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379篇
地球物理   466篇
地质学   934篇
海洋学   319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2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钻孔四分量应变观测自检内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钻孔四分量应变观测特点,分析了评价该观测手段的质量指标:相对标定自检内精度.介绍了相对标定自检内精度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平均值、相关系数等,提出不同的求偏差方法,改进了相对标定自检内精度法,使其能尽量客观地评价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982.
Cometabolism has been suggested as an attractive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high-molecular-weigh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ese recalcitrant PAHs on the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molecular-weight PAHs are largely unknow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yrene (PYR) and fluoranthene (FLA) on the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henanthrene (PHE) in the cometabolism process by Sphingomonas sp. strain PheB4 isolated from mangrove sediments. Based on the kine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HE metabolites,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hydroxylated PHE into 1-hydroxy-2-naphthoic acid was a rate-limiting step in the degradation of PHE by strain PheB4. Compared to a single addition of PYR or FLA, the presence of a mixture of PYR and FLA decreased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PHE to a larger extent, which was likely because it could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1-hydroxy-2-naphthoic acid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将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图像处理相结合,建立三维矢量数学模型,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区的受灾状况和受灾程度,对三维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可视化管理,实现快速查询、检索、显示、输出、统计、分析及三维可视化,为基于地理信息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一个真三维的立体可视平台,为地震应急决策部门进行灾害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三维可视化仿真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984.
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分析辽宁地区2008—2010年观测资料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与邻区M_L4.0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提出适用于辽宁地区地震分析预报参数。  相似文献   
985.
强地震前地震区域会出现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现象,S A Pulinets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是震前地表大量析出的222Rn衰变产生的高能α粒子使得空气电离,这些离子很容易吸附水蒸气分子,导致大气中潜热的释放,使得空气温度、湿度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分析了高能α粒子对空气辐射电离后的主要物理、化学作用,估算了放热和吸附水蒸气分子数量的极大值,结果表明空气温度、湿度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由此认为,地震前出现的温度升高、湿度下降的现象可能与氡浓度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986.
987.
黏度时变性宾汉体浆液的柱-半球形渗透注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全  侯克鹏  郭婷婷  马秋 《岩土力学》2011,32(9):2697-2703
浆液黏度时变性对注浆扩散范围计算值影响很大。基于宾汉体浆液的流变方程与流体黏度时变性方程,建立了黏度时变性宾汉体浆液的流变方程与渗流运动方程,并依据某些假设,推导了时变性宾汉体浆液柱-半球形渗透注浆机制及探讨了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l1与柱体部分扩散长度m的关系:m=(2l1 /3)(2n+1)。通过设计室内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由黏度时变性宾汉体浆液的柱-半球形渗透机制计算的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圆柱体部分扩散长度及注浆扩散体体积的理论值与试验测量值虽分别有15%、10%及40%左右的差异,但都处于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因而,在总体上能较好地反映黏度时变性宾汉体浆液的柱-半球形注浆渗透规律,对注浆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8.
针对城市下垫面条件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将城市影响引入辐射雾模式,并结合NCEP/ CFSv2(Climate Forecaset System Verison2)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0年2月8日发生在上海宝山的一次辐射雾过程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 受城市地表影响,感热输送成为城市地表加热大气的主要方式;城市下垫面的湍流交换作用较强,近地面湍流交换系数最大可达2.0 m2/s;(2) 城市辐射雾的起雾高度比农村高,雾首先在32 m高度上形成,且雾顶可发展到150 m高度;上部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波辐射冷却引起的水汽凝结;而8 m以下气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重力沉降导致的含水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989.
斜入射地震作用下坡面形态对碎石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震源近场时,地震波斜入射条件下,不同坡面形态对碎石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多种坡面形态的边坡模型。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边坡在地震波作用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临空坡面对输入地震波有放大效应;坡面的水平位移与加速度峰值随高度增加而增大,随坡度增加而增大;随着坡面凹度的增大,剪应力增量向坡肩处集中,坡肩愈加不稳定;随着坡面凸度的增大,剪应力增量向坡腰处集中,坡腰愈加不稳定;台阶对坡面的加速度放大效应有削弱作用,台阶数越多越稳定。同时给出了边坡防治的几点建议:减小坡面的坡度;对凹型坡加强坡肩位置处的防治,对凸型坡加强坡腰位置处的防治;对高边坡可设置多级台阶增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