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307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传统的基于ArcGIS API for Flex的数字校园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目标定位时,只定位到目标建筑物几何中心位置,对建筑物内部具体单元定位精度不够;(2)管理者更新、维护空间数据须结合地图编辑软件和ArcGIS Server来实现,给数据维护造成不便;(3)360度实景导航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引入已成为研究热点,而大量实景数据必然增加了系统负担,降低加载速度。本文提出采用精确地理定位网的方法,即在处理线状道路数据时,暂不考虑真实目标之间的位置关系,细化原线状矢量层,并与其他网络分析图层分别保存,使得定位更加精确;以新版ArcGIS的Feature Access,采用ArcGIS API for Flex在线编辑工具进行在线编辑地图;将360度实景数据在服务器上管理,生成实景链接地址,在程序运行时只需调用该链接。本文以某高校数字校园系统为例,验证了精确地理定位网方法、实景数据的单独管理,以及在线地图编辑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2.
塔里木河上游绿洲土壤表层盐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启洋  贡璐  韩丽  桂东伟 《中国沙漠》2013,33(4):1098-1103
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离子组分关系是了解水盐运移规律的关键,可为提出因地制宜的盐渍土改良措施提供科学参考。在土壤聚盐高峰期,采集了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64个样点的表层(0~20 cm)土样,进行盐分指标测定,并采用地统计学和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盐分组成离子对盐分和pH的影响。结果表明:(1)样区土壤含盐量和碱化程度较高,土壤pH具弱变异性,电导率、总盐量和大部分离子含量均具强变异性。(2)电导率、总盐量和大部分离子含量较其他指标的空间变异程度大,结构复杂程度较高。(3)土壤总盐、电导率、Cl-、SO2-4、Na+、Ca2+、Mg2+和K+分布趋势较为一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在老农区和原生荒漠地含量较高;土壤pH分布表现为从北向东南方向增加;HCO-3在土壤中含量最低,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4)对盐分指标间的灰关联度分析表明,对研究区盐分指标影响最大的是SO2-4、Cl-和Na+。  相似文献   
673.
古地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识别或揭露地质地貌记录的大地震变形遗迹,确定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复发特征、同震位移量等参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探槽开挖地点能否完整记录晚第四纪发生的古地震事件、能否获取大量的测年样品以控制事件发生的年代、能否正确地识别这些事件等是关键,并直接关系到未来大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可靠性。由于走滑断裂位移发生的特殊性,好的探槽研究地点并不普遍。文中在综合分析走滑断裂同震地表变形特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可能成为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和探槽开挖的候选地点,如洼地、盆地、槽谷、断塞塘、被同步位移连续错开的冲沟床、连续的坎前堆积地层和多级地貌面连续变形等。组合探槽或三维探槽应该是走滑断裂探槽布设的首选。跨断层微地貌位错、断错地层以及上覆更新地层、局部坎前堆积和裂缝充填堆积、不同地层单元沿断层面位移量的突然增加或降低、不同程度的弯曲变形、不同期次的古断塞塘(坑)堆积等,可以作为重要的事件识别依据。要降低古地震识别的不确定性,需要理顺研究程序,明确技术方案,逐一精心实施。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需要反复推敲,并广泛讨论,同时需要注意细节以及各种信息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相似文献   
674.
Anqiu-Juxian Fault is an important fault in the Tanlu fault zone, with the highest seismic risk, the most recent activity date, and the most obvious surface traces. Due to lack of credible geological evidences, there is big controversy on the Holocene activity in the Jiangsu segment of this fault.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in the Jiangsu segment of Anqiu-Juxian Fault, particularly its latest activity tim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ssessment of its earthquake ability and seismic risk.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on the Jiangsu segment of Anqiu-Juxian Faul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results of fault activities identification on this fault in Suqian City, we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activities in late Quaternary. Multiple geological sections we found in this study and the results of fault activities identification in Suqian City all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an ancient seismic event occurring in middle period of Holocene in the segment from southern Maling Mountain to Suqian City; but the trench at Houchen village did not show any evidence of Holocene activity on the Chonggangshan segment of this fault. Based on method of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we carried out a systematic exploration of this fault to get its accurate position and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qiu-Juxian Fault in Suqian City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dextral strike-slip, associated with both thrusting and extensional movement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 series of low hills were formed along the fault in the north of Suqian City, and a small graben basin was formed in the south of Suqian City, both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xtral strike-slip movement of this fault. The Jiangsu segment of Anqiu-Juxian Fault in general is characterized by dextral strike-slip with thrusting movement. But some parts of it are characterized by dextral strike-slip with extensional movement. The Jiangsu segment of Anqiu-Juxian Fault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activities since the late Quaternary, with an obvious activity in Holocene. The seismic activities of Jiangsu segment of Anqiu-Juxian Faul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 intensity and low frequency. Its activities decrease gradually from north to south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675.
