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293篇
地球物理   400篇
地质学   748篇
海洋学   178篇
天文学   131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1.
戴泽军  苗春生  周传喜  禹伟 《气象》2003,29(12):10-13
介绍了湖南省有限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该系统试用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降水的时空分布的预报效果较好。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拟降水预报对积云参数化方案、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辐射参数化方案等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812.
利用常规观测、T213、雷达和MM5中尺度模式输出资料对2004年6月23—24日湘西北地区的暴雨和大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场暴雨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造成强降水的雨团在时空尺度上具有中尺度系统的特征,中尺度辐合线和低空急流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813.
2008年初持续雨雪灾害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利用地面实况资料与长沙单站探空等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初发生在湖南的低温、雨雪、冻雨灾害天气过程的影响实况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阻高的建立、崩溃、重建导致其前部的鄂霍茨克海低涡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是产生低温、雨雪、冻雨的大气环流背景;南支锋区上强盛的西南气流带来了充沛的水汽,与北支锋区上南下的冷空气结合时,出现了持续的冻雨,当冻雨形成后逆温的强弱、融化层厚度及暖层温度高低、冷却层厚度、700 hPa西南气流强弱、日平均气温与日雨量的变化都与冻雨厚度变化密切相关;当高空南支有低槽分裂东移,中低层西南大风核上强烈的水汽辐合与阻高崩溃横槽转竖带来的冷空气共同作用影响时,为南方大范围暴雪过程提供了动力、水汽和凝结条件.  相似文献   
814.
戴铁丕  詹煜 《气象科学》1996,16(1):63-74
本文用距离加权方法校准天气雷达估算降水强度和区域降水量。  相似文献   
815.
上海一次重大火灾烟雾的雷达回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6年5月4日下午上海市闵行区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火灾发生时上海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被置于VCP21降水模式下运行,却监测到了大火发生、升腾、扩展和扑灭的全过程,最强回波达45dBz。研究表明,降水模式能探测到火灾烟团,与废旧木材和生活区化学材料混燃有关,还与火场环境气象条件和燃烧对流补偿等有关,使碳黑凝团粒子进一步增大而被雷达清晰接收。大风可造成飞火,转风可使火头突然转向。因此,及时、正确的气象监测和预报是有效、快速灭火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16.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   总被引:217,自引:22,他引:217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于2007年2月2日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近100 a(1906-2005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近50 a的线性增温速率为0.13℃/10 a,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近期的1995-2006年。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科学事实,报告认为人类活动是近50 a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主要原因。 IPCC评估报告是国际科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最权威、最全面的认识,代表了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认识水平,是国际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17.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学和天气诊断分析的方法,对桂西2011年1月持续的低温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涡呈偶极型且位于亚洲北部的中心偏东、偏南是此次低温天气维持的环流背景特点;华南沿海的静止锋维持但坡度较大,不利于形成明显的逆温条件,是桂西主要出现阴雨天气而不出现冻雨的主要原因,海拔较高的北部山区局部出现的冻雨天气是由于特殊地形下的逆温层结造成的,维持时间较短:阻塞形势的建立和维持是低温天气维持的主要原因,阻高崩溃、横槽转竖的过程使桂西气温更明显下降;南支槽的两次东移使桂西产生较明显降水,对降温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1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红外云顶亮温(TBB)以及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陕西中南部2013年5月25—26日初夏暴雨过程("0525"过程)和2011年8月3—4日盛夏暴雨过程("0804"过程)的成因差异。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受低槽影响并配合低涡东移;但"0804"过程是一次中尺度对流降水造成的暴雨过程,中低层西风带系统明显偏强,"0525"过程是与西南涡发展有关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在"0804"过程中我国东南沿海有台风生成发展,阻挡了西风带环流系统的移动,稳定维持有利的降水形势。两次过程低层都伴有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但"0804"过程急流强度更强,维持时间更久。两次暴雨过程除了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之外,"0804"过程还存在一条来自南海的水汽通道,水汽条件更好。盛夏暴雨呈现出明显的高温高湿特点,具有明显的位势不稳定。两次暴雨过程中都伴随高空干冷空气侵入过程,"0804"过程干侵入更强。从云团演变来看两次过程都出现了大范围的斜压叶状云系,而"0525"过程云系结构松散,发展不够深厚。"0804"过程云系密实,TBB中心最低达-65℃,云体发展非常深厚,激发的中α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0804"过程强降水的直接原因。尽管"0525"过程能量条件较"0804"过程差,但仍需关注中纬度系统(低槽、西南涡等)的快速发展和稳定维持,还需关注高空冷空气的干侵入作用。这对低层系统加深发展起到增幅作用,有利于降水加强。这也是初夏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819.
Global precipitation data sets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are needed for many applications, but they were unavailable before the recent creation of several such satellite products. Here, we evaluate four different satellite data sets of hourly or 3-hourly precipitation (namely CMORPH, PERSIANN, TRMM 3B42 and a microwave-only product referred to as MI) by compar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in seasonal mean precipitation amount, daily precipitatio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and the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cycles among them and with surface synoptic weather reports. We found that these high-resolution products show spatial patterns in seasonal mean precipitation amount comparable to other monthly products for the low- and mid-latitudes, and the mean daily precipitatio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maps are similar among these pure satellite-based precipitation data sets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frequency derived using weather reports over land. The satellite data show that spatial variations in mean precipitation amount come largely from precipitation frequency rather than intensity, and that the use of satellite infrared (IR) observations to improve sampling does not change the mean frequency, intensity and the diurnal cycle significantly.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satellite data show that sub-daily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are dominated by the 24-h cycle, which has an afternoon–evening maximum and mean-to-peak amplitude of 30–100% of the daily mean in precipitation amount over most land areas during summer. Over most oceans, the 24-h harmonic has a peak from midnight to early morning with an amplitude of 10–30% during both winter and summer. These diurnal results are broad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based on the weather reports, although the time of maximum in the satellite precipitation is a few hours later (especially for TRMM and PERSIANN) than that in the surface observations over most land and ocean, and it is closer to the phase of showery precipitation from the weather reports. The TRMM and PERSIANN precipitation shows a spatially coherent time of maximum around 0300–0600 local solar time (LST) for a weak (amplitude <20%) semi-diurnal (12-h) cycle over most mid- to high-latitudes, comparable to 0400–0600 LST in the surface data. The satellite data also confirm the notion that the diurnal cycle of precipitation amount comes mostly from its frequency rather than its intensity over most low and mid-latitudes, with the intensity has only about half of the strength of the diurnal cycle in the frequency and amou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relatively new precipitation products can be useful for many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820.
蒸发量季节变化特点与干旱发生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广西灵山县1997~2007年E601蒸发器逐句蒸发量及同期的旬降雨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蒸发量大小与气温、日照时数关系密切,而且蒸发量的季节变化与气温、日照时数等季节变化同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的大小与农业干旱发生关系,应用水量亏欠量比现行的干旱指标更能真实反映当地农业干旱发生的实际情况,对开展气象专项服务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