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9篇
  免费   979篇
  国内免费   1129篇
测绘学   212篇
大气科学   1165篇
地球物理   1467篇
地质学   2629篇
海洋学   478篇
天文学   275篇
综合类   519篇
自然地理   62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马巍  王民 《地理教学》2020,(4):11-13,29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本文提出了情境教学的课堂评价原则:情境具有真实性、情境与教学目标具有关联性、情境应划分水平。同时提出从情境的结构和关系、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所涉及地理要素的数量及其关联程度两个角度分别对情境水平进行划分,并结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方向”课例,提出目前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2.
南海北部西沙海槽S1站位的岩心柱沉积物中广泛发育自生矿物黄铁矿,其形态以管状为主,且具有内部中空的圈层结构。使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LA-ICP-MS、SIM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管状黄铁矿的形态及圈层结构,结果显示: (1)管状黄铁矿发育内部中空的圈层结构,其中内圈层(Ipy)由莓球状黄铁矿呈五角十二面体紧密堆积组成,外圈层(Opy)由晶形较好晶粒较大的八面体黄铁矿组成,并混有沉积碎屑及钙质生物壳体;(2)内圈层和外圈层分别呈现出贫S富Fe和富S贫Fe的特征,其成因是甲烷渗漏造成的局部还原环境使得As进入黄铁矿中导致晶格空缺或被扭曲,从而促进Ni、Co、Cu、Zn、Pb等微量元素的掺入;(3)内圈层、外圈层发生了明显的硫同位素分馏现象,内圈层中 δ34S 平均为-37.8‰,外圈层中 δ34S 平均为-29.3‰。研究认为,管状黄铁矿作为曾经甲烷渗漏的通道,其生长机制可分为3个阶段: (1)气水通道形成阶段: 向上运移的甲烷流体在沉积物孔隙中逐渐形成气水通道;(2)外圈层形成阶段: 当向上运移的甲烷与硫酸盐发生甲烷厌氧氧化时,逐渐形成晶体较大、晶形较好的八面体黄铁矿外圈层;(3)内圈层形成阶段: 随着甲烷浓度逐渐降低,在气水通道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剩余甲烷与向下运移的硫酸盐继续反应形成莓球状黄铁矿内圈层。因此,南海北部的泥岩中大量发育的管状黄铁矿常常与地层中甲烷水合物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63.
钙钠离子对蒙脱石吸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测定蒙脱石胶体和膨润土吸水率及吸水比,研究钙钠离子对其吸水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钙质蒙脱石、膨润土在吸水24h内的吸水率和吸水速度均高于钠质的;而24h后则前者低于后者。钙质蒙脱石和膨润上的吸水比>50%,而钠质的<50%。  相似文献   
64.
利用星载闪电探测仪OTD(optical transient detecter)和LIS(lightning imaging sensor)所获取的1995年6月—2006年4月的卫星闪电资料,结合NOAA Optimum Interpolation SST 海温资料,分析我国近海海域的闪电分布时空特征以及闪电活动与该海域海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近海闪电密度平均值为3.39 fl·km-2·a-1,其中,南海和渤海的闪电活动相对频繁,随着与海岸线间距离以及纬度的增加,该海域闪电密度逐渐下降;在春季和冬季,黑潮主干海域的海温值相对较高,该处闪电活动也明显强于同纬度的东海近海和太平洋海域,表明黑潮海域是强闪电活动区;在季节变化上,我国近海海域闪电活动与同海域海温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97,闪电活动与海温变化体现出了一致的变化趋势;而在年际变化上,我国近海海域闪电活动与该海域海温的线性相关不显著,说明我国近海海域海温的年际变化并不是引起该海域闪电活动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66.
Based on Single-Link Cluster (SLC) analysis,a new method to identify the foreshocks andaftershocks of a strong shock from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and then to form a sequencecatalogue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In the SLC frame,there are many chains formedby links with lengths shor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Lc.It is defined thatwhen some of these chains connect with a strong shock,the seismic events on such chainsfirm a sequence with the strong shock.In this sequence,the strong shock is the main shock;the events preceding the main shock are foreshocks and those following the main shock areaftershocks.By using this method,the foreshocks and aftershocks associated with the M_s7.4Haicheng earthquake and with the strong shocks of M_s≥6.0 in the top area of Kunlun-AltunArc were identified and sequence catalogues for these strong shocks were set up.  相似文献   
67.
重点分析和总结了由显生宙增生复合体和造山带混杂岩重建的年轻造山带洋板块地层--太平洋洋板块地层,也简要介绍了东古印度洋(东新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洋板块地层的重建情况。通过对阿拉斯加南部中生代增生地体、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侏罗纪-早白垩世增生复合体、日本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不同时期的增生复合体、菲律宾侏罗纪增生复合体和美国加州海岸山脉中侏罗世-古新世弗朗西斯卡杂岩体等不同单元的岩石学特征、古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因逆冲导致的构造叠置和混杂失序特征及演化阶段的分析,重建了太平洋洋板块地层。其中加州海岸山脉中侏罗世-古新世弗朗西斯卡杂岩体的研究比较深入,对该区俯冲带上叠蛇绿岩(大峡谷群弧前盆地蛇绿岩)和弗朗西斯卡北部马林海岬杂岩体(原岩为洋中脊玄武岩)进行了有效区分,不仅还原了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过程,还厘清了与之伴生的弧前盆地裂陷和扩张过程。另外,板块俯冲的滞留和幕式增生在活动时间较短的板块俯冲体系中可能不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68.
用应变积累释放模型研究中国大陆地块分区地震活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宏生  刘杰  张国民  李丽 《地震学报》2002,24(6):569-578
依据活动地块假说及活动边界的划分,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应用应变积累释放模型,通过地震应变积累释放的计算,研究了中国大陆各活动地块分区的地震活动性,初步探讨了各地块的地震活动阶段划分.此外,还对应变积累释放模型的应用前提条件进行了必要的讨论,并对模型结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69.
本文回顾了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岩浆结晶及成矿作用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镁铁质干岩浆体系、长英质湿岩浆体系的岩浆结晶作用模拟,以及有关的岩浆矿床成矿作用、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模拟。基于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笔者首次提出了模拟岩石学的概念。预测在今后5~10年内,模拟岩石学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将对现代岩石成因理论、实验岩石学与矿物学、实验地球化学、矿床成因理论和矿产预测及勘察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0.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precipitation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regional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hydrological cycling. Quantifica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remote regions such as the Tibetan Plateau is highly unreliable because of the scarcity of rain gaug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atellite precipitation product of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 3B42 v7 at daily, weekly, monthly, and seasonal scales. Comparison between TRMM grid precipitation and point‐based rain gauge precipit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nearest neighbour and bilinear weighted interpola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MM product could not capture daily precipitation well due to some rainfall events being missed at short time scales but provided reasonably good precipitation data at weekly, monthly, and seasonal scales. TRMM tended to underestimate the precipitation of small rainfall events (less than 1 mm/day), while it overestimated the precipitation of large rainfall events (greater than 20 mm/day). Consequently, TRMM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summer monsoon season than in the winter season. Through compariso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bilinear weighted interpolation method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nearest neighbour method in TRMM precipitation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