4.20芦山地震后,有学者在芦山县龙门乡发现一系列的线性裂缝和砖块的旋转变形等"地震地表破裂迹象",由此推测芦山—龙门一线存在隐伏逆断裂,并认为该断裂有可能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因此,进一步探讨芦山—龙门一线是否存在潜在的发震断裂,无论是对研究芦山7.0级地震的发震断裂,还是对灾区的重建指导都十分重要。在龙门乡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跨谷地的地质剖面实测,槽探和人工地震勘探等工作。结果显示:至少在800m深度范围内,不存在芦山-龙门隐伏断裂。此带上的地裂缝等现象不是由断层位错引起,而更可能是地震动在阶地陡坎附近造成的地基或边坡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676.
使用区域一维速度模型,利用单纯形法,结合和田台阵的方位角测定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主震位置.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于田主震和465次余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NS、EW和UD 3个方向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3 km、0.14 km、0.15 km,平均走时残差为0.012 s.余震整体分布呈北东向展布,并向主震的西南和北东两个方向延伸,主震的西南方向长近40 km、宽约30 km,北东方向长近20 km、宽约20 km,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余震序列的空间形态沿破裂显示了分段和非均匀特征:主震的西南方向地震数量较多,展布较宽,且近南北向分布,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5 ~15 km之间;北东方向地震较少,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5 ~10 km之间;靠近山脉的地震震源要比远处的深.余震序列的时间特征为在震后的3天内,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此后的震源深度集中在5~10 km,震源深度总体呈现变浅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7.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LUCC生态风险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服务价值的大小代表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为基础,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作为LUCC生态风险,分别针对土地利用的各利益相关者——土地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个人、社区和国家),定量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背景下所承受的生态风险。研究表明,由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因素,延河流域2000-2006年间生态服务功能总体上升了28.91%,这主要归功于延河流域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对LUCC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2000-2006年间,国家、社区和个人的生态服务功能均有所增强,增加值分别为34.71%、33.64%、14.57%;它们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是,个人在本区域获取食物供应的能力下降了5.71%,国家在生物控制方面的能力下降了24.56%。  相似文献   
678.
以闽东南沿海地区3个流域SPOT 5影像解译所得的土地覆被类型分布图为原始矢量数据,通过优势规则聚合为一系列不同粒度大小的栅格类型图,统计各粒度下28种常用景观指数值;采用尺度检测图分析各种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响应规律,对比中分辨率数据与高分辨率数据所建立尺度函数的差异,评价预测响应型指数尺度下推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闽东南沿海地区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明显,可分为预测响应型、分段预测型、阶梯变化型和波动变化型4类,其中分段预测型指数由已有报道的预测响应型分化而来,其尺度转折点位于5 m 、7.5 m或10 m等粒度下,即高分辨率影像对景观指数粒度效应的分类有重要影响。在预测响应型指数中,高分辨率影像对ED、SHAPE_MN、CONTIG_MN和AI 4种指数的尺度函数影响较大,由中分辨率数据所建立的尺度函数进行尺度下推,会带来较大误差;这些指数的区域差异性也较大,对同一指数来说,不同区域可选用不同的尺度函数进行尺度下推。  相似文献   
679.
工业建筑中,由于工艺的需要常布置大量的动力设备,且动力设备与结构相连。某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结构,在其钢平台上布置有64台直径为9.14 m的低频运转风机,风机运转频率与结构基频接近。试验设计了该结构包括风机的1/4模型,首先进行动力特性测试,再按照不同工况使风机群按照不同频率运转,测试结构的振动位移反应。分析认为,虽然风机运转引起的结构振动位移绝对值不大,但该动力位移是结构正常工作时频繁出现的,应注意结构的疲劳破坏;风机低频运转对结构的影响要大于高频运转对结构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风机运转频率接近结构前三阶频率时应跨越。  相似文献   
680.
活断层地震地表破裂“避让带”宽度确定的依据与方法   总被引:44,自引:16,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不同类型活断层产生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和跨断层探槽地质剖面的地层强变形带宽度等观测事实 ,结合地面建筑设施毁坏带与活断层密切的空间位置关系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确定了活断层“避让带”宽度为 30m。各活断层更为准确的避让带宽度可通过分析跨断层探槽地质剖面上地层的变形特征加以验证或修订 ;活断层斜列阶区、平行次级断层围限区、走向弯曲区等特殊地域的避让带宽度为这些地域宽度与两外侧各 15m之和。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活断层“避让带”立法与执法管理 ,并加强活断层鉴定及其地表活动线几何结构形态的准确定位工作 ,积极而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