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1篇
  免费   1044篇
  国内免费   1611篇
测绘学   808篇
大气科学   890篇
地球物理   923篇
地质学   2844篇
海洋学   999篇
天文学   61篇
综合类   342篇
自然地理   83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和条件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定量估计了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IPCO)和实时多变量Madden-Julian指数(RMM指数)可预报期限,量化了季节内IPCO对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的贡献,深入研究了季节内IPCO演变下S2S尺度可预报期限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与RMM指数相比,季节内IPCO指数可预报性更强,可预报期限达到31天左右,比RMM指数高出2周以上;(2)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最强,可预报期限达到30天以上,其中季节内IPCO是该地区的主要可预报性来源之一,其贡献达到6天,占总可预报期限的25%以上;(3)随着季节内IPCO的演变,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有空间结构变化,表现为可预报期限异常的传播和振荡。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期限正负异常沿季节内IPCO传播路径,一支以赤道中西印度洋为起点北传至印度半岛,一支向东传播,经过海洋性大陆到赤道西太平洋后向北传播,到达日本南部。同时,可预报性异常的传播在在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表现出反向变化的特征,形成东西两极振荡,当季节内IPCO向正位相发展时,东印度洋具有更强的可预报性,西太平洋具有更弱的可预报性,反之亦然。季节内IPCO的发展(衰退)可使东印度洋(西太平洋)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更强,表明模式预报技巧对此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径向点质量方法在反演GRACE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时变地球重力场信号时条带噪声和泄漏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附有方差约束的径向点质量方法(Variance Constrained Radial Point-Mass Method,VCPM).该方法利用质量块的先验方差信息设计正则化矩阵对质量变化反演进行空间约束,同时为了解决单一的正则化参数不能适应全球质量变化大小不均匀的问题,构建了迭代的正则化处理策略.为了检验VCPM方法的可靠性,本文反演了2003-01-2014-11全球地表质量变化,并与GRACE球谐位系数法、GLDAS2.1水文模型、CSR (University of Texas Center for Space Research,德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与JPL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喷气推进实验室) RL06 Mascon数据在全球的均方根误差、长期趋势、周年振幅以及局部的冰冻圈、陆地流域质量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VCPM与CSR Mascon在全球、陆地和海洋区域的RMSE按面积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12 cm、4.16 cm和1.25 cm,在全球和陆地区域均低于CSR Mascon与JPL Mascon的相应RMSE (2.22 cm和4.62 cm),在海洋区域仅略大于CSR Mascon与JPL Mascon的RMSE (1.18 cm);在8个陆地流域和内陆海域的时间序列对比中,VCPM与两种Mascon数据在扣除季节项和趋势项后的相关系数在绝大多数区域仍能达到0.86以上;另外相对于传统点质量方法和球谐位系数法,VCPM能有效抑制南极和格陵兰岛等区域的泄漏误差.这表明本文所提出的VCPM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条带误差、抑制海陆信号泄漏且大幅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从而为计算高精度高分辨率地表质量变化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The knowledge of the residence time of formation water is fundamental to understanding the subsurface flow and hydrological setting. To better identify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oal seam water and its impact on gas storage and production, this study collected coalbed methane co-produced water in the southeast Qinshui Basin and detected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especially 36Cl and 129I concentrations. The calculated tracer ages of 129I (5.2–50.6 Ma) and 36Cl (0.13–0.76 Ma) are significantly younger than the age of coal-bearing formation (Pennsylvanian - Cisuralian), indicating freshwater recharge after coal deposition. The model that utilises 129I/I and 36Cl/Cl ratios to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recharge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charge water reveals that over 60% of pre-anthropogenic meteoric water entered coal seams since 10 Ma and mixed with residue initial deposition wa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basin inversion in Cenozoic.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jor ion concentrations reveals the primary recharge pathway for meteoric water from coal outcrops at the eastern margin to the basin cent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occurrence of higher gas production rates from wells that accept water recharge in recent times and suggests the possible potential of the non-stagnant zones for high gas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o determine a variety of boundaries associated with 200 nautical miles beyond the continental shelf. The methods, based on topography, slope and second-deriv- ative profile integrated analysis, are now able to identify automatically the foot of the continental slope (FOS). By analyzing the sedimentary profile, the points of 1% sediment thickness are recognized.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cut, deletion and mergence calculation of the extrapolated data set of fLxed-point series, the method succeeds in generating automatically the extrapolated boundaries, including the FOS+60 M line, the 350 M line, and the 2500 m+100 M lin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automatic analysis of the topographic profile, it can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rapidly the points of maximum water depth. Taking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OT) as an example, these methods a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examine the boundaries in- cluded in the Submission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cerning the Outer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beyond 200 Nautical miles in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the boundaries thus derived have a soli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basis.  相似文献   
5.
