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8篇 |
免费 | 612篇 |
国内免费 | 3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1篇 |
大气科学 | 351篇 |
地球物理 | 318篇 |
地质学 | 849篇 |
海洋学 | 225篇 |
天文学 | 42篇 |
综合类 | 113篇 |
自然地理 | 2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126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64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通过对测震学各单项指标的预测效能调研,为进一步提取前兆信息,选择了7项测震学指标:频次、地震蠕变、6值、缺震、η值、GL值和调制比,进行综合概率分析。7项指标对关注地区的全时空扫描并考虑了空间单元异常与中强震地点对应的模糊关系,得到指标在各空间单元异常后发生中强震的条件概率。根据历史上每个单项指标的预报效能求计算综合概率时的指标权重,按贝叶斯定律得到相应不同指标在不同时间窗和不同空间单元时中强震发生的加权综合概率。计算结果(1970年以来)表明,对华北地区和川滇地区这一综合概率方法预测效能的R值评估超过0.5。 相似文献
12.
13.
矢量线要素数据来源多样,细节层次不一,限制了已有匹配算法正确率的提高,同时也给算法评价带来困难。化简可以减少线要素细节层次,提取其主要形态,据此提出一种基于线要素动态化简的匹配算法评价新方法。对不同匹配算法采用相同数据,在相同化简算法支撑下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不同匹配算法的评价。首先,阐述动态化简方法提取线要素主要形态的过程;其次,利用动态化简分别辅助4种已有匹配算法,获取每个匹配算法的最优匹配正确率;最后,将4种匹配算法的原始匹配结果与加入动态化简后的匹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化简对匹配结果的影响,并把该影响运用到匹配算法的比较和评价中来。其中,1通过匹配正确率变化、误匹配等分析了匹配算法的数据适用性;2通过化简比例系数K变化时新增匹配数量的统计,评价了匹配算法对线要素局部细节的敏感程度并提出该指标的量化方法;3结合匹配算法采用的匹配相似度指标对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for the period of 1948--2004 and the monthly rainfall
data at 160 stations in China from 1951 to 2004,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land-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 difference in the mid-lower troposphere in spring (April--May), the mei-yu rainfall in the
Yangtze River-Huaihe River basin, 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are
analyzed by using correlation and composite analyses. Results show that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mei-yu rainfall and air temperature in the middle latitudes above the western Pacific,
whil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is located to the southwest of the Baikal Lake. When the
land-ocean thermal anomaly difference is stronger in spring,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PSH)
will be weaker and retreat eastward in summer (June--July), and the SCSSM will be stronger and advance
further north, resulting in deficient moisture along the mei-yu front and below-normal precipitation in
the mid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vice versa for the weaker difference case. The
effects and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land and ocean anomalous heating on monsoon variability is also
compared. It is found that the land and ocean thermal anomalies are both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mmer
circulation and mei-yu rainfall and SCSSM intensity, whereas the land heating anomal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cean heating in changing the land-ocean thermal contrast and hence the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配位体模型对不同分解阶段浙江桂凋落物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与铜离子的络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M中存在络合条件稳定常数较高但络合容量较小和络合条件稳定常数较低但络合容量较大的2种组分.各阶段条件稳定常数(K)和络合容量(L)各不相同,各阶段中1g K与L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r=0.88,P<0.05);各组分对铜离子的络合能力排列顺序为:Ⅱa>Ⅰa>Ⅰb>Ⅲa>Ⅱb>Ⅲb,半分解阶段中凋落物所释放的DOM对铜离子的络合条件稳定常数最大.这可能与其在分解不同阶段所释放物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水压100 MPa,温度500~800℃和富18O水的热液条件下,开展了黑钨矿氧扩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并由离子探针质谱测定平行于c轴和垂直于c轴的黑钨矿氧同位素扩散剖面.经实验研究获得了黑钨矿氧扩散的Arrenius关系.黑钨矿平行于c轴氧扩散的指数前因子D0为1.15×10-6 cm2/s,扩散活化能Q为171.4±7.4 kJ/mol;垂直于c轴的氧扩散的指数前因子D0为8.51×10-7 cm2/s,扩散活化能Q为170.8±7.8 kJ/mol.黑钨矿的氧扩散无明显方向性.黑钨矿的氧扩散交换封闭温度低于透辉石、角闪石和金红石,高于钙长石,与磁铁矿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刚性挡墙不同变位模式,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陷规律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开展的模型试验分别模拟了挡墙在平移(T模式)、绕墙趾转动(RB模式)和绕墙顶转动(RT模式)3种基本刚性变位模式下诱发的墙后地表沉陷,得到了土体沉陷曲线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挡墙平移时,墙后地表沉降呈勺型分布,最大沉降紧靠墙背处;挡墙绕墙趾转动时,墙后地表沉降近似呈三角形分布,最大沉降紧靠墙背处;挡墙绕墙顶转动时,墙后地表沉降近似呈抛物线分布,最大沉降位于距墙背一定距离的位置处。挡墙变位距离相同时,对于绕墙趾和绕墙顶转动模式,墙后土体沉陷的面积基本相等,两者沉陷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平移模式的土体沉陷面积,另外,挡墙变位面积与墙后土体沉陷面积也近乎一致。将试验观察的沉陷曲线与既有的解析解作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二者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震裂锥已被公认为陨石冲击地球表面遗留的标志。研究及统计资料表明,震裂锥与陨石冲击形成的中、大型冲击坑
有关。太湖西山震裂锥呈圆锥形,锥体表面有自锥顶向下辐射的锥纹,锥纹具有分叉的特征,这些特征与震裂锥的国际公
认的定义和标准相符。此外,西山震裂锥还具有其特有的其他特征:碎裂岩化显著;气化-熔融现象发育;锥体表面具网
状构造及波纹状、蜂窝状等多种气印。岩相学研究显示,震裂锥及含锥岩石中冲击变质现象明显,微页理(PDFs)、微裂
隙(PFs) 以及靶岩熔融现象发育。以上这些冲击变质的标志,可证明西山震裂锥是冲击成因,而非地表水风化淋溶石灰岩
的喀斯特或风蚀成因的凤稜石。西山震裂锥的发现、太湖湖底冲击击变角砾岩“太湖石”的确定,为太湖冲击坑的研究增
添了新的诊断性证据;加上早期研究确定的、冲击回落至太湖湖底淤泥层中的冲击溅射物,这些众多证据为确定“太湖冲
击坑”或“太湖冲击事件”展示了美好前景。但是,要确定太湖冲击坑的具体位置、大小及构造模式等,尚需更多的深入
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现有多源同比例尺道路网匹配方法中,大多只利用道路自身特征进行匹配,而较少顾及道路周边要素对匹配过程的影响和约束,从而影响了道路网匹配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系统误差改正后仍存在一定位置或旋转偏差的道路数据进行匹配时,这种影响尤为明显。本文借鉴人类对陌生环境的空间认知特点,提出了一种顾及邻域居民地群组相似性的道路网匹配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城市骨架线网确定与道路相邻的居民地群组,进而计算居民地群组空间关系和几何特征相似度来获得对应道路的匹配结果。其特点在于:对存在位置或旋转偏差的道路数据匹配,以其邻域空间内居民地群组的整体相似性指标来带动道路自身匹配,实际上是增加了周边居民地群组对道路匹配过程的约束,更具鲁棒性。试验及对比分析表明,本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系统误差改正后仍存在较大位置和旋转偏差的道路数据间的匹配问题,提高匹配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