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553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西藏仁布县上三叠统朗杰学群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仁布县地区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郎杰学群49件砂岩样品的碎屑的分选和磨圆度较差,有轻微变质作用。用Gazzi—Dickinson的计点法对碎屑组分进行估计,运用Dickinson三角图解方法,对郎杰学群进行了物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物源总体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和构造混合区,含有大陆基块及混合造山带砂岩成分。  相似文献   
94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幔根构造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正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带的断裂构造部位.由于岩石圈大尺度不连续和地壳减薄无山根的成矿背景,促使燕山期热事件成为断裂-盆地-岩浆-成矿带的响应.区内Ⅰ型花岗岩是地幔基性岩浆底侵与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包体研究和透明地震反射区资料证明它们具有软流圈上涌与下地壳拆沉作用的印记,也是幔根构造的源地.正因为透岩浆流体作用,形成大量金属矿床,因而这些矿床的成矿时代具有突发性和规律性,同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和不均匀性;成矿流体具有同一性和矿床类型的多样性;成矿期次具有叠加改造性.从S、Pb、Sr、H、O、C、Si、Cu等同位素组成取得的信息,也可作为幔根构造壳幔同熔成矿的佐证.按照幔根构造成矿机理分析,预测本区仍有第二成矿空间(-500~-2 000 m),建议以"类埃达克岩(体)"为中心的地区,可作为新一轮找矿的首选区.运用综合方法(遥感、磁、电、重、地震及深穿透地球化学等),以探明深部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为主攻目标,建立四维成矿模型,确定找矿靶区,尽快进行钻探验证.  相似文献   
943.
文章在实验室模拟岩溶地下水系统泉流量衰减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的有色噪声问题,提出利用Cochrane-Orcutt迭代法与自相关相容协方差识别和消减建模过程中有色噪声,确定裂隙-管道介质岩溶泉衰减流量具有三阶自相关特征,并成功建立裂隙-管道介质中岩溶泉流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方程,提高了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944.
由“真动物”构成的动物界(不包括海绵)通常被划分为双胚层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3个亚界。寒武纪大爆发经历了爆发的前奏—序幕—主幕3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处于早寒武世初期(依次以小壳化石的首次辐射和澄江动物群爆发为代表),另一个则发生在“寒武前夜”(即前寒武纪末期),以伊迪卡拉生物群为代表。这次独特的三幕式大爆发分步完成了动物形态演化谱系树(简写为TOA)的成型。已有化石证据显示,动物树的3大主体或3个亚界的起源及其早期辐射分别发生于寒武纪大爆发这3个主要阶段。澄江化石库中发现的早期后口动物亚界涵盖了该亚界中所有6大分支(棘皮类、半索类、头索类、尾索类、脊椎类和绝灭了的古虫类)的原始类群,澄江动物群时代标志着寒武纪大爆发的顶峰,完成了动物树框架的成型,从而宣告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基本终结。其学术重要性超越了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因为前者位于动物树形成的“源头”,而后者仅代表此后的“一段流程”。在动物演化历史上4个最具转折意义的重大创新事件(即多细胞动物起源、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后口动物起源和脊椎动物起源)中,第一个发生在伊迪卡拉纪甚至更早的时期,其余3个则可通过梅树村化石群和澄江化石群观察到其完成的主体过程。已灭绝的古虫动物门,是初具鳃裂构造的原始分节动物,作为由原口动物向后口动物过渡的一个珍稀“缺环”,很可能代表着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根。古囊类兼有两侧对称的古虫类和一些原始棘皮动物的镶嵌体征,最可能代表棘皮动物的一个根。在早寒武世动物演化谱系中,后口动物的"顶端类群"的代表是被誉为“第一鱼”的昆明鱼目,目前已知包括昆明鱼、海口鱼和钟健鱼,它们具对眼、脊索与串珠状脊椎软骨共存的原始脊椎,?  相似文献   
945.
