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1个气象站1971~2014年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趋势、Morlet小波分析、克里金插值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极端气温的年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极端高温天气和生物生长季天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呈显著增多趋势,极端低温天气呈显著减少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所有站点极端高温天气和生物生长季天数呈上升趋势,极端低温天气呈下降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极端低温天气主要受27、18、11、7 a时间尺度周期影响。极端高温天气28 a左右周期振荡最为强烈,视为第一主周期,对极端高温天气影响最为显著,在2018年以后的大约8 a间(2019~2026年)极端高温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生物生长季受28 a时间尺度周期影响,且在2015~2022年生物生长季天数增长处于偏大期。  相似文献   
172.
随着科技的发展 ,传统的地图制图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形成了地图制图新技术革命的浪潮。这些变化涉及制图数据来源、制图生产过程、地图表现形式乃至地图功能诸多方面。文章根据作者实践谈谈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3.
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位于太行山南段洪山岩体中粗面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区斑岩中Si O2含量为63.57%~67.85%,平均为65.19%;里特曼指数σ值为5.6~8.2;K2O/Na2O为1.00~1.74,平均为1.24;A12O3为16.75%~18.77%,平均为18.21%。铝饱和指数A/CNK为1.00~1.06,属于碱性正长岩类岩石。岩石稀土元素总量(∑REE)为33.75×10-6~144.30×10-6,(La/Yb)N=9.18~33.28,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的特点。δEu=0.99~1.16,有微弱正Eu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蜘蛛图解中,样品均显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的特征。同时,在该地区获得的粗面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8.6±1.0Ma。锆石εHf(t)值为-16.0~-11.4,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TDM)为1258~1432Ma。这些数据表明,洪山粗面斑岩与洪山其他中生代侵入岩是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形成于早白垩世由造山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转变期,是EM1型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富碱的岩浆上升侵位,并受古老下地壳物质混染形成的。华北规模庞大的中生代岩浆作用可能与部分熔融并消耗富集岩石圈地幔层有关,这可能也是岩石圈地幔减薄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4.
青海东昆仑复合造山带西段的祁漫塔格地区是一个特征显著的侵入岩浆构造带,同时也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野马泉铁铜多金属矿是该区较为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该矿区与野马泉铁铜矿床有关的花岗闪长岩体的成岩年龄为226±2Ma;该结果与前人利用辉钼矿Re-Os法获得的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石和矽卡岩型钼矿石的等时线年龄一致,因此本文厘定野马泉矿区成岩成矿时代为中—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175.
曹四夭钼矿床是目前全国发现并探明的10个超大型钼矿床中唯一以太古宙基底作为赋矿围岩的矿床。太古宇及其岩性为集宁岩群黄土窑岩组浅粒岩和变粒岩;岩石饱和抗压强度10.56~106.02 MPa,属软弱-坚硬岩类;其利于开采而不利于支护。岩、矿体整体属中等-稳定岩体,局部岩体稳定性差,工程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三类第一型。在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局部的软弱夹层,尤其是在构造破碎带或碎裂岩石区等地段实施坑道作业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应加强支护;其余岩段稳固性能尚属良好。  相似文献   
176.
布金黑铅锌矿床为典型的中温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寿山沟组下段的变质砂板岩之中,其中Ⅱ号矿脉是该矿床主要的工业矿体,总体呈近EW向展布。通过矿区地质、矿化特征、磁法测量及OPIS计算机模拟,指出在断裂构造EW与NE方向转变的地带易成矿,且矿化体具有高极化率、高磁化率、高厚度和高品位特征。磁异常图表现为呈近东西向线性分布的磁异常水平一阶90°、135°导数等值线与近EW向断裂相对应,异常梯度大的区域对应断裂构造方向改变地带。OPIS预测图表明矿体的位置对应数据的高值的中心部位、中心部位附近,或位于断裂面距离变化较陡部位。据此,圈定了Ⅰ、Ⅱ、Ⅲ、Ⅳ四处外围找矿靶区及Ⅱ-1、Ⅱ-2、Ⅱ-3三处深部找矿靶区,其中Ⅱ-2靶区已被验证。  相似文献   
177.
根据2015年10月份开展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对秦皇岛主要入海河口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秦皇岛市入海河口的首要污染物为DIN、DIP;大蒲河口、汤河口和新开河口的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大蒲河口、汤河口和洋河口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其次为戴河口、新开河口和石河口。建议对入海污染物进行严格的总量控制,加强对港口、船舶的环境污染监管,从而进一步改善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8.
为了研究苏州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日变化及季节特征,利用2014年1—7月期间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对苏州上空大气气溶胶进行了连续观测。选定2014年1月15日、3月16日、5月7日与7月22日全天的消光系数探测数据,通过优化后的梯度法得到了该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分析了其日变化特征,并分析了边界层高度与地表的温湿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1月15日外,边界层的变化与地表温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而与地表的相对湿度存在负相关。同时,对站点微波辐射计观测得到的温湿廓线与边界层内消光系数廓线进行了联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湿度垂直廓线与激光雷达消光系数廓线探测得到的边界层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9.
The oysters ( Saccostrea cuculiata )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stations around Xiamen Island (Lundu Port, Xinglin Bay, Tong" an Bay, Huangcu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in whole tissue and the contents of glutathione (GSH), the activity of selenium-dependent glutathione peroxidase (Se-GPx)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in digestive gland and gil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1) The content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in oyster collected from four stations (Lundu Port, Xinglin Bay, Tong'an Bay, Huangcuo) were 380.68, 112.34, 27.31, 20.37μg/g wet weight, respectively; (2) the activity of Se-GPx and GST in digestive glan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ill, and the content of GSH seemed reversibly; (3) among the four stations, both Se-GPx and GST activity of digestive gland and gill in Saccostrea cuculiata sampled from the four stations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whole tissue petroleum hydrocarbon, could be as biomarkers of sea oil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80.
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南部发现的大型隐伏银多金属矿床,银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附近早期构造及同期张裂隙中,在岩体上部也发育矿化,属岩浆热液成因。为预测矿床深部找矿前景,笔者对矿床激电极化率异常、钻孔原生晕及深部地质体矿化特征进行研究。矿床频谱激电测量显示,激电极化率异常往深部未封闭且具较大延伸趋势;原生晕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叠加晕特征明显,局部出现反向分带特征,表明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同时Ag、Pb、Zn、Cu、Au、W、Sn等元素异常向深部均呈现高强度延伸,指示深部具备较好找矿潜力,由此提出深部存在厚大盲矿体或多金属矿脉群。通过对深部已控制岩体及Au、Cu矿化特征分析,提出深部具备寻找斑岩型铜金钨(钼)系列矿产的潜力。根据当前矿床地物化特征,认为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具有斑岩型成矿系统的特征,提出在岩体外围及浅部-中深部继续寻找银铅锌矿,深部寻找金铜钨(钼)矿的找矿方向,为该矿区或同类型区域进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