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0篇
  免费   1993篇
  国内免费   1324篇
测绘学   724篇
大气科学   1408篇
地球物理   1352篇
地质学   3241篇
海洋学   1250篇
天文学   323篇
综合类   587篇
自然地理   802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运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结合波密县1960-2010年气象数据, 分析了西藏波密地区冰川的主要分布特征和典型大冰川1980-2010年的时空变化. 结果显示: 波密县共有冰川数量2 040条, 总面积为4 382.5 km2, 其中, 分布在海拔4 000~6 000 m的高山冰川总面积达4 086 km2, 占冰川总面积的93.2%; 南坡分布冰川1 504条, 面积3 180.04 km2, 分别占波密冰川总量的73.73%和72.56%, 而北坡占还不到三分之一. 提取1980、 1990、 2000和2010年4期面积大于20 km2的24条大冰川面积进行对比分析, 1980-2010年间波密县大冰川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 由1980年的1 592.78 km2退缩至2010年1 567.04 km2, 共退缩了25.74 km2; 其中, 1980-1990年冰川变化贡献最大, 冰川面积退缩了16.62 km2, 占冰川总面积退缩量的64.6%. 波密县气象站数据显示, 50 a来冰川退缩主要受温度持续上升的影响, 降水量变化对冰川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2.
Wave-induced seabed instability, either momentary liquefaction or shear failure,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ocean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Many factors, such as seabed properties and wave parameters, affect the seabed instability. A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evaluate the occurrence of momentary liquefaction. This parameter includ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soil and the wav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wave-induced liquefaction depth is also suggested based on this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As an example, a two-dimensional seabed with finite thickness is numerically treated with the EFGM meshless method developed early for wave-induced seabed responses. Parametric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avelength, compressibility of pore fluid, permeability and stiffness of porous media, and variable stiffness with depth on the seabed response with three criteria for liquefa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is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is a good index for identifying the momentary liquefaction qualitatively, and the criterion of liquefaction with seepage forc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deepest liquefaction depth.  相似文献   
173.
The variations of current circulation, salt intrusion, and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river flow and wind conditions in the Pamlico River Estuary (P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verified against water level variatio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variations during 2003 and 2001, respectively. Eight sensitivity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different river flow and wind conditions specified in the model.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salinity intruded further upstream under scenarios with low flow, downriver local wind, and remote-wind-caused water level set-up conditions. In contrast, the responses of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orcing functions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ortions of the estuary.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was enhanced under high flow condition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estuary, under upriver wind near the river mouth, under downriver wind at the upstream to middle portion of the estuary, and under remote-wind-caused water level set-up condition at the majority of the estuary except near the river mouth. Mode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across-channel wind tended to reduce salt intrusion and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in the PRE through increased vertical mixing.  相似文献   
174.
分析百度地图位置解析技术功能及特点,提出使用地址解析及坐标转换功能,对地震应急基础属性数据进行解析,实现基础属性数据空间化,设计地理坐标纠偏算法,提高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可用性,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数据保障。该算法操作简单,运行快捷,解决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中属性数据及时更新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5.
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中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困境:(1)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2)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3)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4)粮食与食物安全问题不容忽视;(5)科技竞争在国际上处于劣势地位;(6)生产成本过高,收益过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伤害;(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一个难题,面对这些困境,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对策是;(1)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2)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构筑新的农业政策体系;(3)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6.
刘林  胡松杰 《天文学报》1996,37(3):285-293
对于改进的Encke方法,选择适当的参考轨道是一个关键.然而,对于人造地球卫星长弧轨道计算,目前所给出的几种参考轨道均需要逐段校正,这将给定轨问题带来附加的复杂性.本文将仔细探讨如何选择参考轨道和减少校正次数.  相似文献   
177.
僧帽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僧帽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初级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差异明显。在卵黄形成期,二倍体卵母细胞呈椭圆形,细胞核呈伪足状突起,核仁呈颗粒状聚合体,细胞器多发达,合成卵黄粒我,细胞膜外有生绒毛,卵母细胞生物合成旺盛、代谢活动强;而三倍体卵母细胞大都呈不规则形状,该仁小、致密,细胞器少且不发达,卵黄粒少,细胞膜外无微绒毛,卵母细胞生物合成及代谢弱。  相似文献   
178.
马琳  郭巍  刘群  丁鸿儒  孙守亮 《世界地质》2010,29(2):284-291
通过对钻井岩芯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压汞分析测试,研究了伊通盆地鹿乡断陷双阳组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储层成因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砂体,部分为水下扇砂体;储层砂体孔隙类型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部分为原生粒间孔隙,具体可见粒内溶孔、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等;孔隙喉道较小,分选不好,连通性差,总体为低孔低渗型储层,其中,双阳组二段储层略好于双三段,双一段最差。双阳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主要受砂体成因类型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此外,岩石粒度和构造作用也对孔隙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9.
云南马关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锡锌钨多金属成矿区南部,是我国三大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目前对其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采用ICP-MS对都龙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矿床成矿作用,为甄别已有成因观点提供证据。结果表明,矿床中闪锌矿以富集Fe、Mn、In、Co、Sn和贫Cd、Ga、Ge、Ni等元素为特征,成矿温度属于中—高温,其微量元素组成与白牛厂矿床(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闪锌矿非常相似,和远源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核桃坪和芦子园)中闪锌矿存在一定差异,明显有别于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云南澜沧老厂和广东大宝山)中闪锌矿。此外,该矿床闪锌矿稀土配分模式多为轻稀土元素富集中等的向右倾斜曲线,以LREE/HREE值高、Eu负异常明显和Ce异常不明显为特征,与矿区燕山晚期隐伏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基本一致,成矿物质来源以矿区燕山晚期隐伏花岗岩为主。结合近期矿山开采和地质勘探所揭露的矿化和矽卡岩蚀变的垂向分带等矿床地质特征,认为云南马关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属于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其中层状矽卡岩的形成应为成矿流体顺层交代的结果,矿化类型和围岩蚀变的分带与隐伏岩体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80.
青藏高原地面有效辐射变化及其对表层土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利用青藏高原格尔木、狮泉河、昌都日射站及中国科学院冰冻圈观测研究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有效辐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壤温度资料讨论了高原北部有效辐射的变化对表层土壤热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1)青藏高原有效辐射变化因所处的区域不同而异,高原东北部、西部及高原腹地有效辐射总体呈减小的趋势,高原东南部有效辐射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