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743篇
测绘学   286篇
大气科学   561篇
地球物理   321篇
地质学   974篇
海洋学   277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2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基于数据长程相关性,利用相对变化趋势,构建气温相对变化趋势的概率密度函数及超越概率,研究并计算了1951~2017年中国气温相对变化趋势基于一定置信水平下属于自然变率范畴的置信限,判别相对变化趋势是否由非自然因素引起(增温是否显著),探讨不同地区非自然因素引起的温度变化的阈值、相应的转折时间段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160站温度资料中有10%的站点趋势显著性被传统线性回归方法高估了,这些站点主要位于西北、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2)从全国温度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除新疆中西部地区呈现降温趋势之外,其他地区均为增温趋势,其中东北、内蒙及晋北地区非自然趋势大,增温显著。(3)从不同年代际增温显著区域的空间演变来看,华北、东北地区率先增温显著,之后逐渐向南向西扩展,1966~2001年时段中国大部分区域表现为非自然增温显著;1971~2006年时段,东北地区以及内蒙东北部增温显著区域开始逐渐减少,同时中国西南地区增温显著区域开始逐渐增多;1976~2011年增温显著区域最大;1981~2016年,增温显著站点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及两大流域之间和中国南方地区。综上,中国非自然因素引起的增温显著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折。本研究为中国气温变化的归因及其预测研究,为加强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向短期气候预测的转化及联系提供新视角、新途径。  相似文献   
922.
An ocean biogeochemistry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a global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LICOM) to form an ocean biogeochemistry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OBGCM). The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natural carbon cycle and the uptake and storage of anthropogenic CO2 in the ocean. A global export production of 12.5 Pg C yr-1 was obtained. The model estimated that in the pre-industrial era the global equatorial region within 15o of the equator released 0.97 Pg C yr-1 to the atmosphere, which was balanced by the gain of CO2 in other regions. The post-industrial air-sea CO2 flux indicated the oceanic uptake of CO2 emitt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 increase of 20-50 mol kg-1 for surface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concentrations in the 1990s relative to pre-industrial times was obtained in the simulation,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data-based estimates. The model generated a total anthropogenic carbon inventory of 105 Pg C as of 1994, which was within the range of estimates by other researchers. Various transports of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DIC as well as labil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LDOC)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simulation. It was realized that the Southern Ocean and the high-latitude region of the North Pacific are important export regions where accumulative air-sea CO2 fluxes are larger than the DIC inventory, whereas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are acceptance regions. The interhemispheric transport of total natural carbon (DIC+LDOC) was found to be northward (0.11 Pg C yr-1), which was just balanced by the gain of carbon from the atmospher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923.
喀尔里克山冰川资源近50a来的变化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1 - 1972年航拍调绘地形图、1992年8月15日Landsat TM、2001年9月17日Landsat ETM+和2006年8月22日LandsatTM影像数据,并以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1959年对天山现代冰川所作的首次编目登记数据为参考值,分析了喀尔里克山冰川资源近50 a来的变化.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24.
925.
库姆塔格沙漠风沙地貌区划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近年来,中国沙漠科学工作者对库姆塔格沙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与研究。作为风沙地貌研究工作的初步总结,笔者尝试该沙漠风沙地貌区划研究工作。在风沙地貌地域分异规律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发生学以及多级序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划分法,选择主导分异因素,提出了库姆塔格沙漠风沙地貌的两级区划系统。首先,根据下伏地貌的成因类型划出一级分区(风沙地貌区)。其次,根据沙丘形态特征划分出二级分区(风沙地貌亚区)。提出的区划方案将库姆塔格沙漠划分为7个风沙地貌区、23个风沙地貌亚区,并对各区和亚区的风沙地貌特征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26.
采集寺庄金矿区82个钻孔的金品位数据4597个,按照100m的标度分析其在垂向上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大于工业品位的矿石所占比例等统计参数,对比其在垂向上的分形分维值特征,发现如下规律:寺庄金矿区深部矿体明显优于浅部矿体,以-700- -800m区间为矿化中心,垂直分布至少500m以上;通过围岩蚀变分带特征、矿石组合特征、井下脉体相互穿插关系和金品位分形分维值研究,说明该区金成矿时间上至少经历了3次地质成矿作用的叠加,其中显著成矿作用发生在后2次,在空间上深部(-1000m以下)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金  相似文献   
927.
对上海光机所正在研制的小喷泉铷钟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作了介绍.该小喷泉铷钟吸收了原子喷泉的许多新技术,采用紧凑的结构设计,加入空心光束以提高探测原子数.预期该喷泉的准确度为10-14,短、长稳分别为10-13和10-15,信噪比为103.实验室完成了冷原子物理的准备工作,已经俘获冷原子团.  相似文献   
928.
鸟瞰航摄历史遗迹景观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利用超轻型飞机航空摄影考古的首次试验,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分析,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次试验采用国产的超轻型飞机蓝鹰AD-200Y型,携带常规照相机,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的局部地区,进行20个架次飞行,从低航空高度环绕历史遗迹,多角度视野,进行航拍鸟瞰地表历史遗迹景观照片799张。这些照片反映历史遗迹的整体面貌,是地面田野考古无法做到的事。为考古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其技术工艺流程:①确定历史遗迹项目;②地形图分析历史遗迹基础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③分析交通气象状况;④航空摄影技术设计;⑤超轻型飞机技术完善;⑥照相机和胶卷选型;⑦拟定飞行安全措施;⑧飞行基地起降跑道选择;⑨航摄飞行实施和指挥;⑩历史遗迹鸟瞰景观数字化图像分析。  相似文献   
929.
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巨大数据综合处理、空间分析和模型运算等技术优势 ,评价与分析福建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土壤侵蚀、土壤污染、土壤养分贫瘠和功能稳定性等重要问题 ,提出区域特征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30.
夏半年(5—10月)是我国东北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但偏高的气温尤其是大范围极端偏暖事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基于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等指标,对1980—2019年夏半年发生在我国东北及其邻近地区的16个极端暖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及邻近地区的极端暖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夏初(5—6月)和秋初(9—10月)发生的暖事件频次较多。地面极端增暖事件发生时,东北区域的西北侧大陆地面低压异常和东侧西北太平洋海上高压异常导致东北地区出现异常偏南风及暖平流;对流层至平流层呈现出准正压的结构,最大位势高度异常中心多出现在250 hPa附近,其下方的正温度异常(暖气柱)会延伸到地面,有利于地面异常增温。暖事件发生时,地面增暖区位于对流层上层急流入口区的左侧,利于下沉气流出现。上述大气温压场扰动结构和环流特征通过影响短波辐射和绝热增温过程,共同导致地面极端暖事件的发生。在预报意义上,有90%以上的东北极端暖事件可以在250 hPa上至少提前10天追踪到位势高度的扰动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