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9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666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1282篇
地质学   1226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133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24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6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人类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通过下述三个途径影响大气:(1)改变地球表面的性质,因而改变对太阳辐射收支方式和对大气再辐射的方式,以及改变对风的摩擦阻力;(2)由人工把能量加进大气,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加热了空气;(3)由人工把物质加进大气,主要是工业、农业和生活活动把物质加进大气。  相似文献   
972.
致密砂岩储层普遍具有孔隙度低、微裂隙发育的特点,岩石内部常含有强烈的结构非均质性.致密砂岩发育的微裂隙使储层具有良好的连通性,促成高饱和气的天然气成藏.针对川西某探区须家河组高含气饱和度致密砂岩,本文选取致密砂岩岩心样本,进行了不同围压下的超声波实验测量.考虑储层完全饱气情况下的粒间孔隙、微裂隙双重孔隙结构,采用Biot-Rayleigh双重孔隙方程,构建致密砂岩岩石物理模型,进而分析了裂隙含量对纵波频散和衰减的影响.基于地震波衰减,构建了致密砂岩多尺度岩石物理图板.采用谱比法和改进频移法估算致密砂岩样本及储层衰减,对超声和地震频带下的图板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图板应用到研究工区,选取二维测线和三维区块,进行储层孔隙度和裂隙含量的定量预测.对比实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文预测的孔隙度和裂隙含量与三口测井的孔隙度曲线和实际产气情况基本吻合,基于孔隙-裂隙衰减岩石物理模型有效地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973.
作者本文中叙述了中国陆台自前武纪至中生代与新生代期间的发展,根据该区地质历史的基础,作者提出关于中国陆台的界限及陆台内部大山脉构造之新的见解。中国陆台实质上最近才认出的亚洲大陆上的一个新的构造单元,至今在地质学文献中还末经阐明。中国地质家在其本国疆域内认出四块不大的地盾构造:山  相似文献   
974.
一、作者对蒂明斯南部迪洛罗群火山岩含金与不含金的燧石——磁铁矿铁建造的痕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对比,目的在于:1)确定这一环境内金的勘探准则:2)描述金矿化和碳酸盐蚀变的热液史。含金铁建造富含金、硫、钨、锑和二氧化碳。含金和不含金的两种铁建造具有相似的砷丰度。铁建造中的金表现为两种形式:1)原生金和保存在变质石英脉的黄铁矿里的包裹金;2)广泛分布在铁建造中的,与变质石英脉在空间上不共生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颗粒中包裹的金。含金铁建造和在低温条件下被海水蚀变的玄武岩含有交代方解石,其δ13C 同位素组成为-1~-2‰(POB)。浸染状碳酸盐化蚀变带边部的方解石和核心部分的白云石.其δ13C 组成分别为-2‰和-4‰。这种趋势同蚀变带中心较高温碳酸盐沉淀物相一致。铁建造中交代碳酸盐的δ13C 组成范围从-2‰~-5‰.与磁铁矿的丰度有关。同生燧石碎屑和交代碳酸盐同遍在的含氧变质孔隙溶液有氧的交换。  相似文献   
975.
1965至1975年间,在包括南极在内的世界各地,陆续发表了一些据认为是前寒武时代的化石或有机物的报告,这些化石可能属起源于前寒武纪的碳氢化合物这一问题,除苏联学者外,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976.
