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84篇 |
免费 | 5303篇 |
国内免费 | 236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61篇 |
大气科学 | 1628篇 |
地球物理 | 2562篇 |
地质学 | 7417篇 |
海洋学 | 1924篇 |
天文学 | 226篇 |
综合类 | 943篇 |
自然地理 | 16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505篇 |
2023年 | 573篇 |
2022年 | 869篇 |
2021年 | 1063篇 |
2020年 | 850篇 |
2019年 | 917篇 |
2018年 | 784篇 |
2017年 | 743篇 |
2016年 | 790篇 |
2015年 | 840篇 |
2014年 | 806篇 |
2013年 | 880篇 |
2012年 | 955篇 |
2011年 | 921篇 |
2010年 | 893篇 |
2009年 | 815篇 |
2008年 | 798篇 |
2007年 | 754篇 |
2006年 | 701篇 |
2005年 | 602篇 |
2004年 | 413篇 |
2003年 | 311篇 |
2002年 | 366篇 |
2001年 | 276篇 |
2000年 | 226篇 |
1999年 | 142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沉积旋回分析在地层学理论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定性划分是常规的沉积旋回划分方法,在井点位置处这种旋回划分较为准确,但在无井之处的沉积旋回划分则主要依靠地质认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地震资料中蕴含了丰富的与沉积旋回有关的信息,利用其时频属性曲线可以进行沉积旋回划分.本文选用具有较好时频分辨能力的广义S变换方法计算时频属性曲线,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正旋回、反旋回、正反旋回以及反正旋回四种沉积旋回模型,模型的旋回划分结果验证了时频谱峰值频率属性进行沉积旋回划分的有效性;但在实际地震资料应用中,时频谱的时间分辨率不高.基于时频谱的Teager-Kaiser能量谱,提高了时频分析结果的时间定位性和聚焦性,基于Teager-Kaiser能量谱属性的沉积旋回划分可以更好刻画地质结构的变化和薄互层结构.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某油田侏罗系的沉积旋回划分,其划分结果与井资料的沉积旋回划分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2.
中国湖泊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保护策略 总被引:38,自引:35,他引:38
我国湖泊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湖泊的形成演化不仅受流域自然环境因素及变化的影响,而且还深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演变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我国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并面临着湖泊萎缩与调蓄能力减少、水质下降与富营养化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与生态退化、河湖水力和生态联系阻隔以及湖岸线和环湖地带过度开发等问题,引发一系列生态与环境后果,严重影响流域居民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大量湖泊野外考察和调查,查清了我国面积大于1km2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分布状况,结合历史湖泊调查和相关研究资料,系统分析了近几十年我国湖泊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区域特征,提出了我国湖泊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83.
从 Duda 和 Nortmann 提出的谱震级定义出发,利用北京台网中小地震速度数字化记录资料,采用14组0.5倍频程滤波器组,其中心周期为:0.04s、0.06s、0.08s、0.12s、0.18s、0.28 s、0.40s、0.60s、0.96s、1.28s、2.40s、3.80s、6.20s、10.00s,分别计算了各中小地震的速度 谱综合因子f值,结果显示张北-尚义地震震前阶段中小地震的三分向速度谱卓越频率向高频 方向偏离,综合因子 f 值逐渐增加,且蓝地震的发生有向主震震中靠拢的趋势。同时,研究认为 综合因子 f 值可以量化蓝地震的定义。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童卫明;李昊谦;聂云松;马军;闫秀荣;邢辉;高长春;王保华;孙启扬;蔡帅;郝中洋;李岩 《遥感学报》2024,28(3):601-609
2021年12月26日,5米光学02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星上装载的主要载荷之一热红外相机采用8192元长线阵长波红外探测器推扫成像,可以获取星下点地面像元分辨率优于16m、噪声等效温差小于0.1K@300K、幅宽大于115km的7.7—10.5μm谱段热红外影像。相比国内外在轨热红外遥感相机,该相机同时实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大幅宽观测,能够实现空间和温度的高效率精细化探测,具有明显优势。文章介绍了该相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相机关键技术及实现情况,给出地面测试与试验结果,并简要介绍在轨测试和应用情况。相机目前在轨稳定运行,性能优异,已获取大量高分辨率热红外影像,可为后续同类载荷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西藏萨嘎地区布朵淡色花岗岩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属北喜马拉雅造山带的花岗岩。本次研究的萨嘎布朵淡色花岗岩,具高SiO2(72. 26% ~ 73. 05%)、富Al2O3(14. 61% ~ 14. 98%)、高K2O(3. 65% ~ 4. 09%)和Na2O(3. 47% ~ 3. 76%)、低P2O5(0. 09% ~ 0. 12%)的特征,K2O/Na2O = 1. 00 ~ 1. 08、A/CNK = 1. 18 ~ 1. 24,属高钾、过铝质钙碱性S型花岗岩。岩石微量元素变化较大,∑REE = 98. 87 × 10-6 ~ 124. 51 × 10-6、LREE/HREE = 11. 24 ~ 16. 12、Rb = 187 × 10-6 ~ 234 × 10-6、Sr = 311 × 10-6 ~ 409 × 10-6、LaN/YbN = 19. 96 ~ 40. 28、δEu = 0. 89 ~ 0. 99。布朵淡色花岗岩结晶时间为16. 15 Ma,与区域上的其他的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结晶时间一致,均是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背景,代表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期的产物,对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90.
海洋生态修复是遏制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途径,受到全球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方法,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定量分析了1980—2019年国际上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梳理了近40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前沿热点和未来方向。结果表明,近40年间,海洋生态修复领域的发文数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尤其2000年后增长速度加快,以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国家居多,其中美国占绝对领先地位。海洋生态修复领域涉及的学科主要有环境科学、生态学、海洋及淡水生物学等,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Restoration Ecology、Ecological Engineering和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是该领域的主要发文期刊。当前海洋生态修复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植被恢复、海洋生物种群恢复、滨海湿地修复与生物地球化学、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等主题,其中关于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途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关注,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海洋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拉开序幕以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我国海洋生态修复研究将驶入快车道,建议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生态修复、区域性海洋生态系统修复规划、海洋生态退化机理与修复关键技术、适应性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