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9篇
  免费   2537篇
  国内免费   2954篇
测绘学   1672篇
大气科学   1286篇
地球物理   1793篇
地质学   5679篇
海洋学   1578篇
天文学   129篇
综合类   697篇
自然地理   1606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757篇
  2020年   578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577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819篇
  2009年   734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8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冈底斯带广泛分布晚古生代火山岩地层。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在晚古生代已经发生转变。在冈底斯带中西部塔惹增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拉嘎组中发现了火山岩夹层。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火山岩属岛弧环境,标志着晚古生代冈底斯发生首次造弧作用,该时期冈底斯中西部已经由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  相似文献   
992.
为掌握尤溪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和污染现状,通过采集尤溪铅锌矿不同功能区0~20cm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Pb、Zn、Cd、Cu、Cr 5种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及其化学形态,分析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分布特征,同时采用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尤溪铅锌矿不同功能区土壤中Pb、Zn、Cd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废弃冶炼区土壤Cd、Cu、Pb、Zn含量均最高,分别为标准值的14.78、1.13、3.73、1.34倍,采矿区Cr含量最高,但未超过标准限值。重金属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元素,Cd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最高,Cu可交换态比例最高,Pb、Zn、Cr以残渣态为主。RSP法评价表明,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表现为:Cu(1.15)Cd(0.80)Pb(0.59)Zn(0.57)Cr(0.54);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表现为:尾矿库区冶炼区废弃冶炼区采矿区。SPEF法评价表明,尤溪铅锌矿区受人为污染明显,采矿区和尾矿库区Zn污染最为严重,冶炼区和废弃冶炼区Pb污染最为严重,功能区污染顺序为:尾矿库区冶炼区废弃冶炼区采矿区。  相似文献   
993.
在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工程测量中,RTK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测量建筑物(构筑物)墙角点时却非常困难。利用自制RTK辅助装置来测量建筑物(构筑物)墙角点,通过实验进行精度分析,并结合吉林省扶余市地籍调查项目进行应用检验,文中方法达到了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星地多源数据的区域土壤有机质数字制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银  刘丽雅  卢艳丽  马自强  夏芳  史舟 《遥感学报》2015,19(6):998-1006
土壤有机质(SOM)是全球碳循环、土壤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估算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东北—华北平原为研究区,收集了1078个土壤样本,以遥感数据(MODIS,TRMM和STRM数据)与土壤地面光谱数据为预测因子,运用基于树形结构的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土壤有机质-环境预测因子模型进行数字土壤制图。通过不同建模样本数建模精度比较,选择300个样本数时的模型为最优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土壤光谱和气候因子是研究区SOM变异的主控因子,生物因子次之,而地形因子影响最小。预测结果经检验,RMSE为7.25,R2为0.69,RPD为1.53制图结果与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地图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呈现SOM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经过20年左右的土地开发与利用,研究区低SOM和高SOM含量土壤面积减少,而中等SOM含量土壤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北斗行驶记录仪的组成和功能,对定时1 s和定时60 s报送或存储进行了对比和优劣分析,根据道路匹配特性,给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北斗行驶记录仪数据存储算法,将马尔科夫链上的节点(拐点)作为记录仪存储或传输的位置点,通过采集车辆状态信息和定位模块输出信息对“拐点”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推导,并通过多次实际跑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定时1 s报送或存储相比,节省率可达到90%以上,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或者通信费用,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6.
支持向量机(SVM)算法作为一种成功应用于大多数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但是针对分类中仅仅采用单一参数,严重依赖于参数选择的不足,该文基于AdaBoost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SVM分类方法。该方法采用选择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的SVM算法作为AdaBoost的弱分类器,实现了核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达到精确提取无人机影像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一种基于规则格网的等值线生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顺  李青元  张威  马梓翔 《测绘科学》2015,40(5):116-121
随着规则格网数据的获取手段不断发展,规则格网数据趋于海量化,而现有的一些软件对于大数据规则格网追踪等值线无法应对。针对传统方法较为占用内存问题,文章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格网数据的逐行追踪等值线的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与传统方法对比,该方法在处理大数据规则格网时的速度优于传统方法,在算法执行时,逐行追踪等值线方法对于计算机内存占用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减少;为了解决传统的等值线光滑与精简方法中出现等值线交叉的问题,文章提出采用规则格网插值与抽稀的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998.
丛佃伟  杨力  马彪 《测绘科学》2015,40(7):146-149
为深化教育转型改革,提升学员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信息工程大学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了《认知导航探索时空》小班专题讨论课程,文章详细介绍了课程的设置情况、课程的研讨效果,最后就下一步的课程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该次课程的开设是加强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学术研究基本能力训练的有益尝试,能启发学员对专业学习和探索科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探索新形势下教育转型改革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9.
马丽  鞠才  朱菲 《测绘科学》2015,40(7):29-33
针对高光谱数据预处理中传统降维算法的不足,文章提出采用线性局部切空间排列(LLTSA)算法进行降维,并在低维空间中,以数据点到背景流形的最小距离为度量进行异常目标检测。面向异常目标检测问题的降维算法,需要考虑计算量和异常污染两个问题:为减少计算量,选择图像中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训练数据进行LLTSA降维并求取用于泛化的投影矩阵;为避免异常信息对背景特性的影响,应该选择不含异常的背景训练数据建立背景流形。背景训练点的选择基于递归多层分割算法,结合分割块的大小和分割块被近邻点重构的误差,去除分割结果中可能包含异常的区域并尽可能多地保留背景信息。实验结果表明LLTSA可以利用少数特征有效区分背景和异常,基于LLTSA的检测算法比经典RX和核RX算法具有更好的异常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王佩贤  程飞  马国强 《测绘科学》2015,40(3):112-114
针对陀螺定向过程中已知边和未知边的相对位置定义较为模糊的现状,该文主要探讨了对于同一陀螺定向边,由于不同距离与方位的已知边测定的仪器常数不同,从而影响定向精度的问题;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了在陀螺定向过程中,测定仪器常数的地面已知边与地下定向边的平面位置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已知边与定向边的距离不同对仪器常数影响较大;已知边与定向边的相对方位不同对仪器常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