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6篇
  免费   2526篇
  国内免费   3862篇
测绘学   1716篇
大气科学   1707篇
地球物理   1902篇
地质学   7371篇
海洋学   1733篇
天文学   150篇
综合类   946篇
自然地理   1369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667篇
  2021年   797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848篇
  2018年   656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620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859篇
  2012年   1032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911篇
  2008年   862篇
  2007年   854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81.
简茂球  罗会邦 《高原气象》2001,20(4):381-387
利用 1998年 5 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的站点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 ,计算了大气热源和水汽汇 ,并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季风区对流层温度演变及其热力机制。结果表明 :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季风区对流层中高层南北温度梯度的逆转密切相关。南北温度梯度最先在孟加拉湾以东季风区发生逆转 ,半个月后在印度半岛及其以西地区逆转。季风爆发前中南半岛北部对流层中高层的迅速增温是由感热和潜热共同造成的 ,而华南及南海北部地区的增温则是由暖平流所致。 5、6月高原东部对流层中高层由非绝热加热造成的显著增温对东亚夏季风的北进和维持是非常重要的。 5、6月高原地区热源以感热为主 ;7、8月感热和潜热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982.
983.
一个有限差分大气环流模式的并行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合于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新一代九层大气环流模式(IAP 9L AGCM)被发展成功。本文描述了并行模式的设计原则,给出了该模式的并行版本在我国几种主要的并行机上的并行执行效率数据。采用消息传递方式(MPI)的区域分解方法用于实现程序的并行,结果表明,对于该模式,只有一维区域分解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并行可扩展性,即随着处理器的增加而能得到相应较好的并行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984.
基于螺旋线上谱因式分解的地震波场隐式辛算法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均匀介质、复杂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过程,可用统一形式的标量声波方程描述.考虑到在无损耗条件下,地震波方程描述了地震波场这一个无穷维的哈密顿体系随时间的演化过程,该过程为一个单参数连续辛变换,因而可以在其哈密顿形式表述下导出其辛格式.与显式辛算法相比,隐式辛格式对应的隐式辛几何算法具有无条件稳定的特点,可以允许较大的计算步长.但是由于隐式算法不可避免地面临高阶矩阵的求逆,其每一步的计算速度较慢.为实现矩阵快速求逆,文中采用了螺旋边界条件下谱因式分解的方法.在螺旋边界条件下,需要求逆的矩阵化为带状矩阵,而且其各列非零元素的位置和大小具有非常好的相似性,因而可以采用谱因式分解的方法实现快速LU分解.文中采用二阶精度的隐式蛙跳辛格式和谱因式分解方法,计算了常速度、层状介质和Marmousi模型中的波场.计算表明,隐式辛算法不失为波场计算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85.
该文首先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江淮入梅前后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江淮入梅前期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副热带高压首先在太平洋中部增强北跳, 而后向西扩展导致太平洋副高西部脊 (120°E) 的增强北跳。进一步分析表明, 在太平洋中部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北跳和西伸之前, 副热带高压南侧ITCZ中对流和孟加拉湾北部的对流活动明显并且都经历了一次增强活跃过程, 这意味着热带ITCZ和孟加拉湾北部对流的异常活跃可能对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北跳西伸产生影响。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结果表明, 赤道中太平洋ITCZ中对流异常活跃不仅可导致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北移, 而且还可导致副热带高压西伸, 与诊断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86.
鄂西北夏季对流降水回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通过对鄂西北1995~1999年6~9月273个对流回波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生成对流云的主要天气背景为西风低槽过境和副高外围的影响。对流云回波出现频率6、9月较少,7~8月较多。当地地形对对流云活动具有促进生成、约束移动、抬升加强等作用。对流云可分为单体、多单体、超级单体和混合云中对流等种类。6、9月对流云平均的生命时间较短,回波强度、顶高和强回波区顶高较低。相反,7~8月对流云回波特征值较高  相似文献   
987.
远场和超远场前兆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岩石试件、传压块体(包括岩石和钢块)和压机架上布设应变观测点,观测研究它们在岩石试样破裂孕育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岩样临破坏前除岩样上各个测点都出现异常变化外,同时较远处的测力元件、传压块体和压机架上的应变也出现了突变或扰动前兆异常。岩石试样外部测点的应变特征变化在极临近主破裂时才有反映。而岩样上的测点除极临近主破裂时有突变和扰动外在离主破裂较早时已有反映。岩石试样外的测点距岩样约25-90cm,约为破裂尺度的3-10(多)倍。这表明在孕震区以外很远的地方都可能出现前兆异常。并初步探讨了形成远场前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8.
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后,日本地震学家的思路有所改变,制订出更切合实际的新地震预报计划。  相似文献   
989.
经验GREEN函数法研究丽江6.0级强余震的地震动及破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彬  罗奇峰 《地震研究》2001,24(1):40-47
利用经验Green函数方法,用1996年云南丽江地震后的ML4.7级地震合成了这次地震的最大余震Ms6.0的加速度记录,通过与实际记录在频域和时域的对比研究,分析研究了地震动特征和这次最大余震的可能破裂特征,并对经验Green函数方法进一步的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0.
基于优势面区域稳定性评价理论,运用ANN优势断裂评价模型来研究镇扬大桥工程区区域稳定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基于ANN找寻和评价优势断裂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