英国地质科学研究所一个研究队(I.G.S),通过对塞拉利昂北部的野外制图和构造研究,建立了西非克拉通太古宙地层层序,划分出一个较老的利欧尼亚(Leonian)花岗岩—绿岩区,它在利比里亚构造—变质事件结束时形成的,一个花岗岩—绿岩区之前就经受过一次构造—变质事件。在法杜古区,在具有利欧尼亚构造的花岗片麻岩中,得到在统计学上是合理的但不一致的Pb—Pb和Rb—Sr全岩等时年龄分别为2959±50百万年和2753±61百万年(误差2σ)。这些年龄是和塞拉利昂其他地区的利欧尼亚和利比里亚构造放射年龄可对比,可以认为,法杜古区的Rb—Sr全岩等时年龄已受到利比里亚事件的影响。法杜古片麻岩的Pb—Pb全岩等时年龄和一个先前测定的(经重新计算并作部分检查)取自塞拉利昂东南花岗片麻岩中的Rb—Sr全岩等时年龄为2980±80百万年,为利欧尼亚构造—变质事件提供了一个确切的年龄,约2970百万年。利欧尼亚花岗岩类的。~(87)Sr/~(86)Sr初始值和现代单阶段模式U~(238)/Pb~(204)值很难与地幔的值相区分,但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这些花岗岩类是来自地壳或下部地壳只经历了一个短暂时期的那些母质中。法杜古区花岗片麻岩的2753±61百万年的Rb—Sr全岩等时年龄为塞拉利昂北部的利比里亚事件提供了一个确切的年龄。在野外划分出比利欧尼亚更老的(即老于2970百万年)一套岩石,但还没有测定同位素年龄。  相似文献   
977.
按地质省编辑了北美和欧洲波罗的海地区14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岩石A类古地磁资料。目的是试图建立各个构造省的极移曲线,以便检验加拿大和费诺—萨尔马提地盾的克拉通内部完整性。根据这种见解,由于资料贫乏,对大多数省来说,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有可能提出若干试验性的意见,供以后检验: (1)单条极移曲线满足可利用的北美24亿年前的资料。 (2)从距今22亿年到18亿年,在苏必利尔省(十南方省和怀俄明省)和邱吉尔省(十斯拉夫省和拉布多省)之间形成威尔逊环。 (3)单条极移曲线满足了怀俄明省和苏必利尔省的资料。 (4)就每个省来说,有些资料不易适合任一简单极移曲线型式。  相似文献   
978.
由块状黄铜矿—磁铁矿透镜体组成的太古代层状金色丛林(Golden Grove)矿床的δ~(34)S_(CDT)值范围从-1.4per mil到 4.4 permil(平均 1.0 permid。类似的分布也来自矿化层(范围-2.5到 4.0,平均 0.9)和富Zn的上盘燧石层(范围-0.1到4.3,平均 1.6)浸染状的硫化物中。由于沉淀和成岩的影响,在共生的硫化物系统中同位素具不平衡性,通过绿片岩相变质作用而保存下来。对于地层最高的铜透镜体平均δ~(34)S值中两个per mil的减损说明当硫化物沉积时,在矿液中向高fo_2的临时变化。这些资料证实了海底硫化物的堆积模式是在活动构造环境中发生间隙性喷发作用的结果。说明岩浆(少年期)硫是矿液中硫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79.
Bulk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chlorophyll a (Chl a), ignition loss,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organic nitrogen, inorganic phosphorus (PIP), and organic phosphoru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heavily eutrophic Arakawa River estuary, Japan. Chl a was high (approximately 35 microg l(-1)) in summer and low (approximately 6.7 microg l(-1)) in winter and autumn. POC from living phytoplankton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34% and approximately 70% of total POC during low- and high-biomass seasons,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low-biomass season, detrital POC distribution was conservative, and less reactive, land-derived materials mainly composed particulate organic materials (POM), but complex mixing of land-derived POM and autochthonous planktonic detritus caused nonconservative detrital POC behavior during the high-biomass season. PIP concentration in SPM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linity, likely by desorption of soluble orthophosphate (ortho-P). The ortho-P released from SPM, 56% of the ortho-P input from the Arakawa River to the bay, was a significant potential source of biologically available phosphorus causing eutrophication of coast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980.
Twelve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ree transects of mangrove swamp of Deep Bay, Shenzhen, China, were determined for 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The total PAHs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237 to 726 ng g(-1) dry weight, and showed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lay content and Pb concentrations. The highest PAHs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in the samples from mangrove sediments. Overall, PAHs in Deep Bay sedi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other developed areas. The biological effect due to PAHs alone in Deep Bay is expected to be low, based on the comparisons of individual and total PAHs concentrations determined in the sediment with those in USEPA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Four and five-ring compounds dominated the PAHs composition pattern profil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appli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source of PAHs. The PAH sources of Deep Bay mangrove swamp were suggested to be primarily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 especially leaded-gasoline exha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