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78篇 |
免费 | 1029篇 |
国内免费 | 6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5篇 |
大气科学 | 680篇 |
地球物理 | 1000篇 |
地质学 | 1875篇 |
海洋学 | 465篇 |
天文学 | 134篇 |
综合类 | 370篇 |
自然地理 | 3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205篇 |
2020年 | 160篇 |
2019年 | 160篇 |
2018年 | 164篇 |
2017年 | 170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167篇 |
2014年 | 228篇 |
2013年 | 193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71篇 |
2009年 | 192篇 |
2008年 | 192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29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52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145篇 |
2000年 | 152篇 |
1999年 | 167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134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迁移型层序是陆相湖盆中一种特殊的层序构型,但是其特征以及主控因素尚不清楚.通过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文昌组层序地层学研究,发现下文昌组三级层序PSQ1~PSQ4主要发育在凹陷南部,上文昌组三级层序PSQ5~PSQ7主要发育在凹陷北部;三级层序PSQ1~PSQ7逐渐由南东向北西发生跨洼陷迁移.这种迁移型层序是由幕式构造活动差异性造成的,在裂陷IA幕,惠州凹陷南部控凹断裂活动强度大,发育以下文昌组为主的T型层序构型;在裂陷IB幕,北部断裂活动加强,南部的断裂活动减弱,造成沉积、沉降中心迁移到惠州凹陷北部,发育以上文昌组为主的H型层序构型.迁移型层序及其控制下的砂体和烃源岩在侧向迁移、叠加过程中,更利于生、储、盖等油气成藏要素的有效配置,形成多区块、多层段油气藏组合. 相似文献
92.
93.
我国月平均气温场遥相关结构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我国月平均气温场的遥相关结构。指出,我国冬季月份的气温场的跷跷板特征不明显。夏季月季有明显的遥相关结构。给出了各月的遥相关模态及强度。指出,月平均气温遥相关表现为从南向东北,西北方向的辐射状。在105°E以东呈东北-西南向。在105°E以西呈西北-东南向。这种遥相关结构是由环流异常造成的。而且可以在区域的月平均气温场预报中使用。 相似文献
94.
史生才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2003,(1)
为了研制亚毫米波射电天文用超导SIS(超导 -绝缘体 -超导 )接收机 ,我们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 ,1 )Nb超导SIS结在其能隙频率附近的量子混频特性 ,及其结合高能隙超导薄膜 (NbTiN)和高电导率金属薄膜 (Al)分布结阵在 780 - 950GHz频率区间的量子混频特性 ;2 )亚毫米波超导混频器嵌入阻抗的数值和实验表征 ;3)高电流密度小面积Nb超导SIS结的制备和特性表征 ;4)一个 60 0 - 72 0GHz超导SIS混频器的研制和特性表征。本文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数值分析和实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5.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草)和沙漠化土地绿化的区域性气候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必将导致较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LULC)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两类LULC变化是退耕还林(草)和沙漠化土地绿化工程。利用最新的全球地表特征资料数据库(GLCCD)识别以上两项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规模与范围,并以此更新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区域气候模式的下边界条件,利用修正了的区域气候模式研究上述大规模LULC变化可能对中国区域性气候造成的影响。使用的卫星资源数据库是由美国地质测绘局(USGS)和Nebraska-Lincoln大学牵头,根据NOAA卫星的AVHRR资料、USGS掌握的高分辨率数字化地图,以及生态区划和植被分布等资料组建的。 相似文献
96.
东北地区泥炭表层沉积中植硅体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土沉积物中的植硅体分析是了解第四纪沉积物中植硅体组成的重要途径,也是重建第四纪古环境的基础。对东北地区跨越3个气候带、6个地区的41处泥炭地表土中的植硅体进行提取,鉴定出东北泥炭表土中主要发育哑铃型、扇型、鞍型、方型、长方型、梯型、尖型、帽型、齿型、棒型和其它等11种植硅体类型。分析显示,它们的分布与纬度、地形和温热条件具有明显关系,即哑铃型、鞍型、扇型、方型、长方型和梯型植硅体随纬度和海拔较高而含量较小,其余类型反之;较高温度条件对应扇型、哑铃型植硅体含量较高,较高湿度对应扇型植硅体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7.
地质图切剖面中褶皱构造的计算机辅助编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计算机对褶皱的处理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地质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实用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兰姆赛分类方案为基础,通过褶皱形态的几何特征分析,提出一种针对简单背,向斜构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算法,并编写出相应的褶皱剖面形态的模拟程序,利用各种不同形态的褶皱实例进行试验。证明该种算法正确可靠,将其嵌入作先前开发的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程序中,可大大提高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8.
99.
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贝叶斯准则的等效源模型滤波增强方法来识别地质体边界。通过理论模型实验讨论了在相同的噪声水平情况下,不同算法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计算和传统高斯滤波增强技术相比,新算法可以有效消除传统算法中普遍存在的对于噪声的过度敏感问题,所得到的地质体边界形态失真更小。随后,利用此方法对川滇地区的重力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对该地区的重力水平总梯度(THD)、重力垂直梯度模(AVG)、重力解析信号模量(AAS)、重力水平梯度垂向导数(VGHD)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提供了川滇地区的构造分区信息,对该地区构造演化、边界定位及动力学过程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相山铀矿田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在地质地球化学和高温高压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6模拟了成矿热水溶液的形成过程和减压排泄区铀成矿作用。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大气降水与碎斑熔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富含F和SiO2等矿化剂的含铀热水溶液;由于铀以UO2F^3和UO2(CO3(^2-3等配合形式存在,非常稳定,即使在深部强还原环境中仍能能够迁移;酸性和碱性环境,尤其是强酸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