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166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639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冻融循环对黄土二次湿陷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建设中, 通常会采用预湿陷等办法来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以达到工程要求.但是在季节冻土区, 处理过的黄土路基却在运营几年后, 仍发生大量的不均匀沉降、 塌陷等病害.为分析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二次湿陷的影响,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 使大体积黄土样品先完成一次湿陷, 再进行冻融循环和黄土二次湿陷.试验结果表明: 重塑黄土与原状黄土的二次湿陷系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趋向于同一个特定值; 重塑黄土和原状黄土的二次湿陷系数皆大于0.015, 说明二者皆满足湿陷条件, 在冻融条件下具有二次湿陷性.  相似文献   
172.
史存鹏  冯夏庭  江权  徐鼎平 《岩土力学》2013,34(5):1287-1292
白鹤滩水电站层间错动带结构疏松、性状软弱、空间展布范围大、力学强度低,严重影响着地下厂房洞室的稳定性。为了揭示并改良层间错动带的力学特性,首先通过矿物成分分析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从微观结构角度对层间错动带的矿物组成特征、颗粒排列规律、孔隙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阐明了层间错动带的微观结构特性及其对灌浆材料选择的影响,进而开展了层间错动带化学溶液浸泡对比试验。试验表明,硅酸钠溶液可以有效改善层间错动带的完整性,明显提高层间错动带的弹性波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凝聚力。其研究结果对白鹤滩层间错动带的工程加固和改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3.
大型地下洞室对穿预应力锚索失效形式与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权  陈建林  冯夏庭  陈静  崔洁  万祥兵  侯靖 《岩土力学》2013,34(8):2271-2279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厂房与主变室之间中隔墙的多根对穿预应力锚索失效实例为背景,首先总结对穿预应力锚索失效的多种现场表现形式,采用现场取证和室内试验再现的方式论证锚索钢绞线断裂的拉破坏模式。将对穿锚索视为弹脆性体,被锚固围岩视为黏弹性体,提出描述对穿预应力锚索与被锚固围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锚索-围岩耦合元件模型,并据此分别阐明在洞室开挖卸荷阶段和围岩时效变形阶段中预应力锚索的力学响应机制和荷载变化规律。最后,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和机制分析基础上,综合分析导致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厂房与主变室之间对穿锚索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对穿预应力锚索与被锚固围岩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以及大型洞室群预应力锚索支护时机问题。  相似文献   
174.
NSO杂原子化合物在烃源岩和原油中通常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其包含重要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由于组成复杂且难以分离,对该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相对薄弱。电喷雾电离源(ESI)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是一种新型检测石油组分的手段,具有选择性电离、超高质谱分辨率和质量精度等特征,非常适合检测石油复杂基质中微量NSO极性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结合对塔里木盆地海相油与陆相油、辽河稠油等样品的FT-ICR MS分析,发现原油中NSO化合物受母源岩与油气成因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示踪及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控制,可提供相关的识别与评价信息,显示FT-ICR MS在油气地球化学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5.
During the two cruises in March and July of 2011, the tidal cycling of turbulent properties and the T/S profiles at the same location in seasonally stratified East China Sea (ECS) were measured synchronously by a bottom-mounted fast sampling ADCP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nd a RBR CTD (RBR-620) profiler. While focusing on the tide-induced and stratification’s impact on mixing, the Reynolds stress and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TKE) production rate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variance method’. In spring, the features of mixing mainly induced by tides were clear when the water column was well-mixed. Velocity shear and turbulent parameters intensified towards the seabed due to the bottom friction. The components of the velocity shear and the Reynolds stress displayed a dominant semi-diurnal variation related to velocity changes caused by the flood and ebb of M2 tide. Stratification occurred in summer, and the water column showed a strongly stratified pycnocline with a characteristic squared buoyancy frequency of N2 ~ (1–6) × 10?3 s?2. The components of the velocity shear and the Reynolds stress penetrated upwards very fast from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to the whole water column in spring, while in summer they only penetra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pycnocline with a relatively slow propagation speed. In summer, the TKE production within the pycnocline was comparable with and sometime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well-mixed bottom layer under the pycnocline. Considering the associated high velocity shear,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mixing in the pycnocline is a result of the local velocity shear.  相似文献   
176.
北京地震前的异常次声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测并研究了2011年10月12日发生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次小地震前4天,五个次声监测站点接收到的异常次声波信号.这五路信号的波形一致,均为"N"形脉冲波,且持续时间基本一致,约在一个小时左右.基于Wigner-Ville分布方法对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发现次声波能量主要集中在0.025 Hz的频率以下.五路信号间的相关系数均高达0.8左右.采用波束形成方法对信号源进行成像定位研究,其结果表明:该地震前异常次声波源的位置与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位置相差约5 km.本文的分析结果说明了地震前可能有低频大气次声波的产生,研究这类次声波可能为地震的预测提供一种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7.
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关政策和标准,结合费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中涉密计算机管理工作实际,探讨如何从计算机信息输入和输出2个方面有效预防计算机失窃密。从计算机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网口、UBS口电磁辐射,办公设备5个方面分析泄密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强调了在国土资源系统涉密计算机管理方面要加强保密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相似文献   
178.
以2006至2012年间温家宝总理两会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为资料,按照要点信息浓缩、内涵释义、历史文化驱动、逻辑加工和明晰处理等五个方面对语料进行分类并分别加以分析,探究"脱离语言外壳"在语料中的翻译方向,从而指出其在会议交传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9.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地质特征及其控震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区域地质、构造、遥感地貌、地球物理、野外露头等多方面的证据,标定出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在分析卧龙—怀远、虎牙断裂南段和白龙江等横断层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探讨了横断层的控震作用。研究认为,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具有独立发震、使龙门山主断裂带分段活动及分段发震、与主逆冲断裂联合发震、在主震发生后控制余震传播和引发余震等多种方式的控震作用。  相似文献   
180.
基于潮白河流域再生水的场地回灌,为提高抗生素甲氧苄氨嘧啶(TMP)的去除率,降低其进入地下水的风险,选用价格低廉对TMP有高效去除性能的黏土陶粒作为吸附剂,构建去除TMP的人工复合土柱。吸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黏土陶粒对TMP吸附容量达到151.824 μg/g,具有去除再生水中TMP能力;TMP在黏土陶粒解吸过程中存在解吸滞后性的现象。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人工复合土柱能够有效地去除再生水中TMP,去除率高于95%,其去除机制主要是吸附与生物降解协同作用。本研究建立的人工复合土层系统能有效地去除再生水中TMP,对实际场地回灌工程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