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166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638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甘肃北山南带中段志留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1∶ 2 5万马鬃山幅区调填图资料 ,对小草湖 -窑洞梁一带的火山岩 ,从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火山系列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据其岩石组合、变形与变质程度等特征进行区域对比及在窑洞梁基性火山岩中获 Rb- Sr等时线年龄为 4 17.2 4±19.2 9Ma和垒墩子东山侵入于该套火山岩中的碱长花岗岩的 Rb- Sr等时线年龄为 2 83Ma,将其时代置于志留纪  相似文献   
962.
宋全友  秦勇 《西北地质》2002,35(3):99-105
冈底斯构造带为措勤盆地-主要Ⅱ级构造单元。该带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异常强烈,形成从中性闪长岩到酸性花岗岩完整的中酸性花岗岩侵入岩带。通过对侵入岩体的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该岩浆岩带侵入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等,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具“Ⅰ”型花岗岩的特征,是新特提斯洋壳沿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向北俯冲引起下地壳物质熔融向上侵入所致,为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63.
陈福  林森  张权 《黄金地质》2002,8(2):40-43
传统(规范)的金矿化普查找矿方法在戈壁景观区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提高找矿成功率、增大找矿效用建立了区带金矿化找矿的目标体系、方法技术体系、工作网度、工作程序,并经优化组合后提出了系统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64.
岩石破裂过程中电阻率变化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压岩石在破裂过程中,视电阻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异常形态与实验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实验中对磁铁石英岩样品施加了单轴压缩,岩石的破裂经反复加载和卸载实现,并在岩样的裂隙中注入了食盐溶液. 在实验的各阶段,对样品的主剖面重建出一系列内部真电阻率分布的图像,揭示了介质内的微细结构,从而探讨了视电阻率变化的原因. 实验发现,岩石中裂隙的存在及所含液体的饱和状态,是岩石在主破裂前控制电阻率变化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低应力状态属常态导电过程,孔隙度的变化是主要因素;高应力状态属裂隙表面导电机制,随着破裂面在岩体内部出现,水和孔隙有了完全贯通的平面,多种导电机制都得以发挥作用. 此外,体导电结构的变化在宏观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和图样有序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965.
高分辨V6系统在矿山顶板涌水隐患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V6系统是Canada Phoenix Geophysics Limited 2000年推出的最新产品,是目前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方法中功能最为强大的仪器之一.2001年3月利用V6仪器对某铁矿(440 × 300)m2的矿区进行了面积性CSAMT勘测.矿体上盘灰岩中的溶洞、断层、含水破碎带以及可能的与含水层的联系在成果图上反映的非常清晰,为矿山进行水隐患治理提供了一份明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966.
柴达木盐湖镁资源综合利用与发展我国镁业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全世  李权 《盐湖研究》2002,10(4):56-62
柴达木盐湖镁资源综合利用问题是影响我国盐湖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镁资源可开发的高技术产品有高纯镁砂、金属镁及其制品、其它镁化合物系列等。水氯镁石脱水、提高全流程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延长金属镁下游产品链是实现以金属镁为产品的开发项目经济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67.
GIS在河流洪泛区灾害监测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刘权 《地理科学》2002,22(6):712-716
以灾前、灾中、灾后为三条主线,应用“3S”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及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等多种高新技术建立的一个复杂和难度大的业务运行系统,及时、准确地监测和评估辽河下游地区洪灾及其损失,为决策部门提供现势、客观数据与决策辅助方案。  相似文献   
968.
中国北方碱性岩型金矿床成因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碱性岩型金矿是80年代后期被发现和重视起来的一种新类型金矿。尽管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找矿方面我国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许多学者也相继开展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但在矿床与构造环境、构造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因模型等方面不有待于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其模型可概括为地球运动使壳幔物质交换形成多期活动的碱性岩带和幔壳混源流体,超壳深大断裂的长期活动使得幔壳混源流体上升流动,该流体在上升运多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969.
Abstract: Gold mineralization of the Daerae mine represents the first recognized example of the Jurassic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Sangju area, Korea. It occurs as a single stage of quartz veins that fill fault fractures in Precambrian gneiss of the central‐northern Sobaegsan Massif. Th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quartz veins, such as the simple mineralogy and relatively gold‐rich (65–72 atomic % Au) nature of electrum, as well as the CO2–rich and low salinity n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esothermal‐type’ gold deposits previously recognized in the Youngdong area (about 50 km southwest of the Sangju area). Ore fluids were evolved mainly through CO2 immiscibility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about 250 and 325 C. Vein sulfides characteristically have negative sulfur isotopic values (–1.9 to +0.2 %), which have been very rarely reported in South Korea, and possibly indicate the derivation of sulfur from an ilmenite‐series granite melt. The calculated O and H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hydrothermal fluids at Daerae (δ18Owater = +5.2 to +5.9 %; δDwater = –59 to –67 %)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from the Youngdong area, and indicate the important role of magmatic water in gold mineralization. The 40Ar–39Ar age dating of a pure alteration sericite sample yields a high‐temperature plateau age of 188.3 0.1 Ma, indicating an early Jurassic age for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at Daerae. The lower temperature Ar‐Ar plateau defines an age of 158.4 2.0 Ma (middle Jurassic), interpreted as reset by a subsequent thermal effect after quartz vein formation. The younger plateau age is the same as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K‐Ar ages (145–171 Ma) for the other ‘mesothermal–type’ gold deposits in the Youngdong and Jungwon areas, Korea, which are too young in view of the new Jurassic Ar‐Ar plateau age (around 188 Ma).  相似文献   
970.
珠江流域的化学侵蚀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是流域化学侵蚀过程的主要输出物质。在珠江的马口站、河口站两个断面进行了一个完整水文年(包括4个水文季节)的采样,用容量法对78组样品进行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径流的含量在一个水文年中发生约36%的变化,汛期含量大于枯水期含量。径流含量与悬浮物含量之间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在同一水文季节,西江马口站断面径流含量较为均一,而北江河口站断面各采样点的含量相差较大。西江和北江流域侵蚀通量分别为1103×103mol/km2·a和1289×103mol/km2·a。影响珠江流域侵蚀通量的主要因素是流域内碳酸盐岩的出露面积和径流深度过度的土地开垦和酸雨等现代环境问题也是造成流域化学侵蚀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