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453篇 |
免费 | 23371篇 |
国内免费 | 478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048篇 |
大气科学 | 26310篇 |
地球物理 | 19417篇 |
地质学 | 50417篇 |
海洋学 | 19307篇 |
天文学 | 2232篇 |
综合类 | 7897篇 |
自然地理 | 70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6篇 |
2023年 | 1055篇 |
2022年 | 2375篇 |
2021年 | 2958篇 |
2020年 | 3533篇 |
2019年 | 6968篇 |
2018年 | 7226篇 |
2017年 | 6867篇 |
2016年 | 7169篇 |
2015年 | 6352篇 |
2014年 | 6199篇 |
2013年 | 6744篇 |
2012年 | 6453篇 |
2011年 | 6290篇 |
2010年 | 6187篇 |
2009年 | 5516篇 |
2008年 | 4678篇 |
2007年 | 4581篇 |
2006年 | 3975篇 |
2005年 | 3712篇 |
2004年 | 3570篇 |
2003年 | 3322篇 |
2002年 | 3083篇 |
2001年 | 2859篇 |
2000年 | 2570篇 |
1999年 | 2893篇 |
1998年 | 2660篇 |
1997年 | 2642篇 |
1996年 | 2188篇 |
1995年 | 2046篇 |
1994年 | 1823篇 |
1993年 | 1693篇 |
1992年 | 1385篇 |
1991年 | 1098篇 |
1990年 | 961篇 |
1989年 | 816篇 |
1988年 | 701篇 |
1987年 | 500篇 |
1986年 | 433篇 |
1985年 | 319篇 |
1984年 | 353篇 |
1983年 | 218篇 |
1982年 | 236篇 |
1981年 | 176篇 |
1980年 | 137篇 |
1979年 | 132篇 |
1978年 | 54篇 |
1977年 | 53篇 |
1971年 | 53篇 |
1970年 | 4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气象场等值线自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矩形网格法的不足,提出了用三角形网格法实现气象场等值线自动分析方法。通过对站点资料的边界插值、三角形剖分等处理后,再在剖分出来的三角形网格中按照一定方式连接等值线即可实现等值线的自动分析。给出了等值线自动生成算法,并将实例的分析结果同Grads绘制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可行,而且分析的结果更为精确合理。 相似文献
54.
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统计分析沙坪坝1951~2002年间发生的浓雾事件,结合2001年12月重庆市雾的外场试验资料,探索重庆市主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重庆主城区浓雾随年代演变有减缓趋势;主城区浓雾是自然雾与烟尘等的混合物,河谷及城市效应使雾更浓;城市中出现浓雾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是在近地面层有逆温及增湿降温现象;高浓度气溶胶的净辐射效应阻碍白天混合层发展,使大气边界层趋于稳定,它是重庆连续几天有雾的原因之一;浓雾具有一定的湿沉降作用,能有限地清洁空气;有浓雾的天气条件下,建议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避免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 1996年 12月 31日和 1981年 5月 1日为例 ,对冬、春季节发生在江苏的较大范围的切变类冰雹天气过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指出 ,无论冬季或春季当高原东部有深槽东移 ,冷暖空气在江淮地区交汇 ,地面抬升系统为暖切 ,并有大气层结不稳定 (Δθse( 50 0 - 850 ) <0℃ =中心和较强的风向和风速垂直切变、85 0hPa西南急流轴、85 0hPa最大水汽通量轴线、5 0 0和 85 0hPa正涡度中心等相配置时 ,就可能导致江苏地区较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57.
58.
Wang Lifang Wu Xiangbin Zhang Baoyi Li Xuefeng Huang Anshuo Meng Fei Dai Pengyao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2019,28(3):587-607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concealed mineralization is always confronted with difficulties i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etween 2D and 3D data and between qualitative and... 相似文献
59.
Impacts of primary deforestation upon limestone slopes in northern Vancouver Island, British Columb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ffects of deforestation upon slopes in limestones and in volcanic rocks in the Benson River valley, northern Vancouver Islan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quantitatively. Postlogging soil erosion and vegetal regeneration success were assessed by measuring soil depth, percent bare rock and moss cover, and the numbers and diversity of trees, shrubs, and plants on 25 sampling sites, each containing ten measuring quadrats selected at random. Sixteen sites were on the Quatsino Formation, a well-karstified limestone, and nine on the Karmutsen Formation of basaltic lavas. Eight sites were of virgin forest, 16 were logged between 1970 and 1983, and one (on limestone) was logged in 1911. Both bedrock 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cutting. There was greater loss of soil and an increase in bare rock on the limestones. Erosio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burning on the limestones but not on the volcanics. Within-group comparisons on the limestones determined that steeper slopes and harder burned areas suffered the most and are slowest to regenerate. Volume of timber on the 1911 site was 19 percent of that in similar uncut forest sites. It appears that complete recovery on the barren limestone slopes will require at least some centuries. 相似文献
60.
大别造山带的汇聚演化历史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来自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显生宙以来的地层记录以及北淮阳地区的地层记录可能为两个陆块的汇聚模式提供制约。通过对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显生宙以来岩相古地理进行比较,其中3个阶段相似, 2个阶段差别很大。以浊积岩发育作为俯冲阶段的标志,磨拉石建造出现作为闭合的标志,显生宙以来,大别造山带曾经历了两次俯冲和两次汇聚,俯冲时间分别是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和早三叠世,汇聚的时间分别为中 晚泥盆世和中三叠世,早期的汇聚具有软碰撞特征,以上认知得到了北淮阳地区地层、古生物和沉积记录的支持,同时也与大别山造山带榴辉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基本吻合。高压 超高压变质岩在晚三叠世处于快速折返阶段,早侏罗世以前到达地表,其平均折返隆升速率为39~66mm/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