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自驾车游客市场特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自驾车游客的实地问卷调查资料,得出了浙江省自驾车游客的客源地构成;分析了自驾车游客的年龄、职业、收入等结构特征及其出游时间、旅游偏好、消费水平等行为特征;揭示了制约自驾车游客出游的主要因素;最后,总结了自驾车游客的旅游体验与评价,以期为相关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2.
Na2CO3-Na2B4O7-H2O三元体系288K相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三元体系 Na2 CO3- Na2 B4 O7- H2 O 2 88K时的相平衡及平衡液相的主要物化性质 (密度 ,电导率 ,p H)。研究发现 :该三元体系为简单共饱和型 ,无复盐及固溶体形成 ,根据溶解度数据绘制出相图 ,相图中单变量曲线所对应的平衡固相分别为 :Na2 CO3· 10 H2 O,Na2 B4 O7· 10 H2 O。并简要讨论了物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93.
对新疆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主阶段的石英样品进行了 4 0 Ar- 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 ,谱线特征为马鞍型 ,其坪年龄为 2 10 .5 9Ma± 0 .99Ma,最小视年龄为2 0 8.0 7Ma± 1.2 2 Ma,等时线年龄为 2 0 7.14 Ma± 1.92 Ma,三者均十分接近 ,说明所测石英样品的年龄真实可靠。坪年龄代表了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相当于印支晚期。结合西南天山大区域内金、铜及其他矿种的成矿部分集中在印支期这一现象 ,认为西南天山在印支期一定存在着某种缺其不可的成矿作用的关键因素 ,在区域内统一制约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394.
阿尔金北缘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阿尔金北缘地区不同层次剪切带发育,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在区域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既是唯一的赋(含)矿构造,也对矿化带、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特点决定了金矿化类型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交代蚀变作用发育。含矿构造裂隙以P型为主,少量D型和R型,个别为R~1型和T型;构造变形所引发的动力分异作用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与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的大平沟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流体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变质水的特征相吻合。结合糜棱岩磁组构研究,发现磁各向异性度P值与金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构造变形早于金矿化蚀变作用,这种时序关系进一步佐证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大面积的韧性变形构造动力分异作用形成的含金热液不是就地原位矿化,而是向上迁移并集中到范围比较窄小的韧-脆性或脆性裂隙中才发生金元素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395.
模拟雨水浸泡生活垃圾重金属浸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不同酸碱度的模拟雨水对生活垃圾进行浸泡实验,使用ORP测定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3种不同浸泡介质浸泡下的6个不同时段的浸出液的pH值和重金属浓度,通过分析、计算,研究了生活垃圾重金属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的动态浸出整体随pH值下降而升高,但相关性不明显,浸出浓度与时间整体上呈负相关关系;浸出总量效果较好的元素为Fe、Mn、Zn、As,较差的为Pb、Sn、H鼽Cd,其他元素中等;阶段浸出率较高的元素有Ni、Co、Cr、Mn、Cd、Cu,较低的元素有Fe,Sn、zn介于中间水平;累积浸出率和累积浸出强度较高的元素有Cr、Mn、Co、Ni、Zn,较低的元素为Fe,Cu、Cd、Sn居于中间水平。利用非线性函数拟合生活垃圾中重金属随时间浸出的浓度,函数拟合相关系数在0.9以上,可对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和浸出总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96.
397.
马婉婷  桑特  王峰 《测绘通报》2015,(10):94-98
随着航空摄影的日益常态化,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将成为湿地监测的重要数据源之一。本文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的具体情况,建立了湿地监测的数据分类基本框架。利用2013年、2008年、2003年3期航空影像数据选取代表性区域,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相叠加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双台河口湿地的地表覆盖分类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398.
目的:探讨红髓型脾脏错构瘤(SH)的MS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红髓型SH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3例均为单发,共13个病灶,直径4.6~10.5 cm。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者9例,境界不清,呈稍低密度者4例,境界清楚,病灶内均无脂肪成分及钙化,坏死和囊变少见。增强后平扫呈等密度的9例病灶呈不均匀性斑片状轻度强化,平扫呈稍低密度的4例病灶呈不均匀性斑块状明显强化,随时间延迟所有病灶均呈渐进性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密度接近或等于周围正常脾实质的密度,其中误诊为脾脏血管瘤、恶性肿瘤各1例。结论:脾脏错构瘤不同于其他器官的错构瘤,有其自身特点:病灶内常无脂肪成分及钙化灶,当发现脾内单发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肿块,增强后病灶呈弥漫性不规则,不均匀性斑片状或斑块状强化,且随时间延迟呈渐进性均匀强化等特征时,应首先考虑脾脏错构瘤,且多为红髓型。  相似文献   
399.
三维空间建模和可视化技术成为GIS研究的热点之一。可视化技术是当今表达和分析复杂数据的有力工具,将可视化技术引入到DEM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实现三维地形和地质体的生成与仿真。简要介绍了OpenGL三维图形工具包及其与高级语言结合编程方法,探讨了基于多轮廓线的地质三维体的建模方法,以VC++6.0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开发平台,结合OpenGL图形库,开发了地质三维体的建模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400.
The Dachang superlarge Sn-polymetal deposit in Guangxi, China, is one of the largest tin deposit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this deposit has long been in debate as to its origin. One of the opinions is that the Dachang deposit was formed by replacement of hydrothermal solution originating from Yanshanian granites, and the other is that this deposit was formed by submarine exhalation in the Devonian.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new isotopic geochronology data obtained with the 40Ar-39Ar method for quartz and sanidine from massive ore in the No. 91 and No. 100 orebodies. Analytic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 91 orebody was formed at 94.52±0.33 Ma (the plateau age obtained with the 40Ar-39Ar method for quartz) or 91.4±2.9 Ma (the plateau age obtained with the 40Ar-39Ar method for feldspar), while the No. 100 orebody was formed at 94.56±0.45 Ma (the plateau age obtained with the 40Ar-39Ar method for quartz), suggesting that both the No. 91 and the No. 100 orebodies were formed at the Late Yanshanian instead 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