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5篇 |
免费 | 308篇 |
国内免费 | 3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4篇 |
大气科学 | 145篇 |
地球物理 | 224篇 |
地质学 | 638篇 |
海洋学 | 281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213篇 |
自然地理 | 2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95篇 |
2011年 | 164篇 |
2010年 | 177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2WI特征,联合ADC值与Ki-67表达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至2019年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青年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3例(≤35岁)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MRI平扫序列中病灶组织的T2加权信号特征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选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计算出Ki-67(增殖细胞的活性)的百分比值。结果:青年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ADC值范围为(0.78±0.08)10-3/mm2,所检测的Ki-67的阳性表达率约为92%。在病灶组织中,T2WI呈现稍高信号,与Ki-67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ADC值与Ki-67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结论:青年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I检查中T2WI序列信号特征多表现为稍高信号(84%)或等信号(16%);伴随有ADC值下降至一定范围(<1×10-3/mm2),Ki-67呈现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T2WI信号特征联合ADC值对青年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诊断、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以采自山西晋祠泉的一株淡水红藻JC1712001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特征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数据对其进行生物地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该株淡水红藻JC1712001与美国、西班牙地区报道的马赫拉熊野藻(Kumanoa mahlacensis Kumano)遗传距离最近,基于rbcL、COI和UPA序列的遗传距离均为0.基于3个序列,利用贝叶斯法、最大似然法和邻接法3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具有高度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JC1712001均与西班牙及美国地区已报道的马赫拉熊野藻聚为一支,支持率都在97%以上,支持其为马赫拉熊野藻,同时也表明3个基因的高度保守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也支持这个结果.马赫拉熊野藻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均有分布,RASP软件构建的地理起源图谱显示,欧洲类群地理起源更为古老.马赫拉熊野藻为稀有种,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淡水红藻的分布,为其系统发育和地理起源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沉积-构造的差异性及其油气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南海北部深水区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等新生代被动陆缘盆地,这些盆地经历了大致相当的从裂陷到坳陷的构造演化史,但在张裂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沉积-构造的差异性。构造沉降特征分析显示:在同一构造带上自西向东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在不同构造带上自北向南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这种沉积-构造的差异性对烃源岩的发育类型、分布及生储盖组合等方面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表现为:裂谷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陆相烃源岩发育,以陆生陆储陆盖型成藏组合为主;裂后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海相烃源岩发育规模较大,海生海储海盖型成藏组合及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所占分量逐渐增多。推测渐新统湖相-湖沼相及海陆过渡相源岩和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应是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的主要来源,陆生海储海盖型、海生海储海盖型及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应是深水区基本生储盖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陶瓷釉矿物学特征的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早在60年代初,Griscon等人[1]就曾用ESR方法对玻璃中的顺磁离子进行了研究。80年代初Canara等人[2]又用ESR方法研究了硅酸玻璃、釉熔块和陶瓷色料的波谱特征,发现发色元素Cr、Fe、Co等在釉料中的反应行为,石田等人[3]则研究了含铁高岭土和瓷胎中氧化铁的存在状态。80年代末蔡秀成等人[4]应用ESR方法探讨了景德镇传统“石灰碱釉”的油(煤)窑产品发黄机理。由此可见,用ESR方法研究铁瓷釉及瓷胎中顺磁杂质离子的存在形式,对提高陶瓷质量和呈色机理的探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 样… 相似文献
78.
79.
松辽盆地南部月亮泡地区萨尔图油层Ⅰ砂组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区带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录井、测井、地质和地震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南部月亮泡地区上白垩统姚家组萨尔图油层Ⅰ砂组的沉积微相,并采用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分析了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利用拟合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萨尔图油层Ⅰ砂组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其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已有的勘探成果也证实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结合构造发育情况,预测了松辽盆地南部月亮泡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0.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浊积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长7期的深湖区域经过钻探发现多套厚薄不等的浊积岩砂体。通过岩心观察描述及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分析研究,得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长7期湖盆深湖区域发育的浊积岩属于三角洲前缘滑塌成因;其中西南物源方向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深湖部位主要发育较粗粒滑塌浊积岩;盆地东北物源方向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的深湖部位主要发育较细粒滑塌浊积岩。弄清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中浊积岩特征及分布规律,不仅对大型陆相湖盆深湖区浊积岩的形成机理与发育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湖区浊积岩中油气的成藏机理研究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