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4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基岩山区地热形成必须具备“储、盖、通、源、滞”五大基本要素,以湖南株洲湾塘地区地热成因为例,说明怎样利用地热勘查手段来分析论证株洲湾塘地区地热形成的五大要素,建立热储概念模型,确定地热井位置。为提高地热钻探成井率,在基岩山区钻探施工时,建议使用气举反循环清水钻进工艺。  相似文献   
322.
Using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nd slip distribution model data of the Taiwan Straits MS7.3 earthquake on September 16, 1994, we calculate the static Coulomb stress changes stemming from the earthquake.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 and stress field, as well as the location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e analyze the Coulomb stress change triggered by the Taiwan Straits MS7.3 earthquak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atic Coulomb stress change obtained by forward modeling based on the slip distribution model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the location of aftershocks in the areas far away from the epicenter. Ninety percent of aftershocks occurred in the stress increased areas. The Coulomb stress change is not entirely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 near the epicenter. It is found that Coulomb stress change can better reflect 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far away from the epicenter, while such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comes quite complex near the epicenter.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ulomb stress change, we find that the stress increases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he Min-Yue (Fujian-Guangdong) coastal fault zone, which enhances the seismic activity. Therefore, it is deemed that the sea area between Nanpeng Island and Dongshan Island, where the Min-Yue coastal fault zone intersects with the NW-trending Shanghang-Dongshan fault, has a high seismic risk.  相似文献   
323.
青鳞鱼蛋白风味酶控制水解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假设风味酶恒温控制水解动力学遵循内切酶限制水解动力学历程的前提下,通过实验方法求出了风味酶恒温控制水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风味酶对青鳞鱼蛋白进行控制水解的动力学模型为:R= ( 54 .782e0 -0 .045s0 )exp( -0 .398DH),DH=2 .513ln[1+(21 .803e0 /s0 -0. 0179)t];其酶失活常数kd=22. 155 6min-1;水解反应能够顺利进行的条件是:e0 /s0 >c0,常数c0 =8 .214×10-4。验证实验证明,根据风味酶恒温控制水解动力学模型得到的理论水解度与实际水解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24.
西南三江锌铅银铜锑金成矿带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三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之一,锌铅银铜锑金等多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从西南三江成矿带范围、成矿地质条件、主攻矿种、矿床类型和矿产资源潜力等方面概述了西南三江成矿带的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西南三江成矿带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部,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结合带,大地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西南三江成矿带划分了与富碱性斑岩有关的金铜钼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碳酸盐岩—碎屑岩系有关铅锌矿床成矿系列和与碰撞造山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镍铬矿床成矿系列等二十个矿床成矿系列,主攻矿种为锌、铅、铜、银、金和锑,发育有斑岩型、沉积-改造型和MVT型等多种矿床类型。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和鹤庆北衙超大型金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多期多类型叠加成矿的典型矿床,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矿床地质特征。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最新成果,本文按预测深度汇总了西南三江成矿带锌、铅和铜等20种矿产的预测资源量,划分了青海多彩地区铜多金属、西藏夏日多—多霞松多铜钼、云南兰坪—云龙铅锌铜和云南鹤庆—祥云金多金属等24个成矿远景区,初步总结了其中13个重点远景区的主攻矿种、主攻矿床类型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325.
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梳理了支撑泛珠三角地区绿色发展的优势资源环境条件: ①富硒耕地资源优势显著,可有力支撑富硒产业发展; ②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总体优良,应急/后备供水保障能力强; ③地质遗迹类型较多,典型稀有,价值高,可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④地热资源保有量大,有利于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和发展; ⑤海岸带资源禀赋优越,但局部存在海岸侵蚀、淤积等环境地质问题; ⑥矿产资源区域特色鲜明,海上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大; ⑦工程地质条件整体较好。指出了区内需要关注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及局部存在的崩滑流地质灾害、岩溶塌陷、水土污染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查明了珠江口土壤中硒含量高背景值是富硒大米形成的基础,探查了红层盆地压性构造带找水优势区域,研究了泛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绿色生态保持间的协调程度。这些进展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26.
边界层参数化对“雅安天漏” 降水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芗宁  周庆亮  钟青  寿绍文 《气象》2007,33(5):12-19
选取了2001年7月3个"雅安天漏"个例,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进行模拟,着重研究了MRF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雨量中心强度和雨区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MRF方案的总体预报效果较好,并能很好地刻画雅安暴雨时的纬向垂直环流结构;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特别是降水有明显日变化的地区,边界层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27.
郭少文  雷奇果  周坤 《华南地震》2022,42(1):140-146
为了建立地震后极震区烈度快速预测方法,收集了2013年以前多次5级以上地震案例,以震级、震源深度作为输入参数,以极震区烈度作为输出参数,建立了ELM预测模型并分析震级和震源深度的信息熵和权重,该模型与现有广义线型模型预测精度提高约20%,主要结论如下:震级和震源深度与极震区烈度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性关系;震级的信息熵比...  相似文献   
328.
对多普勒雷达集合交叉相关外推技术的构造与实例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式红  钟青  寿绍文 《气象》2012,38(1):47-55
本文构造了集合的线性交叉相关方法,对多普勒雷达回波进行外推。因为线性交叉相关算法仅根据两个时次的回波外推下一时次的回波分布,且对于单个外推回波单元是线性变化的;而基于集合的线性交叉相关方法,考虑了多时刻回波的演变过程、回波的移向和移速以及回波在移动过程中的形变,都具有非线性特征,与实际情况更为符合。本文利用集合的线性交叉相关方法和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分别对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回波外推,通过比较发现,利用集合交叉相关外推方法所推得的回波分布与实况更为接近;利用Z-I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基于集合交叉相关外推方法的降水评分。与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外推相比,集合交叉相关外推技术所得的回波移动位置与实况较为一致,且1小时累积降水预报效果也较好,因此集合交叉相关外推技术在临近预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9.
台风“风神”暴雨落区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0806号台风"风神"登陆后的暴雨强度和落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主要发生在台风登陆后48 h内,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绝对涡度的空间分布与强降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冷空气入侵低压环流西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对降水起到了增幅作用;从湿焓及湿焓平流场上可以提前12 h做出能量累积和未来强降水落区的预报,高湿焓区是不稳定能量聚集区,而台风压能风对湿焓的平流较为准确地反应了24 h后的强降水落区。  相似文献   
330.
"0604"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采用非静力MM5( 3.5)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6年7月14-15日湘南-粤北0604(BILIS)台风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发现暴雨区始终位于不稳定能量高值区域,并存在对流不稳定及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两种机制.强降雨中心附近非地转湿Q*散度是正、负相间分布,暴雨中心在低层对应非地转湿Q*散度负值中心,在高层对应正值中心,并位于次级环流低层上升支一侧.次级环主要是由风的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差异效应造成的,其次是非绝热加热作用,且与暴雨的发展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