1994-1996年每年3月、7月在厦门同安琼头海域采集雄性文昌鱼,采用冷冻蚀刻的常规技术,研究文昌鱼精子发生核孔复合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核孔复合体结构中很可能存在着作为运输物质的中央颗粒。各种生殖细胞中的核孔复合体的大小和密度不同,平均值约为:精原细胞(60±1.20)nm,(2.9±0.04)孔/μm2;初级精母细胞(76±1.80)nm,(4.8±0.05)孔/μm2;次级精母细胞(72±1.30)nm,(4.6±0.03)孔/μm2;精细胞(97±1.40)nm,(5.4±0.06)孔/μm2。这与细胞的生理功能有关。核孔复合体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极性特点,主要集中在靠初级精母细胞的高尔基区一侧和靠精细胞的前项体一侧的核膜上,表明了细胞核局部的功能差异。  相似文献   
6.
新疆柯坪新生代推覆岩席的走向连接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坪断隆新生代推覆构造是南天山南缘冲断系统的一部分,断隆上多排逆冲岩席被数条横向断裂复杂化,致使不同地段岩席排数不等,各排岩席在走向上的对应关系不明,形成了十分奇特的山弯构造.逆冲岩席的变形特点是南天山新生代造山运动的重要表征.笔者通过卫星影像分析和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对横向断裂切割各排逆冲岩席之切点部位的构造特征及岩席内部中小型构造所显示的成因信息进行了详细分析,据此,对复杂岩席在走向上进行了连接,对其数量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岩席成因的斜冲褶皱模式,即在北西向应力场持续作用下,岩席向南东斜冲,并在其水平位移分量作用下,沿走向发生褶皱和斜冲错断:横向断裂是多排岩席褶皱翼部扭性断层的发展和连通.  相似文献   
7.
西昆仑-塔西南坳陷晚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方爱民  马建英  王世刚  赵越  胡健民 《岩石学报》2009,25(12):3396-3406
自柯克亚深层油气勘探取得突破以来,塔西南坳陷一直受到各类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有关该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及其油气资源评价近年来更是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塔西南和西昆仑地区自晚古生代以来所经历的构造及沉积格架的演变过程,对塔西南坳陷性质及其演化阶段划分所存在的争议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塔西南-西昆仑这一盆山体系形成和演化中的构造变形和沉积记录.总体来说,根据现有沉积和构造变形资料,中生代之前西昆仑和塔西南坳陷分别处于同一构造背景下的不同沉积单元;二者之间盆山体系的形成主要自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上新世是造盆造山作用机制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或者说早更新世末的构造运动基本上奠定了西昆仑.塔里木盆地南缘现今的盆-山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立宁波市绿地空间分布信息系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RS与GIS等现代技术最新理论和方法对宁波市绿地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提出宁波市绿地空间分布GIS的体系结构,详细设计了系统的实现技术路线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简并引物扩增热球菌(Thermococcus siculi)HJ21高温α-淀粉酶保守区域之间的序列,再利用Site-finding技术获得两端未知序列.构建了在N端添加了His6标签的表达载体pEt-28a-His6-THJA后转化E.coli,在IPTG诱导下表达.进一步纯化后SDS-PAGE电泳检测达到电泳纯...  相似文献   
10.
确定边坡最危险滑动面并计算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系数是边坡支护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简化Bishop法,用一种新的智能优化算法混沌优化算法来搜索全局最优解。该方法利用混沌运动本身具有遍历性、随机性、规律性等内在特点,能在一定范围内按其自身规律不重复地遍历所有状态,易于跳出局部最优解,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坡高为12.3m的某电厂三层土质边坡的典型算例分析,并和遗传算法、枚举法计算结果对比可知,计算结果超于一致,其差值接近于0,因此混沌优化算法能在很高精度下搜索到全局最优解,能很好地解决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