中层大气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空间探测技术和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层大气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简要概述了中层大气模式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阐述了中层大气模式在近年来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完备的基于大气环流模式的中层大气模式大多只包括了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少量的模式可达到中间层和热层大气。这些现有的中层大气模式对平流层的化学过程和一些动力过程都具有了一定的模拟能力,如能较好地模拟出南极臭氧空洞及其时间演变以及热带平流层大气中的准两年和准半年振荡信号。但是不同模式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异仍然是显著的,现有的中层大气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改进模式的辐射传输方案和重力波参数化方案,实现大气化学过程、动力过程和微物理过程的充分耦合,改善平流层以上的大气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在模式中的描述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中层大气模式目前已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大气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层大气模式不仅对天气、气候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空间科学的研究来讲也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噪声指数结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胸部与腰椎QCT体检人群中的一站式扫描应用.方法:前瞻性收集来我院体检中心做胸部CT和腰椎QCT受检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其中胸部常规剂量组50例(噪声指数设置为NI=8.5),低剂量组50例(噪声指数设置为NI=14).分别记录两组受检者的身高、体重...  相似文献   
947.
利用GPS Dropsonde资料研究“龙王”台风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王"台风是2005年登陆中国的典型强台风。在海上观测资料较为稀缺的情况下,应用DOTSTAR(Dropsonde Observations for Typhoon Surveillance near the Taiwan Region)对"龙王"不同发展时段的两次GPS Dropsonde观测资料,对其动力、热力及非对称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二次观测到的"龙王"无论在动力结构还是在热力结构上都较第一次观测有所发展,显示"龙王"强度压缩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垂直风切变是造成台风结构不对称分布的主要原因,较大的垂直风切变不但导致台风产生明显的非对称性结构,而且不利于台风的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48.
Volcanic rocks of the late Mesozoic are very important reservoirs for the commercial natural gases including hydrocarbon, carbon dioxide and rare gases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The reservoir volcanic rocks include rhyolite,andesite, trachyte, basalt and tuff. Facies of the volcanic rock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5 categories and 15 special types.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volcanic reservoirs are facies-controlled. Commercial reservoirs were commonly found among the following volcanic subfacies: volcanic neck (Ⅰ1), underground-explosive breccia (Ⅰ3), pyroclastic-bearing lava flow (Ⅱ3), upper effusive (Ⅲ3) and inner extrusive ones (Ⅳ1). The best volcanic reservoirs are generally evolved in the interbedded explosive and effusive volcanics. Rhyolites show in general better reservoir features than other types of rocks do.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位于苏北盆地中部的兴化XH-1孔350.08 m连续岩芯的古地磁测年,确定了年代地层序列.在此基础上,对钻孔沉积物进行了以粒度特征为重点,包括矿物组成、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组合在内的综合岩相古地理分析,划分出8个沉积相和19个沉积亚相.并根据沉积相的组合特征,将苏北盆地3.20M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划分为沉降盆地...  相似文献   
950.
基于GIS和RS的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参数λ是SCS产流模型的一个重要参数,模型研究者将标准值λ=0.2作为模型的参数值。但模型参数没有考虑地貌类型对产流的影响,喀斯特地区不同地貌类型下地表坡度、土层厚度、地层岩性、基岩裂隙的发育程度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而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流域的产流机制。在考虑地貌类型对喀斯特流域产流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率定不同地貌类型下的λ值对SCS模型进行改进。以GIS和RS技术作为获取流域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空间信息的主要手段,运用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对参数λ进行率定。由于喀斯特地区很少存在具有单一地貌的流域,仅靠实测数据很难确定各地貌类型的λ值,本文尝试通过对地貌结构与λ值关系的分析确定适合喀斯特流域的参数λ,从而建立起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模型在贵州平湖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的模拟精度较SCS产流模型有了很大提高,说明建立的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比较合理,可以应用于喀斯特典型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