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3篇
  免费   5464篇
  国内免费   8890篇
测绘学   4169篇
大气科学   2757篇
地球物理   4315篇
地质学   16523篇
海洋学   4240篇
天文学   252篇
综合类   1817篇
自然地理   3524篇
  2024年   332篇
  2023年   806篇
  2022年   1443篇
  2021年   1884篇
  2020年   1498篇
  2019年   1716篇
  2018年   1465篇
  2017年   1484篇
  2016年   1511篇
  2015年   1802篇
  2014年   1601篇
  2013年   1951篇
  2012年   2218篇
  2011年   2048篇
  2010年   2050篇
  2009年   1949篇
  2008年   1966篇
  2007年   1796篇
  2006年   1792篇
  2005年   1451篇
  2004年   1076篇
  2003年   755篇
  2002年   816篇
  2001年   711篇
  2000年   578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1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王博  杨丽雯  贾佳 《第四纪研究》2021,41(6):1645-1653

本研究选取我国西北地区典型荒漠表土和黄土-古土壤序列样品为研究对象,探讨黄土沉积物及其潜在物源区表土的原生磁性矿物浓度在不同粒级间的变化规律、黄土剖面中粒度与磁化率的关系,以验证中国黄土沉积物中磁性组分在搬运过程中是否存在分选作用及其变化规律。来自西北地区表土的地质证据表明,磁性组分主要集中于>63 μm和31~63 μm粒径组分,并以后者的含量最高;与之相对应,黄土沉积中原生磁性组分主要集中于31~63 μm粒径组分,但>63 μm粒径组分不再是主要载磁组分,其磁性显著低于31~63 μm粒径组分。同时,多个剖面的证据表明黄土沉积的原生磁化率与31~63 μm粒径组分的含量是同相位变化的,进一步支持沉积物中原生组分的磁化率受到风动力的分选作用影响。需要强调的是,沉积物原生磁化率的主要载磁粒径组分为31~63 μm的颗粒物,而并非最粗粒组分。本研究结果暗示,相较于沉积物的全样粒度,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成沉积的磁化率在指示古风场强度方面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112.
航空重力测量是以飞机为载体,快速、高效获取大面积中、高频地球重力场信息的航空物探测量方法。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的商业化运行归功于动态差分GNSS定位技术的成熟,使得载体的动态定位、动态测速和加速度解算精度大大提高,而差分GNSS技术解算载体动态定位的精度又依赖于地面基准站坐标精度。在实际作业中,通过组建控制网并设立地面GNSS基站,联测国家GNSS控制点,不仅需要花费较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在人迹罕至的沼泽、高原、荒漠无人区以及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地区,这种方法都面临很大的困难。随着我国CORS站建设的不断深入,CORS系统精度和网度不断提高,利用CORS站数据,通过GAMIT等软件进行地面GNSS基站解算来确定其准确坐标位置的方法成为一种新趋势。本文以某测区实际数据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得到的基站坐标精度及对重力测量结果的影响,介绍了CORS系统在航空重力测量地面GNSS基站解算中的应用效果,说明利用CORS系统解算不仅满足航空重力测量精度要求,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3.
Land subsidence severely threatens most of the coastal plains around the world where high productiv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urban centers are concentrated. Coastal subsidence damages infrastructures and exacerbates the effect of the sea-level rise at regional scale. Although it is a well-known process, there is still much more to be improved on the monitoring, mapping and modeling of ground movements, as well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trolling mechanisms. The International G...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以Maxwell方程组为理论基础,从矢量位和标量位方程出发,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广域电磁法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在模型算例中,通过具有解析解的均匀半空间模型对本文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种不同深度的低阻异常体模型,对广域电磁法的探测深度进行了模拟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广域电磁法不受场源中近区的影响,能够在全区范围内进行观测;此外,还具有探测深度大的特点,为深地资源探测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15.
航空摄影胶片作为历史档案的一种,详细地记录了城市规模、设施等地貌信息变迁.因胶片材质保质期有限,有必要将其进行数字化永久保存.传统的扫描手段效率过低,随着一亿及以上像素的工业级别相机的诞生,使得拍照代替扫描成为可能.本文采用自行制作高精度大幅面胶片翻拍仪,通过精确校检获取准确改正参数,并结合计算机后处理,完成了昆明市2...  相似文献   
116.
波普艺术在艺术史版图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构和重塑.通过对波普艺术作品进行梳理和分析,提炼出波普艺术风格的艺术性特点,寻找波普艺术风格对地图设计的启示,并总结一些拓展性的波普艺术风格设计方法,将其应用于实践,输出比较完整的波普艺术风格地图设计作品,最后讨论输出地图的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7.

三维磁异常快速反演是磁法勘探进行地质解释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方向tilt梯度基础上进行导数处理,并进行合理改进,得到了6个改进的方向tilt梯度导数,丰富了不同方向上的磁异常信息.对常规欧拉反褶积方程进行三个方向求导,所构成的方程组与6个改进的方向tilt梯度导数进行结合,从而构建出了两个基于方向tilt梯度导数的快速反演方程组(方向tilt-Euler法),用于反演场源的位置参数.另外,将三个方向导数下的欧拉反褶积进行平方和及均方根处理,得到了场源构造指数的求解公式.单一模型试验表明,6个改进的方向tilt梯度导数异常基本不受磁化方向影响,可从不同方向上反映磁异常信息,方向tilt-Euler能够准确地反演出场源的位置及构造指数.叠加模型试验证实了方向tilt-Euler法相对于tilt-Euler法,具有反演解聚集度更强、连续性更好、反演准确度更高、受噪声影响更小及无虚假反演解等优点.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内蒙古塔木素航磁资料处理中,获得了丰富的地下磁源分布信息,为了解该地区隐伏断裂构造及岩体分布等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18.
杨顶辉 《地球物理学报》2002,45(04):575-583
基于双相各向异性介质模型,首先推导了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动力学方程及其Galerkin变分方程和有限元运动方程,然后给出了孔隙弹性波方程的有限元数值解法以及二维双相PTL介质中波场模拟的人为吸收边界条件. 最后,利用本文给出的有限元方法对双相PTL介质和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和吸收边界条件有效、可行,在理想相界条件下,不论是从固体位移,还是从流体位移的波场快照都能看到明显的慢速拟P波;在黏滞相界情况下,能否观察到慢速拟P波,与含流体地层介质的耗散性质有关.对实际含流体介质,从流体位移分量的波场快照比从固体位移波场快照更容易观察到慢速拟P波.  相似文献   
119.
利用美国Micromritcs ASAP 2000自动等温吸附仪,测试了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孔隙特征。在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等温吸附和脱附曲线3种类型:第1类属孔结构是具有平行权构成的狭缝毛细孔型;第2类为发育一端尖灭的不平行的裂隙型;第3类属“墨水瓶”型孔。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几种常见的比表面积分布曲线及累计孔体积分布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20.
从冷科1井下部地层的归属探讨柴达木盆地成盆时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冷科1井是近年来柴达木盆地北缘最重要的一口科学探索井.因该井首次发现了巨厚的新地层,所以对该井的4 666~5 200 m地层划分存在较大争议.前人主要依据孢粉资料把冷科1井4 666~5 200 m层段归属为下侏罗统,也有人依据从该段发现的海相化石碎片认为该段为石炭系.本文从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地震剖面、测井电性及水介质特征等多方面对该层段进行了分析,否定了该段为下侏罗统和石炭系的可能,认为该段为上三叠统.该研究改变了过去柴达木盆地始于早侏罗世的观点,指出柴达木盆地起始于晚三叠世零星分布的断陷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