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力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采的关键技术,水力压裂技术对江西相山热液铀矿成因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华南相山矿田火山侵入岩浆活动频繁,在不同类型的侵入岩成岩的晚期发生了明显的隐爆作用,产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中的热液铀矿床,铀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侵入杂岩本身,铀的搬运主要是以碳酸铀酰络合物形式沿隐爆裂隙进行,铀的沉淀是隐爆地震发生后的降压作用引起的,隐爆碎屑岩是主要的成矿地质体,水力压裂是铀成矿的动力学机制,铀矿化是隐爆作用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42.
河北坝上地区位于东亚季风气候边缘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丰宁黄土剖面为研究该区域长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化提供了理想材料。通过丰宁黄土剖面地球化学元素和磁化率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恢复了该地区230,ka BP以来的环境演化历史; 通过野外观察,识别出了S1古土壤之下发育的风化淋滤黄土层,探讨了S1古土壤发育时期的风化淋滤特征及其所揭示的气候变化问题。结果表明: (1)230,ka BP以来的磁化率记录可与深海氧同位素3—8阶段进行细节上的对比,表明丰宁黄土堆积区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积极的响应;(2)S1古土壤发育时期,由于受到强降水的影响,土壤中元素受到强烈淋溶从而向下迁移到L2黄土中,造成L2上部地球化学记录与磁化率的差异;(3)从S1古土壤顶部到钙结核层之间土壤属于酸性淋溶土,可能相当于现今中国北亚热带的黄棕壤,其剖面由土壤层、风化淋滤黄土层和CaCO3淀积层构成;(4)S1古土壤发育时期的温度和降水量与现今江苏泗洪和六合地区相当,表明当时研究区为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43.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并计算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系数。由于传统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而不能找到真正的最危险滑裂面,因此采用瑞典条分确立土坡分析模型,用遗传算法搜索土坡最危险滑动面,进而求得土坡最小安全系数。该方法模拟了生物遗传进化的过程,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和面积细分法所搜索的最危险滑动面和计算得到的土质边坡安全系数作对比,可得遗传算法在土质边坡稳定分析中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可靠性。遗传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如何寻找土质边坡整体极值的问题。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遗传算法分析土质边坡的稳定性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采用室内培育手段,研究了盐度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将人工授精孵育的面盘幼虫分别置于盐度依次为16,25,30的砂滤海水中培育至眼点幼虫。每隔一天检测各盐度组幼虫的壳长、壳高和存活数量。结果表明,16盐度组的幼虫生长最快,25盐度组次之,30盐度组最慢。从受精后第14天开始,16盐度组幼虫的生长显著快于30盐度组(P<0.05)。在整个浮游幼虫阶段,高盐度组幼虫的存活率低于低盐度组,其中30盐度组的存活率最低。16和25盐度组在幼虫出现眼点之前均出现大量死亡现象,而30盐度组并没有出现大量死亡现象。上述结果说明,近江牡蛎幼虫经过高盐驯化,对高盐环境的抗性具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45.
水稻是黑龙江省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在黑龙江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2007~2009年多时相MODIS数据,在GIS、GPS的支持下,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生长的特点,选择水稻种植面积估算最佳时相,实现了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动态监测,分类精度达到了85%。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时相MODIS数据进行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动态监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为避免库岸稳定性评价法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尝试采用具有处理非线性关系功能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库岸稳定性分级,为此构建了15-31-4结构的三层BP网络。该网络采用BP弹性算法,同时对初始权值和阀值进行了优化,实现了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并有着极快的收敛速度。用该BP网络对三峡水库的上游段库岸进行了稳定性等级判断,其结果与常规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7.
向家河大桥库岸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的可拓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可拓方法基本理论,并应用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确定了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的8个评价指标:评价区内已有灾害点数量、灾害危害对象、岩性及风化程度、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的组合关系、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坡度。建立了危险性分级标准,并进行了相应的量化赋值。在评价过程中,以地形图100 m×100 m网格为基本评价单元,通过计算机程序将所有网格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相应的分区等级,并且通过级别特征值的计算,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所评价区域的实际情况。通过三峡库区向家河大桥库岸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的实践应用,证明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8.
一种约束盆地低温热历史的裂变径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变径迹(FT)技术是根据矿物中铀裂变产生的辐射损伤特性进行分析的低温热年代技术。随着对FT退火行为和实验退火模型研究的深入,使得这一技术成为约束沉积盆地低温热历史的重要手段。Laslett等、Crowley等和Ketcham等先后提出3个重要的磷灰石FT实验退火模型,其中以Ketcham等的退火模型研究最为深入,它分析了磷灰石类型、时间、温度和化学成分对其径迹退火的影响,使用c轴投射径迹长度和Dpar等参数,形成了描述磷灰石FT多元动力学退火的数学模型。锆石FT与U-Th/He技术、Ro值、地表温度和地层年龄等,均是约束磷灰石FT热历史重建的重要约束条件,HeFTy(2009)是进行低温热历史模拟的主要软件之一。  相似文献   
49.
选择川北江油滚柴坡和广元上寺、杨家湾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粘土岩样品中稀土元素的组成.通过对稀土元素丰度、标准配分模式和特征参数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自然环境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剖面的?Eu、?Ce、∑LREE/∑HREE-∑REE、Eu/∑REE-∑LREE/∑HREE、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图解和La-Th-Sc三元图解一致反映了界线事件的存在及界线时期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突变的关系.同时,通过对3条剖面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标准剖面的对比研究,认为P/T(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事件时期环境不仅受中酸性火山作用的影响,还可能受(碱性)基性-超基性或地外溅射物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从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探讨这一重要地质时期的灾变事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0.
Five Paleogene volcanics sampled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were analyzed via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including basalt and andesite from Borehole SCSV1 and volcanic agglomerate from Borehole SCSV2,respectively.A total of 162 zircon U-Pb dates for them cover an age range from Neoarchean to Eocene,in which the pre-Paleocene data dominate.The Paleogene dates of 62.5±2.2 Ma and 42.1±2.9 Ma are associated with two igneous episodes prior to opening of South China Sea basin.Those pre-Paleocene zircons are inherited zircons mostly with magmatogenic oscillatory zones,and have REE features of crustal zircon.Zircon U-Pb dates of 2518–2481 Ma,1933– 1724 Ma,and 1094–1040 Ma from the SCSV1 volcanics,and 2810–2718 Ma,2458–2421 Ma,and 1850 –993.4 Ma from the SCSV2 volcanics reveal part of Precambrian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well comparable with age records dated from the Cathaysia block.The data of 927.0±6.9 Ma and 781±38 Ma dated from the SCSV2 coincide with amalgamation between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and breakup of the Rodinia,respectively.The age records of Caledonian orogeny from the Cathaysia block are widely found from our volcanic samples with concordant mean ages of 432.0±5.8 Ma from the SCSV1 and of 437±15 Ma from the SCSV2.The part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resembling the Cathaysia underwent Indosinian and Yanshannian tectonothermal events.Their age signatures from the SCSV1 cover 266.5±3.5 Ma,241.1±6.0 Ma,184.0±4.2 Ma,160.9±4.2 Ma and 102.8±2.6 Ma,and from the SCSV2 are 244±15 Ma,158.1±3.5 Ma,141±13 Ma and 96.3±2.1 Ma.Our pre-Paleogene U-Pb age spectra of zircons from the borehole volcanics indicate that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underwent an evolution from formation of Precambrian basement,Caledonian orogeny,and Indosinian orogeny to Yanshannian magmatism.This process can be well comparable with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 China,largely supporting the areas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s part of southward extension of the Cathay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