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2篇
  免费   3682篇
  国内免费   4988篇
测绘学   2039篇
大气科学   2909篇
地球物理   3879篇
地质学   10076篇
海洋学   2344篇
天文学   501篇
综合类   1895篇
自然地理   2249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934篇
  2021年   1114篇
  2020年   895篇
  2019年   1020篇
  2018年   1164篇
  2017年   973篇
  2016年   1083篇
  2015年   1143篇
  2014年   1219篇
  2013年   1280篇
  2012年   1403篇
  2011年   1429篇
  2010年   1395篇
  2009年   1244篇
  2008年   1137篇
  2007年   1017篇
  2006年   886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347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6篇
  1976年   7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etaceous-Tertiary magnetic polarity sequence of the the Hengyang Basin on the basis of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The age of each stratigraphic unit has been determined with the magnetic polarity time scale combined with 39Ar/40Ar dating, thus providing evidence for determining the geological ages of different formations. The authors assign the age of the Dongjing Formation of the Hengyang Basin to Early Cretaceous, the Shenhuangshan Formation to Early-Late Cretaceous, the Daijiaping Formation to Late Cretaceous, and the Dongtang and Xialiushi formations to Palaeocene.  相似文献   
972.
浙东地区银多金属矿床中菱锰矿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73.
陆内碰撞体制流体作用及成矿作用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陆内碰撞作用和流体作用都是80年代以来的研究前沿,它们的研究必然会大大促进成矿作用研究的发展,也是跟踪和超越世界地球科学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拥有最多最复杂的陆内碰撞带,为中国学者开发有关研究并取得高水平成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对陆内碰撞、流体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的分析表明,三者之间研究的相互结合是薄弱环节,限制了有关问题的深入,但为我国学者开发该方向的研究,取得领先于国家水平的成果,提供了  相似文献   
974.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排放及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3年在广州地区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自动采集和分析系统测量了稻田甲烷的排放率,首次获得了占我国20-25%左右水稻收获面积的华南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特征值。从而宏观地使我国五个主要水稻生态区的甲烷排放率都有了实测资料。稻田甲烷排放率的季节变化主要与气温及灌溉水状态的变化的较大关系,日变化规律以下午出现极大为主。本实验田的甲烷排放率低。  相似文献   
975.
Theory of the coupling of stress-pore pressure in the saturated, elastic porous media is used in th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Xinfengjiang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Based on the results, it is believ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mechanism of additional stres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reservoir, the mechanism of the coupling of additional stress and pore pressure may be more well-founded for the occurrence of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976.
Stressrelaxationandattenuationoffluid-saturatedsandstoneatlowfrequencyDao-YingXI(席道瑛),Ai-WenLIU(刘爱文)andWeiLIU(刘卫)(Universityo...  相似文献   
977.
云南省40年降水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缪启龙  肖伟 《气象科学》1995,15(3):293-299
根据云南省1951-1990年18个站的降水资料,用正交函数展开,由方差贡献最大的前三个特征向量场分析了云南省降水距平均的典型分布,指出云南省全省范围内的降水距平同号较少发生,而是较多的发一降水距平异号。进而分析了四十年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对云南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8.
下击暴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许焕斌  魏绍远 《气象学报》1995,53(2):168-176
下击暴流是危害飞行安全的一种重要天气现象,特别是尺度为1—4km的微下击暴流。为了了解下击暴流的发展过程,以及大气环境条件和云-降水微物理结构对下击暴流发生演变的影响,利用我们设计发展的非静力全弹性中尺度-γ模式,以一次发生了下击暴流的大气的温、湿、风实测资料为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给出了下击暴流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得出一些大气环境条件及水凝物粒子微结构对下击暴流发展的影响机理,有助于台站预报员掌握这种天气现象的出现和演变。  相似文献   
979.
中国龙卷风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魏文秀  赵亚民 《气象》1995,21(5):36-40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和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龙卷风的气候特征;根据近年天气资料,研究了龙卷风发生的天气系统,层结特征,风场和母体云团的特征。  相似文献   
980.
近百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利用经趋势订正的1884-198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多年变化及其与海面温度、南方涛动指数、太阳黑子数和环流型日数等的统计关系。初步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21年、31年、15年和6年左右的周期和持续期平均为12年左右的阶段变化;近百年来有三次较明显的转折,分别出现在1931、1959年1977年。热带气旋年频数在厄尔尼诺年有冬春季偏少、夏秋季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