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798篇 |
免费 | 20520篇 |
国内免费 | 109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605篇 |
大气科学 | 6300篇 |
地球物理 | 8452篇 |
地质学 | 30669篇 |
海洋学 | 8780篇 |
天文学 | 622篇 |
综合类 | 3636篇 |
自然地理 | 62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1篇 |
2024年 | 1685篇 |
2023年 | 1843篇 |
2022年 | 3064篇 |
2021年 | 3593篇 |
2020年 | 2983篇 |
2019年 | 3432篇 |
2018年 | 2924篇 |
2017年 | 2713篇 |
2016年 | 2834篇 |
2015年 | 3245篇 |
2014年 | 3019篇 |
2013年 | 3670篇 |
2012年 | 4128篇 |
2011年 | 3974篇 |
2010年 | 4032篇 |
2009年 | 3746篇 |
2008年 | 3601篇 |
2007年 | 3331篇 |
2006年 | 3268篇 |
2005年 | 2663篇 |
2004年 | 1982篇 |
2003年 | 1408篇 |
2002年 | 1488篇 |
2001年 | 1364篇 |
2000年 | 1089篇 |
1999年 | 541篇 |
1998年 | 224篇 |
1997年 | 160篇 |
1996年 | 163篇 |
1995年 | 121篇 |
1994年 | 103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105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52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13篇 |
1957年 | 16篇 |
1954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豫西南山区。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地表多出露变质岩及侵入岩,岩体风化强烈,多赋存基岩裂隙水,地质构造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园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通过野外调查及评价,园区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针对地质公园这一特色旅游,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3.
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活动,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已经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并且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全球变化和粮食安全等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受到越来越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重视,因为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效益。这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要求的特征也相一致,目前为止,已经有5个国家4个典型的传统农林复合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多重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无论在区域还是全球水平上。目前传统农林复合系统面临一些威胁和挑战,如人口迁移、市场冲击、气候变化等,但是只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社区、农民之间采取多种方式紧密合作,在未来的全球土地利用活动中,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必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4.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短时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三天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评估因子,提出了各因子危险性指数计算方法,以及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模型公式,根据统计分析危险指数的最小值、最大值,结合历史灾情,利用阈值分割法确定危险等级分割值为0.3、0.45及0.6,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划分为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与无危险四个等级,从而建立类似于天气预报模式的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并以2009年9月14日为例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评估的实际应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昨日灾情的危险性评估结果验证方法,通过整理同期昨日灾情资料构建灾情数据库,对2009年汛期的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分别从数量和面积两个角度,基于县和地市两级行政区划作为验证单元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面积上看均具有较高的正确率,与实际灾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5.
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的初步观测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DPS-4的原理和特点,在中山站的安装和调试,从扫频电离图所得到的初步结果表明,中山站冬季电离层F层存在明显的磁中午现象,而电离层Es层与极光粒子沉降有很大关系;漂移测量的结果表明,电离层漂移主要是水平方向的运动,并且具有大体一致的日变化模式,显示出在极区存在逆阳对流。 相似文献
206.
江陵凹陷位于湖北省江汉盆地西南部,其赋存有高温高压深层富钾卤水,该卤水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采卤过程中的结盐堵井。不考虑压力等其它因素,只探讨单一因素温度对氯化钠溶解度的影响,资料分析显示在50~150℃之间时,温度与溶解度线性关系较好;探索了岗钾1井井内析盐规律,发现在井深为1 600~2 400 m时析盐量最大。根据此规律,建议采用注入淡水法,使井内卤水得到稀释,以达到防止结盐的目的;建议稀释到对氯化钠溶液浓度略小于28.3%,注水井深2 400 m。 相似文献
207.
山区可持续发展立法与罗马尼亚山区法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际山区法和国外山区法获得了长足发展,山区可持续发展立法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世界性趋势。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法,首先探讨了山区和山区法的基本内涵,然后考察罗马尼亚山区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基本原则,山区的法律定义,山区管理及其机构设置,山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山区环境保护等内容;最后在对《罗马尼亚山区法》评价基础上,建议我国宜出台一部综合性法律《山区可持续发展促进法》,以使山区政策和法律良性互动发展,确保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8.
209.
腾冲热海火山地热区近期水热爆炸的阶段性演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水热爆炸是活动性地热田的典型显示。腾冲热海火山地热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强烈的水热爆炸活动,但前期一度沉寂。1993年以来水热爆炸活动再度活跃。在过去十年间,研究区内发生过较大的爆炸喷发事件20余次,且规模越来越大。本文根据对爆炸形成泉点的选出气体化学和氦同位素组成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区内近期水热爆炸活动的演化特征。逸出气体化学和氦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区内近期引发水热爆炸活动的气体源区有从浅层、中层向深层发展的趋势;作者认为,区内未来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爆炸活动,其危险性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10.
陕西大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已成为国际的前沿和重点。在大理河流域,LUCC(包括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循环和水量平衡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流域LUCC水文效应的研究势在必行。根据研究区1990年代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LUCC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特征变量时间序列法及降水-径流模型对LUCC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近10年来,耕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而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流域年径流和月径流演化过程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LUCC及水土保持具有减少流域年径流、汛期流量以及增加枯季流量的作用,相对于降水因素,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在1990~2000年期间,主要由LUCC引起的年均径流减少量达2616.6×104 m3,占该期间实测减水总量的62.1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