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2篇 |
免费 | 225篇 |
国内免费 | 3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0篇 |
大气科学 | 351篇 |
地球物理 | 346篇 |
地质学 | 596篇 |
海洋学 | 191篇 |
天文学 | 59篇 |
综合类 | 141篇 |
自然地理 | 1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2005年3月22日华南飑线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5年3月22日华南地区发生了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回波、自动气象站资料及NCEP1°×1°的逐6小时资料,从天气形势、雷达回波、物理量场等多角度综合诊断分析了该飑线过程。结果表明:该过程具有低层增温、增湿,中高层降温、低湿的特征。飑线发生在快速东移的高空槽前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区域,华南地区700hPa低空急流的爆发及低层急流核向东传输对不稳定能量的突然释放有很大的触发作用。飑线系统在低空增温、增湿与对流层中层干侵入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产生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62.
63.
64.
“2007.4.1”四川盆地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2131°×1°和欧洲中心实时资料,对2007年4月1~3日四川盆地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乌拉尔山到贝加尔湖以东为宽广深厚的低压带,地面上巴湖附近为冷高压,此冷高压在500hPa脊前西北气流的引导下东移南压,是造成此次寒潮大风天气的主要原因;而且低空急流也对降温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提出了用lnσ等距分层和Tschebyscheff多项式沿垂直方向展开气象要素的方案;并证明:在绝热无耗散且时间和水平方向要素连续的情况,可以在高精度条件下,保证质量和能量守恒,且具有正确的动、位能之间的转换关系。数值计算表明:两方案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积分静力方程时,位势高度计算误差显著小于EC79方案。 相似文献
66.
Qi Zhang Ming Chang Shengzhen Zhou Weihua Chen Xuemei Wang Wenhui Liao Jianing Dai ZhiYong Wu 《Asia-Pacific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2017,53(4):519-536
There has been a rapid growth of reactive nitrogen (Nr) deposition over the world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s one of the areas with high loading of nitrogen deposi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large uncertainties in the study of dry deposition because of its complex processes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vegetation physiology. At present, the forest canopy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used in WRF-Chem model is a single-layer “big leaf”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of radiation transmission and energy balance in forest canopy is not detailed and accurate. Noah-MP land surface model (Noah-MP) is based on the Noah land surface model (Noah LSM) and has multiple parametric options to simulate the energy, momentum, and material interactions of the vegetation-soil-atmosphere system. Therefore, to investig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WRF-Chem on the nitrogen deposition in forest area after coupled with Noah-MP model an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simulation biases on the dry deposition velocity simulation, a dry deposition single-point model coupled by Noah- MP and the WRF-Chem dry deposition module (WDD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deposition velocity (Vd). The model was driven by the mic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he Dinghushan Forest Ecosystem Location Station. And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key processes influencing the calculation of dry deposition velocity, an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urface physical and pla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n dry deposition were discussed. The model captured the observed Vd well, but still underestimated the Vd. The self-defect of Wesely scheme applied by WDDM, and the inaccuracy of built-in parameters in WDDM and input data for Noah-MP (e.g. LAI) were the key factors that cause the underestimation of Vd. Therefore, future work is needed to improve model mechanisms and parameterization. 相似文献
67.
再论水平和垂直分辨率之间的协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计算域面积为常数的约束下,给出了几种不同精度的平流方程和ω方程的“最优垂直网格距”,以及在极限情况下的“协调垂直网格距”的表达式。还讨论了在水平和垂直分辨率不协调时数值解对能量传播和计算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应用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川渝地区盛夏雨量与海温的联系,在关键海区海温与川渝伏旱气候非同步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时次海温EOF迭代方法,进行了川渝地区盛夏伏旱的短期气候预测.实际应用表明:以前期多时次海温为预报因子,通过历史独立预报试验建立的多时次EOF迭代伏旱预测模型,预见期长,准确率高,并可实现滚动预测,具有明显的预报技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