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7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了一台双波长偏振激光雷达,在格尔木市气象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不连续观测。本文选择了其中一天的观测个例,分别从雷达硬件结构、数据类型、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观测个例中,卷云位于地表以上4.7 km~7 km处,光学厚度均小于0.1,532 nm和1064 nm上的平均激光雷达比分别为24.3 Sr(激光雷达比)和29.9 Sr,色比多集中在0.8~1之间,此外532 nm波长上的退偏比多集中在0.25~0.3之间。此雷达对高空卷云能进行有效探测,为下一步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卷云长期时空分布特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2.
21世纪中国极端降水事件预估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摘 要: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观测、理论及模拟预估等方面对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的研究作一综述,并给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对我国21世纪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的预估结果。  相似文献   
373.
利用1961—1990年江淮流域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CM3 SRES A1B情景下模式预估资料,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统计降尺度方法,评估降尺度模型对当前极端降水指数的模拟能力,并对21世纪中期和末期的极端降水变化进行预估。结果表明:通过降尺度能够有效改善HadCM3对区域气候特征的模拟能力,极端降水指数气候平均态相对误差降低了30%~100%,但降尺度结果仍然在冬季存在湿偏差、夏季存在干偏差;在SRES A1B排放情景下,该区域大部分站点的极端强降水事件将增多,强度增大,极端强降水指数的变化幅度高于平均降水指数,且夏季增幅高于冬季;冬季极端降水贡献率(R95t)在21世纪中期和末期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4%和25%,夏季则分别增加24%和32%。  相似文献   
374.
黄河源区水环境变化及黄河出现冬季断流的原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1954年有水文观测资料以来,黄河曾在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沿水文站发生过3次断流。本文在分析黄河源区水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鄂陵湖、扎陵湖的环湖融区调节能力低,当遇到连续干旱、冬季其调节水量不足以维系黄河径流时便会发生断流,这是断流的主因。湖水位降低、开采沙金、过度放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也会对黄河发生断流产生影响。鄂陵湖口附近黄河上修建的水电站开始蓄水,提高了两湖及环湖融区的调节能力,今后黄河冬季出现断流的可能性将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375.
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Phase 5 of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5)提供的30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的1961~2005年的夏季逐月环流场资料及同期NCEP再分析资料,引入泰勒图及各种评估指标,探讨全球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平均大气环流场的模拟能力,寻求具有较好东亚夏季环流场模拟能力的气候模式。结果表明:1)全球气候模式能够模拟出东亚夏季平均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CMIP5模式的总体模拟能力较第三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3)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如CMIP5模式对东亚大部分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Sea Level Pressure,SLP)场的模拟偏差在6 h Pa以内。2)模式对不同层次环流场的模拟能力存在差异,500 h Pa高度场的模拟能力最强,其次为100 h Pa高度场、850 h Pa风场,SLP场最弱;对东亚夏季主要环流系统的模拟对比发现,模式对印度热低压及东伸槽强度指数的模拟能力最好。3)综合CMIP5模式对东亚夏季各层次平均环流场以及主要环流系统的模拟能力,发现模拟较好的5个模式为CESM1-CAM5、MPI-ESM-MR、MPI-ESM-LR、MPI-ESM-P和Can ESM2。4)相对于单一模式,多模式集合平均(MME)模拟能力较强,但较优选的前5个模式集合平均的模拟能力弱。  相似文献   
376.
江志红  陈威霖  宋洁 《大气科学》2009,33(1):109-120
利用中国区域550个站点1961~2000年日降水量资料, 考察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7个新一代全球模式及多模式集合对现代气候情景下(20C3M)5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模拟能力, 同时进行中国区域未来不同排放情形下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预估, 结果表明: 最新全球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极端降水指数气候场的空间分布及其中国区域的线性趋势, 且模式集合模拟能力优于大部分单个模式, 但在青藏高原东侧、 高原南部存在虚假的极端降水高值区, 模拟的东部季风区的极端降水强度系统性偏低, 区域平均序列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也较低。中国地区21世纪与降水有关的事件都有趋于极端化的趋势, 极端降水强度可能增强, 干旱也将加重, 且变化幅度与排放强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377.
