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41.
中尺度涡旋可以持续激发新对流,是造成局地持续性降水的重要系统。基于经典涡度方程的诊断无法描述热力信息对于涡旋发展的贡献。本文采用Boussinesq近似对涡度方程进行整理,将方程唯一强迫项定义为垂直速度位涡,其形式与位涡类似,利用垂直速度替换位温。进一步在垂直速度位涡倾向方程中,以气压水平梯度的形式引入热力过程的间接作用,定量描述动热力配置的贡献。以2021年6月15日发生在南疆的一次极端暴雨为例,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资料,初步分析了低层动热力强迫作用向垂直涡度的传递。结果表明,垂直速度位涡的局地变化主要来自热力强迫项中低层垂直风切变与低层冷池的耦合作用,两者在降水区前侧产生大范围的正值区。该区域与垂直速度位涡的正值区重叠,促进垂直速度位涡的增长,进而维持降水前缘的正涡度,有利于产生较强的上升运动,触发新对流并造成持续性降水。  相似文献   
142.
水库对河流营养盐滞留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水库对河流营养盐滞留效应的主要进展,尽管在大型水库是否显著改变原有河流输送营养盐的问题上存在诸多争议,反映在滞留效率的估算上,存在前后矛盾的结果,但大量的文献仍支持筑坝显著改变了河流原有输送营养盐的特性,并对下游、河口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滞留"的主要过程分为泥沙过滤作用和生物过滤作用,并列举了若干经典的估算滞留效率的方法和部分水库对营养盐的滞留效率.  相似文献   
143.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活动断裂带和边界构造带,其鲁苏段全新世活动断层的空间展布和古地震序列是地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准确评价区域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以往研究工作多集中在郯庐断裂带地表地貌现象明显且有强震记录的山东段,而江苏段则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有关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活动断层范围和古地震序列问题存在争议.本文利用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以及古地震探槽等多层次综合方法,重点开展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活动断层的分布和古地震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全新世时期,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的主要活动断层,且江苏全段该断层都是全新世活动断层.通过对比宿迁闸-皂河镇断裂南北安丘-莒县断裂的断层地貌和断层最新活动时间,并结合宿迁闸-皂河镇断裂在第四纪没有活动过等证据,推测该断层在全新世时期并不是区域阻碍破裂的断层.探槽揭示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两次古地震事件,事件Ⅰ限定在(6.2±0.3)-(13.4±0.7)ka B.P.之间,而事件Ⅱ限定在(2.5±0.1)ka B.P.到现今,全新世两次古地震间隔较长.基于构造类比法,安丘-莒县断裂具有深部孕震的构造特点,是区域未来强震的潜在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44.
札达盆地构造旋回层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勇  丁林  邓万明  张进江 《地质科学》2000,35(3):305-315
札达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南西部,其北东和南西侧分别为阿依拉日居和波林断裂系所限.在盆地内沉积了一套上新世-更新世地层,从下至上可分四段,上部为湖相泥岩段,下部三段代表了三个构造沉积旋回,它们有类似的沉积特征,即:每段下部为辫状河沉积的砾岩层,中部主要为曲流河沉积的砂岩层,并逐渐过渡到上部湖相泥岩.旋回沉积特征和地层变形反映了本区从上新世以来处于挤压状态,并有强烈垂向运动,为青藏高原在近几个百万年来持续隆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5.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98711400112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hinese Tianshan belt of the southern Altaids has undergone a complicated geological evolution.Different theor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its evolution and these are still hotly debated.The major subduction polarity and the way of accretion are the main problems.Southward,northward subduction and multiple subduction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tructural geology of two of the main faults in the region,the South Tianshan Fault and the Nikolaev Line.The dip direction in the Muzhaerte valley is southward and lineations all point towards the NW.Two shear sense mo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within both of these fault zones,a sinistral one,and a dextral one,the latter with an age of 236-251 Ma.Structural analyses on the fault zones show that subduction has been northward rather than southward.The two shear sense directions indicate that the Yili block was first dragged along towards the east due to the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Tarim block.After the Tarim block stopped rotating,the Yili block still kept going eastward,inducing the dextral shear senses within the fault zones.  相似文献   
146.
