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71.
贵州茂兰是研究森林覆盖下岩溶表层系统结构特征、运行规律的重要基地。本文初步研究了该地区碳迁移的若干特征 :(1)土壤剖面中CO2 浓度变化。秋、冬季土下CO2 浓度 ,5 0cm处始终高于 2 0cm处 ,而在春、夏季土壤剖面中CO2 浓度变化幅度大 ,2 0cm处的浓度时常高出5 0cm处。土下 2 0cm、 5 0cm处CO2 浓度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是夏季 (32 833× 10 - 6、 386 6 6× 10 - 6)春季 (2 4 4 16× 10 - 6,2 880 0× 10 - 6)秋季 (6 4 5 0× 10 - 6) ,142 16× 10 - 6>冬季 (3833× 10 - 6,8833× - 6) ,土下CO2 浓度变化趋势与温度和降雨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2 0cm处的CO2 浓度变化与温度的相关系数r =0 89,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r =0 70 ;5 0cm处的CO2 浓度变化与温度的相关系数r =0 6 9,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r =0 6 6。 (2 )土壤呼吸释放CO2 的速率有类似的变化规律 :夏季为 339 6 8mg m- 2 h- 1、为 2 81 74mg m- 2 h- 1、秋季为 2 0 6 5 9mg m- 2 h- 1、冬季为 6 5 5 3mg m- 2 h- 1。年均排放量为 1 96kg m- 2 yr- 1。 (3)随水排泄HCO3 - 1是岩溶表层泉碳迁移的重要组分。表层泉水的HCO3 - 1浓度的季节变化与气温、月降雨量、土下 2 0cm处CO2浓度存在着负相关 ,其相关系数r =- 0 5 7、  相似文献   
172.
用等温溶解法测定了 L i2 CO3- C2 H5OH- H2 O三元体系 2 5°C时的溶解度 ,并对平衡液相密度和折光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3.
李晓蓉  张波  张进江  陈思雨  张磊 《地质学报》2022,96(4):1143-1162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部亚东地区位于藏南拆离系与南北向裂谷交汇处,是研究青藏高原南北向伸展和东西向伸展构造体制转换的关键地区,该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冷却剥蚀过程对理解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深部- 浅部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亚东地区开展两个剖面的磷灰石和锆石(U- Th)/He低温热年代学以及QTQt热史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亚东地区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剖面的10个磷灰石(U- Th)/He年龄分布范围为11.23~4.87 Ma,亚东- 谷露裂谷剖面的锆石和磷灰石(U- Th)/He年龄分别介于9.02~6.48 Ma和8.63~6.13 Ma。综合区域热年代学资料提出亚东地区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自中新世以来经历了两期快速冷却事件:第一期为中新世中期(16~11 Ma),由藏南拆离系(哲古拉拆离断层)伸展拆离作用控制的快速冷却,11 Ma前后冷却速率的明显转折变化指示了剥蚀驱动机制的转变,高原伸展体制开始向东西向伸展转换;第二期为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10~5 Ma),期间存在由于亚东- 谷露裂谷伸展活动而导致的构造剥露,产生了9~6 Ma极快速冷却,平均冷却速率为290 ℃/Ma,约束了亚东- 谷露裂谷的启动时间为10 Ma左右。沿亚东藏南拆离系向南剖面上,磷灰石(U- Th)/He年龄数据总体呈现“老—新—老”的变化趋势,暗示了经历过部分熔融的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通过中下地壳渠道流侧向挤出。综合已有的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的结晶、冷却年代数据,提出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的剥蚀冷却过程呈现多阶段和不等速特征,即存在25~11 Ma、10~5 Ma以及约3 Ma以来三个主要快速冷却阶段,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或者气候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74.
