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519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470篇
地球物理   278篇
地质学   758篇
海洋学   24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1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北区东部寒潮天气短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西北区东部寒潮短期预报的气候概况和环流特征,对不同类型寒潮个例进行归纳总结,组合成预报规则,建立了短期寒潮预报模式,输入计算机得出有无寒潮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92.
文章使用改进了的OSU全球气候模式,动态地使用厄尔尼诺年(1972年)实际下垫面温度月距平资料,对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以及太平洋中不同关键区海面温度异常进行了敏感性试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El Nino实际海温时空异常,特别是关键区海面温度异常,引起了东亚季风环流的异常变化,出现了干旱的环流形势。无论赤道中太平洋或是赤道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异常都是敏感的影响因子,对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3.
本文采用概率统计、回归分析及灰色关联度相关分析方法,全面地分析、研究了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多震区域的地震资料和乓尔尼诺事件的资料,发现厄尔尼诺事件与地震活动从大范围来看似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与局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明显相关。该事件的发生与东太平洋隆起地区、菲律宾群岛等地区的地震高频年相对应,与我国台湾地区、青藏高原等多震地区发生的地震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4.
95.
拉萨近地层风廓线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6年中美联合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期间的考察资料,研究了拉萨近郊风廊线的特征。从莫宁——奥布赫夫相似理论出发,建立了青藏高原近地层风廓线模拟的模式。  相似文献   
96.
本文采用OSU-AGCM大气环流模式,对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异常与夏季江淮流域暴雨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数值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的异常对东亚环流形势及云量分布异常的影响是形成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持续性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青藏高原异常热力强迫还可以引起大范围云量的异常分布和云量异常区类似于二维Rossby波列没大圆路径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
苗升明 《江苏地质》1995,19(3):174-175
不同熔(溶)矿方法对硅酸盐岩石中氧化钛分析结果的影响苗升明江苏省东海县环境监测站,东海,222300关键词:熔(溶)矿法,硅酸盐岩石,氧化钛,化学分析,江苏东海EffectivenessofDifferentMethodsofMeltingorDis...  相似文献   
98.
断块构造区域内煤层及其周围岩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形变具有很好的协调性和密切的相关性。利用煤层构造破碎率,能预测底板隔水层的构造破坏程度。经过几年的现场试验研究,证明该方法简便,结果直观。  相似文献   
99.
对博斯腾湖东南陆地风场数据进行计算,结合湖陆风效应初步建立夏半年各月风场日变化模型,得出风场日变化的4个典型时段。结果表明,区域测站一致性系数和风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一致性系数小于50说明风向不稳定且风速较小,一致性系数大于80说明风向趋于稳定且风速一般较大,弱风时段主要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且具有2h左右的持续时间。该方法为该地区弱风时段预报提供了思路,在稳定的高压脊形势下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0.
The balloon-borne Aircore campaign was conducted in Inner Mongolia,China,on June 13 and 14 2018,which detected carbon dioxide(CO_2) and carbon monoxide(CO) profiles from surface to 24 km,showing stro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8 km and 10 km on 13 and 14 June,respectively.Backward trajectories,meteorological analyses,and CO_2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were combined to interpret this phenomen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urce region experienced a stratospheric intrusion and exhibited a large horizontal CO_2 gradient;namely,lower CO concentrations corresponded to higher CO_2 concentrations and vice versa.The laminar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origins resulted in the high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_2 and CO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on 14 June.The contribution of stratospheric air mass to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that of tropospheric air mass to the lower stratosphere were 26.7% and24.3%,respectively,based on a mass balance approach.Another interesting phenomenon is that CO_2 and CO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at approximately 8 km on 13 June.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backward trajectory implied that the air mass possibly came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The slope of CO_2/CO representing the anthropogenic sources was 87.3 ppm ppm~(-1).In addition,the CO_2 profile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large CO_2 gradient of 4 ppm km-1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on 13 June,and this gradient disappeared on 14 Ju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