现阶段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年龄测定主要有铀矿物U-Th-Pb表观年龄、全岩(铀矿物)样品等时线年龄、铀矿物微区原位U-Pb年龄等方法。综合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认为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物通常颗粒细小且缺少可供扣除初始铅的伴生矿物存在,除等时线年龄方法外,铀矿物的选取及初始铅同位素的扣除均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U-Pb等时线年龄方法的优点是可利用全岩样品分析数据及忽略初始铅的影响,但由于砂岩型铀矿床阶段性成矿的特点,时常会导致所得到的铀铅同位素数据在等时线图解中散乱分布无法成线或所得到的等时线年龄无实际地质意义等问题。本文主要是结合砂岩型铀矿床"幕式"成矿的特点,从改进砂岩型铀矿床等时线年龄拟合的理论基础入手,提出了利用"平行"等时线方法计算矿石最后一次富集成矿年龄的方法,并提出了利用238U-206Pb等时线年龄、235U-207Pb等时线年龄、206Pb/204Pb-207Pb/204Pb图解及初始铅同位素组成等指标对...  相似文献   
378.
青海省贵德县热水泉干热岩体地质—地热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德县热水泉干热岩体平面上呈半椭圆形展布于NNW向区域性新街断裂带组分的热光断裂之西,面积约122km2。ZR1孔钻探结果表明:干热岩体上部为具自封闭盖层性质的中温水热型地热田,2800~3050m属相对完整或隔水的次高温花岗岩体,3050.68m深处温度为151.34℃,进入干热岩段。干热岩体热储为侵位于233.2~222.3Ma的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岩石类型主要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等。具正花状构造结构的新街—瓦里关走滑挤隆构造带为区域性控热导热构造,并对干热岩体的就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基于大地电磁测深、高分辨率重力异常、电阻率与Rayleigh波群相速度线性反演,以及地质综合分析认为,以壳内部分熔融层供热为主,地幔热流供热、沿走滑断裂带上升的晚期小熔体与双倍地壳U、Th、K等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为叠加热源,一并构成的复合型热源,是热水泉干热岩体最有可能的热源机制。  相似文献   
379.
The Bayanhot Basin is a superimposed basin that experienced multiple-staged tectonic movements; it is in the eastern Alxa Block, adjacent to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and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NQOB).There are well-developed Paleozoic–Cenozoic strata in this basin, and these provide a crucial window to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malgamation process and source-to-sink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lxa Block and surrounding tectonic units.However, due to intensive post-depositional modification, and lack of subsurface data,several fundamental issues—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depositional systems, provenance supplies and source-to-sink relationships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 Permian remain unclear and thus hinde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limit the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his basin.Employing integrated outcrop surveys, new drilling data, and detrital zircon dating,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ale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and prove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a in the Bayanhot Basin.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yanhot Basin experienced a long-term depositional evolution process from transgression to retrogression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late Permian.The transgression extent could reach the central basin in the early Carboniferous.The maximum regional transgression occurred in the early Permian and might connect the Qilian and North China seas with each other.Subsequently, a gradual regression followed until the end of the Permian.The northwestern NCC appeared as a paleo-uplift area and served as a sediments provenance area for the Alxa Block at that time.The NCC, Bayanwula Mountain, and NQOB jointly served as major provenances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There was no ocean separation, nor was there an orogenic belt between the Alxa Block and the NCC that provided sediments for both sides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The accretion of the Alxa and North China blocks should have been completed before the Carboniferous period.  相似文献   
380.
一维快速反演的显著特点,是依据ρ*s和ρs在第i个极距γi处的梯度,快速计算出体积极化地质体的实际埋深以及所对应的实际η和实际ρ值。通过广西博白东桃、望海嶂铅锌矿区和兴安杨梅铅锌矿区的电阻率/IP测深剖面资料的一维快速反演处理,结合矿区地质规律,进行找矿预测。对发现的异常经钻探验证,证实IP测深曲线一维反演技术方法可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