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365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报告提供的13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情景下(高排放SRESA2、中等排放SRESA1B和低排放SRESB1)重庆地区21世纪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重庆气候总体有显著变暖、变湿趋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为每100年2.3~4.2℃,年降水增加趋势为每100年5.9%~8.8%。冬季变暖最明显,春季降水增加较显著、秋季减少较明显。在A2、A1B和B1情景下,21世纪后期气温分别比常年偏高3.68、3.28、2.26℃,年降水分别比常年偏多5.24%、5.77%和3.43%。  相似文献   
782.
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10月对太湖全湖8个湖区129个样点的蚌类进行调查,分析蚌类的物种组成、现存量、空间分布及历史变化.共采集到蚌类704个个体,隶属8属14种.全湖蚌类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4.169±9.337 g/m2和0.164±0.386 ind./m2;各湖区蚌类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差异较大,东部沿岸区生物量和密度最高,分别为14.975±16.743 g/m2和0.577±0.758 ind./m2;湖心区生物量和密度最低,仅为0.727±1.622 g/m2和0.029±0.071 ind./m2.扭蚌(Arconaia lanceolata)、圆顶珠蚌(Unio douglasiae)和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woodiana)为太湖现阶段的优势种.基于蚌类平均密度的聚类分析,8个湖区分为3类.与历史数据相比,太湖蚌类资源呈明显衰退趋势,现状不容乐观,需加强对太湖蚌类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783.
结合中海达GPS接收机在安庆市望江县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简述了RTK的工作原理,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根据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得出几点建议和体会。  相似文献   
784.
中坝遗址地层的Cr/Cu值对干湿环境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中坝遗址5ka以来连续沉积地层按文化序列分为12层,分别测量Rb、Sr和Cr、Cu含量,对比显示,Cr/Cu比值与Rb/Sr比值明显正相关。Cr与Rb的属性相似,Cr化学活性低,易于在粉砂质沉积物中富集;而Cu和Sr在成壤过程中容易迁移,在粘土质沉积层中含量较高。通过对Cr、Cu元素在表生环境下的化学性质、沉积地层的属性、微地貌特征、与泥炭腐殖化度古里雅冰芯氧同位素曲线等指标对比表明,Cr/Cu比值变化对环境干湿变化的指示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85.
相山铀矿田为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其中北部花岗斑岩型铀矿床资源储量占总储量的36.65%。虽然前人对相山矿田北部花岗斑岩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是关于花岗斑岩中矿物化学研究较为薄弱。本次研究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对相山北部花岗斑岩中黑云母及绿泥石进行了矿物化学分析,并探讨了成岩成矿意义。结果表明:(1)相山北部产铀花岗斑岩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花岗斑岩岩浆结晶温度为721~753℃,平均737℃,氧逸度lgf(O2)为-14.8~-15.7,形成压力为112~147 MPa,侵位结晶深度为4.1~5.4 km。岩石成因类型为A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拉张构造环境,物质来源于上地壳部分熔融;(2)相山北部绿泥石为蠕绿泥石属于富铁绿泥石,形成于还原环境。绿泥石形成温度为230~271℃,平均值为258℃,属于中温热液作用范围;(3)花岗斑岩中铀的载体主要为黑云母包体中含铀副矿物。矿前期,热液流体交代黑云母形成绿泥石,使得黑云母内含铀副矿物中的铀活化转移为分散吸附状态的铀,被绿泥石等矿物吸附于矿物晶格表面或矿物裂隙为成矿期热液提供了铀源。  相似文献   
786.
潮汐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及改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潮汐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通过分析验潮站控制及潮汐场解算的潮汐改正传统模式的特点,设计了该模式的工作流程;比较了传统改正模式与GPS无验潮模式的不同,研究了无验潮模式及陆海图拼接所涉及的垂直基准转换技术。  相似文献   
787.
采用过氧化氢法降解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1万±8.3万的海藻异枝麒麟菜(Eucheuma striatum Schmitz)硫酸多糖(ESPS),降解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 819±440.降解后多糖的硫酸基(OSO2-3)质量分数稍有下降,由16.03%降至15.20%左右.同时,用体外模拟方法研究了降解前后ESPS对草酸钙(CaOxa)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降解后的ESPS明显优于未降解多糖,其诱导生成的一水草酸钙(COM)晶体尺寸进一步减小,晶体数量减少,且棱角更为圆钝.表明低分子质量ESPS更能抑制CaOxa晶体的成核和生长.  相似文献   
788.
基性岩墙是地壳伸展事件的重要示踪剂,被视为超大陆重建的关键指标,研究中条山陶家窑基性岩墙群对于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重建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的岩墙群岩性以辉绿岩为主,具有典型的辉绿结构,主要造岩矿物为斜长石和单斜辉石。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838±32Ma,是该基性岩墙群的结晶年龄。K2O/Na2O比值为0.55~1.89,低碱(K2O+Na2O为4.41%~13.29%),高FeOT(1.08%~10.15%),为拉斑玄武岩系列。高稀土元素含量(65.2×10-6~481.38×10-6),富集Rb、Th、U、Pb等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等元素,较低的εNd(t)值(-11.04~-2.32),由此推测有地壳组分的加入。岩石中固结指数SI与MgO的含量线性相关性比较强,与SiO2的含量没有相关性,说明MgO对分异结晶趋势起主...  相似文献   
789.
采用最大值合成(MVC)与最佳指数斜率提取(BISE)组合法和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对重庆地区2006~2010年的共五年MODIS—NDVI时序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与数据重构,对重构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价,并选其优者来评估重庆市的植被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HANTS方法的除云去噪效果优于MVC与BISE组合法;2006~2010年,重庆市400m以下的地区植被变化较大,400m以上的区域植被呈连续变好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0.
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很高的生态效益,因此恢复或重建退化湿地非常重要。针对目前湿地恢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举措等宏观方面,缺乏在整体上考虑湿地之间的连通性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在流域为尺度上,对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湿地结构、湿地景观特征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建设活动干扰下流域下垫面等因素对整个流域内湿地恢复的影响,以永定河上游流域为例,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评价。具体研究步骤包括指标信息提取、指标赋值及归一化和多指标综合。首先,选择河流等级、坡面流长、河流水质、饱和指数、水成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作为评价指标;然后,针对指标参量对湿地恢复的贡献度进行赋值,并做归一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对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值,根据加权值的正态分布对流域内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等级划分,并使用优序图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上游流域研究区内可恢复湿地面积约979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18%;其中,阳原县的可恢复湿地面积最大,约为131.6km2,其次为怀来县,为129.1km2;可恢复的湿地类型以水库/坝区型湿地和河流为主,分别占可恢复区域总面积的11.75%和11.33%。研究成果为湿地的管理和恢复工程选址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避免了依据单一生态环境要素或局部区域特征进行恢复对象选择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