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3篇
  免费   1020篇
  国内免费   1664篇
测绘学   892篇
大气科学   1015篇
地球物理   997篇
地质学   2574篇
海洋学   1046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508篇
自然地理   58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8年   2篇
  1934年   4篇
  192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Mafic granulite and pyroxenite xenoliths from Cenozoic alkaline basalts at Hannuoba, Hebei Province, North China have been selected for a systematic geochemical and Sr–Nd–Pb isotopic study, which provide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nature of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tinental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an Archean craton. The major, 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elements and radiogenic isotopes of these xenoliths suggest great chemical heterogeneity of the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Hannuoba region.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s indicate a clear cumulate origin, and most likely, they are related to basaltic underplating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episodes. However, the Sr–Nd–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xenoliths reveal a profound enriched source signature (EM I) with some influence of EM II, which implies that some portion of pre-existing, old metasomatized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could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gene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tinental crust and subcontinental mantle as manifested by basaltic underplating w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regional tectonic episodes and geodynamic processes in the deep part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相似文献   
92.
河北唐山地震后孤儿的心理变异及其社会化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民杰 《山西地震》2002,(2):30-31,48
对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后的孤儿进行了调查 ,就唐山大地震后对孤儿这一特殊灾民实施社会救助过程中 ,孤儿的心理变异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社会化治理是消除孤儿心理变异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93.
1996年包头6.4级地震的地壳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GPS观测资料求出的水平地应变和由跨断层垂直形变计算出的速率强度累积率,研究了包头-大同地区1992~1995年、1995~1996年和1996~1999年的各时期的应变特征,并对包头6.4级(1996年5月3)地震前后的地应变进行对比,认为以压应变为主导的高值区可能是未来强震孕育的地区.面应变、主压应变、剪应变和趋势累积率同时较高的地区,强震危险性较大.一般低应变区和张应变为主导的地区,孕育强震的可能性小,属于比较稳定的地区.1992~1999年包头-大同地区的GPS水平应变的演变,反映了1996~1998年地震幕的孕育发展及结束的全过程.以压应变为主的高应变区和应变梯度带可作为未来强震危险区的判定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4.
城市用地与人口的异速增长和相关经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梁进社  王旻 《地理科学》2002,22(6):649-654
由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涉及的因素多,使获取动态研究研究所需的资料十分困难,所以,用少数几个主要因素定量地表达其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前人的成果,即以人口表示的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和建成区面积表示的位序-规模法则出发,绽绎出城市的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呈异速增长。这意味着,如果把整个城市看成是一个生命有机体,那么作为反映城市特征的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这两个重要变量,就是城市这个有机体的两个器官,他们的增长率是成比例的。还通过这个关系建立了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市场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数学模式。对我国部分城市的经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分别证明了这两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95.
GIS支持下的山东省土壤侵蚀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赵善伦  尹民  张伟 《地理科学》2002,22(6):694-699
利用遥感(RS)技术提取土壤侵蚀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借助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以县级行政区域为综合分析单元,计算土壤侵蚀强度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分级处理,对山东省土壤侵蚀空间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6.
福建省海岸基岩节理的分形性质及其与宏观断裂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福建省福州市海岸基岩为例,通过野外实地勘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海岸基岩节理的分形性质及其与福建省宏观断裂系的相互关系。得到的基本结论为:第一,研究区节理与宏观断裂系的分形性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二,研究区节理与宏观断裂系在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响应关系;第三,研究区10^-2~10^-1m尺度的节理与福建省10^3~10^4m尺寸的断裂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7.
刘文胜  曹敏  唐勇 《山地学报》2003,21(2):162-168
本文采用野外调查与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岷江上游地区自然恢复的灌丛以及 3种人工林的土壤种子库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各样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为 192 5 0~ 3 13 60粒 /(m2 × 10cm)之间 ,人工林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和物种数量都大于自然恢复的灌丛 ,其顺序为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混交林 >连香树林 >油松林 >毛榛Corylusmandshurica、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灌丛 ,各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垂直分布均为上层 >中层 >下层。在各样地土壤种子库的生活型组成中 ,乔木种类所占比例极少 ,而草本种类的数量较多。在灌丛的土壤种子库中 ,灌木的物种数量及其在种子库中所占的比例均大于人工林。大序醉鱼草Buddlejamacrostachya、喜阴悬钩子Rubusmesogaeus、华西绣线菊Spiraealaeta在种子库中的大量存在明显提高了灌木在各样地土壤种子库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98.
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硬叶栎类林的树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曹敏  刘文胜 《山地学报》2003,21(5):568-575
在滇西北香格里拉地区,以长苞冷杉(Abiesgeorgei)林、丽江云杉(Picealikiangensis)林作为亚高山针叶林的代表,以川滇高山栎(Quercusaquifolioides)林作为硬叶栎类林的代表,分别选择了6块样地,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倒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H、JD)分别测定其树种多样性,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森林类型的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的倒数、物种丰富度的顺序均为:长苞冷杉林>川滇高山栎林>丽江云杉林;而前两类森林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但都高于丽江云杉林的均匀度指数值。滇西北的川滇高山栎具有很强的萌生能力。人工种植的亚高山针叶林的树种多样性较原始林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过程。亚高山针叶林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云南省的树种多样性,使云南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9.
皖西南地区南华纪—志留纪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宿松—东至地区南华纪-志留纪地层露头剖面研究,对其相应的沉积环境、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等成果,将南华纪-志留纪地层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层序和15个三级层序组。一级和二级层序在沉积相序上总的趋势表现为浅→深→浅的变化,且与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吻合;三级层序组海平面上升和下降往往受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冰川事件影响。  相似文献   
100.
内蒙古喀喇沁早白垩世橄辉云煌岩岩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寻地幔物质上涌的通道口,是大陆岩石圈研究所感兴趣的,它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岩石圈深部信息。本文报道的是在内蒙古喀喇沁黑龙潭火山颈中发现的橄辉云煌岩,其K-Ar同位素年龄为124Ma。火山活动明显受到中生代构造活动控制。火山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岩浆来自富集地幔,在源区存在陆壳的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