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2篇
  免费   810篇
  国内免费   1313篇
测绘学   637篇
大气科学   498篇
地球物理   623篇
地质学   2213篇
海洋学   809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345篇
自然地理   57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运用MALVERN公司2000型粒度仪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江村ZK2钻孔作粒度分析,江村钻孔按粒度的偏态值可划分为两个河相与海相或湖泊沼泽相的沉积交替过程,同时与粒度参数、年代数据以及前人所做的孢粉等证据相结合,大致看出研究区气候变化的4个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第一阶段为较长时间的冷干期,该段时间约为20-10.7kaB.P.;第二阶段为回暖期,时间大致在10.7-7.5kaB.P.,总体比较湿润;第三阶段为升温期,该时期约在7.5-5kaB.P.之间,在此期间各有一次干湿交替;第四阶段为降温期,时间大约出现在5kaB.P.至今,这是一个波动性较大的时期,也各有一次干湿交替。  相似文献   
132.
体绘制技术在地学3D GIS 可视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绘制技术是目前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质体内部属性分布的可视化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地学研究中几何建模和属性建模同样重要的特点,基于一种矢栅一体化的混合数据模型,对地质体表面采用三角面片描述几何形状,对地质体内部采用基于八叉树的自适应网格剖分技术描述内部属性特征。对网格剖分后的体数据,采用体元投射的体绘制技术进行地质体内部属性可视化,显示出很好的效果,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其间广泛发育着以地衣植物为主的生物结皮,是除种子植物以外的固定沙面的重要生物因子。研究表明,选择适当的时段,应用遥感技术并结合地面调查来研究沙漠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可行的,遥感制图与地面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该沙漠南部是生物结皮最为丰富的区域,各种类型的生物结皮均有充分发育,呈连续分布,但其分布模式向北、向西和向东变得破碎。通过统计生物结皮像元的面积,得到生物结皮覆盖率超过33%的像元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7%。生物结皮的分布对地貌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生物结皮的不同发育阶段种类组成亦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4.
江苏王港盐沼的现代沉积速率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江苏海岸湿地总面积超过5000km^2,但围垦活动的加剧使盐沼湿地面积迅速减少;为了达到海岸防护、保滩促淤的目的,先后引种了大米草和互花米草。通过采集江苏王港潮滩盐沼湿地9处柱状样和挖取探槽剖面,以及对沉积剖面样品进行^210Pb和^137Cs测年分析,探讨了^210Pb的本底及影响^210Pb富集的因素,估算了王港盐沼湿地的现代沉积速率。王港潮滩盐沼沉积物对^210Pb的吸附作用较弱;受风暴潮、生物扰动、物源变化及实验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在^210Pbex剖面上出现了数据异常点,将这些数据点剔除后计算得到的沉积速率为33cm yr^-1,^137Cs测年显示,该地区1963年以来的平均沉积速率3.1cm yr^-1,与^210Pb法及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根据一个典型剖面的^137Cs测年数据分析,王港潮滩盐沼的沉积过程根据地貌特征的不同可分3个阶段,大米草覆盖阶段滩面高程迅速增加,互花米草的生长提高了滩面淤积速率。  相似文献   
135.
浅水地震勘探对于了解近海底地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油气开发、近岸工程等领域。表面多次波的存在干扰了有效波信息,影响了资料品质,造成解释假象,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已成为浅水地震勘探中的关键问题。表面多次波衰减方法(SRME)是一种去除海面相关多次波效果较好的技术方法,但是,一般认为SRME技术并不适合于浅水区域。分析了SRME去除多次波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海洋高分辨率浅水区域多次波的去除。实际处理效果表明,使用SRME技术处理后的叠加剖面多次波去除效果明显,剖面基底清楚,断面清晰。通过对SRME技术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探讨,证实了SRME技术在海洋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浅水区域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6.
张晓科  蔡元峰  潘宇观 《地质论评》2016,62(6):1590-1602
蒙脱石具良好的阳离子可交换吸附特性。在提纯蒙脱石的基础上,用氯化铵(NH_4Cl)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别交换蒙脱石层间阳离子制备了改性蒙脱石,并用提纯蒙脱石、改性后的蒙脱石吸附碱式硫酸铬溶液中的铬离子,获得含铬蒙脱石样品。针对上述的含铬蒙脱石进行包括粉末X射线衍射术(XRD)、电子顺磁共振谱术(EP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术(FTIR)以及电感耦合与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测试和分析。吸附残余液的化学分析结果和含铬蒙脱石样品的XRD结果显示CTAB对蒙脱石的层间的封闭是较完全的,层间几乎未发生交换吸附;而NH_4~+—蒙脱石和蒙脱石层间则发生交换吸附。吸附前后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发生了较大变化,表明三个含铬样品的红外吸收谱上出现的硅醇和铝醇向低波数延展的现象是由铬离子吸附在蒙脱石结构片的六方孔中所致。EPR的结果指示甚至在蒙脱石的少量四面体和/(或)八面体位中也有Cr~(3+)占位。  相似文献   
137.
洪斌跃  潘家永  张笑天  刘颖 《地质论评》2016,62(S1):101-102
鹿井矿床位于南华活动带华夏褶皱带武功—诸广断隆区,闽、赣后加里东褶皱地块西缘,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受遂川断裂及热水断裂组成的地堑式断陷带控制。本文主要对鹿井矿床内铀矿物的赋存状态、成分特征及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8.
2012/2013年冬季中国气温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2013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为-3.8℃,较常年同期(-3.4℃)偏低0.4℃,就空间分布来看,我国东北、华北、黄淮、江淮和新疆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利用1951-2013年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全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英国Hadley中心全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德国不莱梅大学提供的海冰卫星遥感资料,通过EOF分析、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引起2012/2013年冬季我国气温异常的东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并从海洋环境要素异常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环流异常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年冬季我国气温异常分布主要是由于北极涛动(AO,Arctic Oscillation)呈负位相,西伯利亚地区高度场异常偏高,东亚大槽明显偏深的环流形式引起的。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负位相是引起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强和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强的年代际海洋背景,前期9月海冰范围异常偏小是导致2012/2013年冬季AO呈现负位相及我国东北和新疆北部呈现异常低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9.
卓越GIS工程师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本科工程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两大部分。本文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GIS人才培养体系为例,介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知识—思维—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及校内培养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期对高等学校GIS教育和卓越GIS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0.
杭州地区2015年PM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5年杭州地区11个地面观测站PM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MOD04_3K AOT产品,建立了利用AOT反演近地面PM2.5质量浓度的模型.利用实测和遥感反演数据共同分析了杭州市PM2.5质量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分布的日变化特征为:在杭州市中心城区,冬季、春季及秋季都存在典型的双峰变化,冬季、春季的峰值出现在9:00-12:00,秋季峰值出现在6:00-9:00;夏季表现出夜间浓度高于白天的特征.PM2.5质量浓度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杭州地区东北区域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杭州—富阳—桐庐沿线、杭州—临安沿线PM2.5质量浓度存在高浓度的分布条带,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与城镇化的格局相似.PM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与地形和植被指数呈负相关,春季地形和植被指数对PM2.5浓度分布的抑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