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9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766篇
测绘学   222篇
大气科学   698篇
地球物理   830篇
地质学   1664篇
海洋学   414篇
天文学   137篇
综合类   384篇
自然地理   3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沈焕庭  贺松林 《地理学报》1992,47(5):472-479
本文在以前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把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视作一个系统,对它形成的环境背景、时空变化规律、泥沙来源、絮凝作用对悬沙落淤的影响、浮泥的特性与分布、悬沙的富集机制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分析,并指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2.
南京北郊低空污染气象条件若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南京北郊大厂镇地区实测低空温风资料的统计分析,揭露了该区低空逆温、混合层顶高度、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等的铅直分布规律和局地环流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983.
我国杭州地区秋和稻田的甲烷排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87年秋季在杭州郊区采用一套全自动的观测系统,对稻田的甲烷排放进行了观测。在整个晚稻灌溉期内,稻田是大气甲烷的一个源地,其甲烷释放率最高可达240mg/m~2·h。甲烷释放率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变化,在水稻成熟期之前,甲烷释放率一般在40-60mg·CH_4/m~2·h的水平上波动,在成熟期间则降为10mg·CH_4/m~2·h的水平。除移栽期外的整个水稻生长期间的甲烷平均释放率为39mg/m~2·h。甲烷释放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午夜至凌晨3—4点达最大值,白天较低,变化也较小。这可能与水稻植物体由于其生理上的日变化引起的甲烷气体传输能力的日变化有关。实验没有观测到不同施肥(K_2SO_4和菜饼)对甲烷释放率的明显影响。阴雨天的降温一般在2—3天后引起甲烷释放率的迅速下降,这可能是因土壤中发酵细菌如产甲烷菌数量的减少造成的。尽管甲烷释放率和土壤温度在整个生长期间基本上是逐步下降的,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性。土壤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只有一小部分释放到大气中,从土壤中冒出来的气泡往往可引起释放率的急剧上升。1985年全球稻田的甲烷释放量估计为134±3lTg(1Tg=10~(12)g),其中12±26Tg和30±6Tg分别来自亚太地区和中国稻田。  相似文献   
984.
重庆地区降水对气溶胶浓度及雨水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85.
Disruption of coal strata during mining accelerates pyrite oxidation by exposing greater surface areas of the reactive mineral to weathering. Acidic water in a coal mine in the Niangziguan spring watershed is related to this proces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pH (min. 2.52) and high sulfate (max. 4100 mg/I), iron (max. 257 mg/I), and hardness (max. 2274.45 mg/I).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kind of acidic coal mine water is subsequently neutralized because of the dissolution of calcite present in the coal strata.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s of the alkaline coal mine water produced are high pH (max. 8.18), sulfate (max. 542 mg/I), and hardness (max. 1183.56 mg/I) and lower iron (min. 0.12 mg/I).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both acidic and alkaline waters in the spring watershed coal mines by modeling natural conditions with simplific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they are basically successful. The high sulfate (max. 223.82 mg/I) and hardness (max. 435.53 mg/I) of the Niangziguan springs are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neutralized acid coal mine water as demonstrated by analysis of water temperature, total dissolved solid, Q-mode cluster analysis, and sulfur isotopes. The influence of the neutralized acid coal mine water on the pH and iron in the springs is not obvious because of the neutralization effect of calcite in aquifer, the buffer effect of groundwater,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iron. Som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acid and alkaline coal mine water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86.
一、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於上扬子地台康滇古陆的西面。从震旦纪到早奥陶世,研究区逐渐从陆棚发展成一个碳酸盐台地,其西面为滨、浅海,东面为盆地。中奥陶世十字铺期由于受太康运动的影响,其沉积特征和古地理格架明显不同于以前。十字铺期系指Clypt.austrodentatus/Clypt.sinodentatus带的结束到头足类Sinoceras chinense(Foord)的大量出现或Sinoceras chinense(Foord)和牙形刺Hamarodus europaeus同时出现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由于古陆已历经剥蚀,地势平缓,起伏不大,陆源物质供应量逐渐减少,陆表海以内源沉积物为主,广泛发育了碳酸盐岩沉积。黔中地区虽有上升,但仍为平缓的水下隆起,其对台地上南北方向上的岩相变化起到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87.
胶东金的成矿作用是在以前寒武纪绿岩带为初始矿源层背景上演化的。与各时代地质热事件相匹配的成矿作用形成了区域两大内生成因系列热液金矿——元古宙变生热液金矿及中生代大气降水热液金矿。成矿流体与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δD、δ~(18)O演化规律及成矿流体化学组分一方面揭示了这两种矿床成因的差异,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它们存在着某些内在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88.
碳酸盐岩中岩溶洞穴的形成条件及预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89.
岩石标本极化率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0.
运用信息熵理论建立土壤剖面雨水分配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