The structural pattern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in Namjagbarwa consists of two series of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styles. One series compiles the earlier ductile contrac-tional and lateral-slip deformation system, formed by nearly north-south shortening within the syntaxis, left-lateral and right-lateral slipping along its western and eastern boundaries respectively. They were possibly produced by the indentation of the Indian continent into Asian continent after India-Asia collision. The peak deformation-metamorphic ages in these structures are 62-60 Ma, -23 Ma and -13 Ma. The other series is composed of ductile-brittle normal faults distributing concentrically and dipping toward the outsides of Namjagbarwa Peak. They were probably the collapse structures caused by rapid uplift in a later time and the beginning ages for the normal faulting are about 7.3-6.3 Ma.  相似文献   
175.
Motivated by ageostrophic interactions of wave and basic flow,the generaliz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3-dimensional Eliassen-Palm flux and basic flows,which are suitable for small-amplitude and finite-amplitude disturbances,are derived.The local area-averaged and density-weighted mean flows are chosen as the basic flows.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steady basic flows vary slowly in time and space,a quasi-conservative law of small amplitude wave activity is derived from Ertel's potential vorticity equation in isentropic coordinates. The expressions of the new 3-D Eliassen-Palm flux and wave activity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Eulerian quantities so that they can be readily calculated by using observation data or model output data.  相似文献   
176.
通过对2005年8月5日云南会泽5.3级地震现场41个居民点的震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此次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图及有关参数,分析了场地条件、震害异常原因及各类房屋、生命线工程、水利设施、沼气池等的震害特征和地质灾害特点,并提出了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7.
同道214线西藏段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形地貌复杂,构造发育,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利用以往资料、ETM遥感影像解译及野外调查,在公路沿线圈定出崩塌76处、滑坡26处、泥石流沟101条,并对这些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和危害特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8.
西南天山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地壳缩短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是西南天山山前晚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活动逆断裂-褶皱带,由5~6排近平行的弧形褶皱带组成,出露地层为寒武系—第四系。背斜形态多为复式箱状背斜和不对称的斜歪背斜,分别与断层弯曲背斜和断层扩展背斜的几何形态一致。地震勘探资料显示,各褶皱带前缘活动逆断裂在深部归并于统一的、由寒武系中的石膏层组成的滑脱面。滑脱面深度具有南浅北深、东浅西深的特点,皮羌断裂西侧滑脱面深度约为9km,东侧滑脱面深度为5km。在柯坪逆冲推覆构造中部的皮羌断裂东西两侧各5km和8km的位置,以断层弯曲褶皱和断层扩展褶皱构造模型为指导,用线长平衡的方法完成了2条长度分别为78km和73km的平衡地质剖面,恢复到变形前的形态后计算出这2条剖面上的地壳缩短量分别为40km和45km,缩短率为33%和37%。由于对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开始形成时间的证据较少,所以要计算长期的缩短速率是比较困难的。对比天山南麓库车活动逆断裂-褶皱带的形成时代,以及柯坪逆冲推覆构造与印干断裂的关系,认为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第四纪早期的西域砾岩沉积阶段,按距今2.5Ma计算,柯坪逆冲推覆构造的地壳缩短速率是15.4~17.3mm/a  相似文献   
179.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部的活动断裂资料和GPS速度场数据,试图阐述活动地块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形变特征。初步认为:(1)第四纪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地块边界带与早期的构造单元边界密切相关,但也具有明显的新生性;(2)根据两种资料推导出的各个活动地块的运动学特征基本上是吻合的,其中鲜水河-玉树-玛尼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其南、北部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式差异明显;(3)除了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强烈活动外,各个地块内部也显示出很强的变形;(4)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地壳的运动学和形变特征表现为在印度板块挤压力作用下,活动地块在向NE方向的运动过程中遇到稳定地块阻挡,调节方式是地壳增厚以及南、北部地块分别向SE-SSE和NWW-W方向的构造软弱部位水平侧向迁移。  相似文献   
180.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微型脉冲充磁仪,它由高频开关电源电路、高压充电及大电流快速开关电路等部分组成。阐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通过对“1:25万聂拉木县幅磁性地层研究专题”样品的充磁测试表明,利用新研制的微型脉冲充磁仪进行等温剩磁测定,可以客观、准确地判断岩石样品中的磁性矿物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