda?? metaophiolite is conformably overline by basal conglomerates and hemi‐pelagic carbonate rocks continuing upward into forearc‐type flysch–like detrital sedimentary rocks interspersed with mafic volcanic intervals. These cover units underwent high–grade metamorphism into gneisses, migmatites, amphibolites and marbles in a compressional regime during the Alpine orogeny. New U–Pb zircon data from the metagabbros show two crystallization peaks at ~52 Ma and ~73 Ma.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age of subduction of the Izmir–Ankara–Erzincan Ocean, generally assumed to be northward under the Sakarya Zone. During the Triassic to Middle Eocene, progressive overthrusting of the Sakarya Zone via a N–S compresional regime created by the Alpine orogeny onto subduction–accretion‐ and forearc‐units resulted in high–grade metamorphic conditions in the Biga Peninsula.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空间环境探测资料的处理、显示技术。研究了如何利用风云二号X射线探测数据计算短波通讯最低可用频率及电离层D层的电波吸收,并设计了一个基于风云二号X射线探测数据的短波通讯最低可用频率经验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几种不同空间位置空间天气观测数据对2006年12月系列太阳耀斑近地空间天气效应进行多方位分析,结果表明,该系列耀斑都伴随不同程度日冕物质抛射CME和高速太阳风,首轮耀斑产生超过600 km/s高速太阳风,12月6日通过L1点并持续到12月12日,12月14日次轮耀斑产生900 km/s太阳风高速流,该股高速太阳风引发12月15日地磁场特大磁暴。ACE数据显示,12月6、14、15日IMF南向分量长时间超过5 nT,14~15日有4 h以上超过10 nT,NOAA SEC发布的全球地磁综合KP指数15日超过8。磁暴期间华南地区30 min平均TEC最大值波动幅度达到10TECU或20%,表明发生了较大电离层暴。  相似文献   
1000.
定义了描述地幔混合程度的新的统计学量度——地幔块体对流置换度和对流混合扩散度.地幔块体对流置换度等于至少被置换一次的块体数与地幔总块体数之比,对流混合扩散度等于示踪元初始体密度与示踪元终体密度之比.本研究假设地幔对流是稳定的,上地幔和下地幔的黏滞性存在差异,其驱动力为板块运动或地幔中密度异常分布.实验中地幔被划分为20736 个块体(5°×5°×300 km),2376个示踪元被放置在地幔顶部100 km深度或底部100 km高度的5°×5°的网格点上.模型计算表明, 地幔块体对流置换度随运转时间变化.就全地幔而言,在系统运行四十亿年后,大多数模型对应的块体对流置换度均超过80%,而上地幔块体置换度则达到90%.这预示大多数的地幔块体将被来自其他位置的块体所取代.对于放置在地幔顶部或底部,浓缩于很小空间10°×10°(间距0.25°) 中的两组1681个示踪元而言,尽管其对流混合扩散度在开始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此两组对应的对流混合扩散度均趋于常数,示踪元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地幔之中.由以上的结果可以推断,在经历了四十五亿年的演化过程后,由于对流的作用使地幔基本上已经均匀混合,地幔中不大可能存在尺度大于5°×5°×300 km的异常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