在扬子板块北缘城口明中剖面及巫溪徐家坝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的硅质岩、泥岩中发现椭球状重晶石结核。其矿物组成主要为重晶石颗粒与作为"基质"的黄铁矿、粘土矿物和石英。通过重晶石岩石学、矿物学及锶同位素分析表明,重晶石结核形成于早期成岩阶段松软沉积物的孔隙水中。上升洋流带来丰富的营养及富钡物质,表层海水的高初始生产力促使生物繁盛,海水中的钡通过生物作用富集形成生物钡,生物钡(bio-barite)在埋藏过程中的硫酸盐耗竭区(sulfate depleted zones)通过硫酸盐细菌作用(BSR)溶解被激活提供了钡的来源。围岩岩性(黑色泥岩和硅质泥岩)表明重晶石结核形成于缺氧的环境中。上述研究对深入理解早志留世时期扬子板块北缘古海洋环境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7.
新元古代后期地球经历了至少两次全球规模的冰川期,分别为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鄂西走马地区南华系古城组与南沱组分别属于Sturtian和Marinoan冰期沉积,大塘坡组代表间冰期沉积,同时,大塘坡期是我国重要的成锰时期。本文通过对走马地区ZK702钻孔岩心古城组、大塘坡组、南沱组底部细碎屑岩样品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计算了CIA、CIW、PIA、Al/Ca、Rb/Sr、V/Cr、U/Th等特征值,探讨了该区南华纪冰期至间冰期的古气候和古氧相演化过程,结合岩石学证据认为:古城冰期气候寒冷干燥(CIA值从底部的69. 2过渡至57. 8,均值为62. 2),大塘坡间冰期早期气候依然寒冷(CIA值介于54. 3~62. 7,均值59. 7),大塘坡中晚期气候恢复温暖湿润并趋于稳定(CIA值介于70. 2~81. 1,均值75. 8),南沱冰期气候又转向寒冷干燥(CIA值由78. 6降低至61. 9),CIW、PIA、Rb/Sr值等指标反映的古气候演化过程与CIA值反映一致,Al/Ca值的变化也反映了陆源碎屑输入量随着古气候波动;V/Cr、U/Th、Ni/Co等比值反映出研究区古海洋古城期-南沱早期总体处于氧化环境,其中大塘坡早期处于弱氧化环境,古城期、大塘坡中晚期和南沱早期处于氧化环境;研究区大塘坡锰矿形成于间冰期早期寒冷气候下的弱氧化环境,气候转暖后锰矿停止沉积,锰矿成矿与古气候和古氧相具有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8.
太行山东缘断裂是华北盆地西边界的控制性断裂,对研究华北盆地中-新生代油气藏、地震分布及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太行山东缘断裂南支断层几何学、运动学的详细研究以及对断层泥的X射线衍射分析、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确定了太行山东缘断裂为枢纽性质正断层,山一系列北北东走向正断层组成,呈左阶阶梯状展布,断层活动时间为113.42±2.31 Ma。断裂在新生代再次活动,形成多幕式的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149.
A high-resolution diatom record from core MD99-2275 shows a general paleoceanographic change in the northern North Atlantic since 5000 cal. a B.P. by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ncreased gradually during 5000 and 3000 cal. a B.P. on the North Icelandic shelf as a result of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warm Atlantic water mass from the Irminger Current. It apparently started to decrease since 3000 cal. a B.P. due to the weakening influence of warm water and enhanced influence of the Polar and Arctic water masses from the East Greenland Current and the East Icelandic Current. Abrupt decreases in SST and intrusions of Polar and Arctic water superimposed on the late Holocene cooling trend during 3000-2600, 1300-1000 and 600-200 cal. a B.P.. The paleoceanographic record revealed from core MD99-2275 corresponds well with δ18O record from the GISP2 and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other SST records based on diatom on the North Icelandic shelf.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08, 27(5) [译自:海洋通报]  相似文献   
150.
关于检出限的定义及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冉敬  杜谷  杨乐山  熊及滉 《岩矿测试》2008,27(2):155-157
从国际国内标准关于检出限的规定出发,探讨了检出限的定义及缺陷,针对地质实验测试工作特点,将检出限细分为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和样品检出限,并提出了具体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