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40篇 |
免费 | 1866篇 |
国内免费 | 302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23篇 |
大气科学 | 1105篇 |
地球物理 | 1520篇 |
地质学 | 5519篇 |
海洋学 | 1457篇 |
天文学 | 117篇 |
综合类 | 677篇 |
自然地理 | 13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223篇 |
2022年 | 515篇 |
2021年 | 581篇 |
2020年 | 430篇 |
2019年 | 528篇 |
2018年 | 471篇 |
2017年 | 452篇 |
2016年 | 461篇 |
2015年 | 542篇 |
2014年 | 534篇 |
2013年 | 630篇 |
2012年 | 668篇 |
2011年 | 778篇 |
2010年 | 792篇 |
2009年 | 764篇 |
2008年 | 759篇 |
2007年 | 716篇 |
2006年 | 653篇 |
2005年 | 562篇 |
2004年 | 427篇 |
2003年 | 309篇 |
2002年 | 318篇 |
2001年 | 282篇 |
2000年 | 206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7年 | 6篇 |
1942年 | 3篇 |
193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Introduction Tracking the history of man 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t is clear that in many places the periodof greatest impact and most dramatic transformationlies within the last 150 a (Oldfield and Appleby,1984). Many aspects of this impact can be… 相似文献
102.
103.
广东流沙湾5种贝类的δ~(13)C值和δ~(15)N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流沙湾海水养殖业发达,尤其是贝类增养殖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其养殖环境的恶化对贝类产品的安全输出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贝类的新陈代谢过程可为贝类增养殖提供较先进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选取流沙湾的5种重要养殖贝类,对其肌肉组织、鳃、外套膜和内脏囊分别进行稳定碳、氮同位素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贝类δ13C值的范围是-19.14‰~-15.11‰,δ15N值的范围是6.10‰~10.57‰.从大小、组织、种类三方面比较5种贝类的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可得出如下结论:同种贝类,大小不同,其δ13C、δ15N值大都随壳长、壳重的增大而减小,但翡翠贻贝(Pernaviridis)的δ13C值和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的δ15N值则相反,无论大、小组之间δ13C、δ15N值的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幅度均不超过1.00‰;同种贝类,组织不同,其δ13C、δ15N的最小值均为内脏囊,δ13C的最大值不定,δ15N的最大值也是内脏囊;相同组织,不同贝类,其δ13C、δ15N值的大小排列顺序各不相同,无统一规律,但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的δ13C值均小于墨西哥湾扇贝,而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的δ15N值均小于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由研究数据可推知流沙湾双壳贝类的物质与能量流动途径基本是由内脏囊到外套膜和鳃,最后到肌肉. 相似文献
104.
105.
胶州湾海水中悬浮颗粒对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离子色谱离线螯合结合ICP-MS的方法,对胶州湾海水中的微量元素(V,Co,Ni,Cu,Mo,Cd,Pb,U,REEs)进行了精确的定量分析。在测试前对在同一站位不同层位采集的平行海水样品进行了两种不同的酸化处理:一份采取先过滤后酸化的方式,以获得海水中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另一份采取直接酸化后分析的方式,以评估悬浮颗粒中的可交换态微量元素对溶解态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V、Ni、Cu、Co、Pb以及稀土元素(REEs)的质量浓度存在很大差异,说明悬浮颗粒物质可能对海水中相应元素的测定产生较大的影响。各种微量元素之间的差异和相应离子或离子团的电荷性质、在海水中的配位作用以及悬浮颗粒物质的表面电荷性质有关。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类似于胶州湾这样的近海海域,悬浮颗粒物质是控制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信息伪彩化应用的研究现状后认为:海洋水色遥感图像的伪彩化应该是基于任务的,也只有基于任务的伪彩化才能保证伪彩化结果的准确性。基于任务的伪彩化要求必须从伪彩化相关的3个对象(信息、色彩与用户)所具有的特点出发,确定有针对性的伪彩化实现方案。在综合考虑了伪彩化3个对象的特点后,提出海洋水色遥感图像的伪彩化可以分3种方案进行伪彩化设计,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针对性、使用范围及局限性。方案1是针对对海洋信息作定量分析而提出来的,主要用于揭示海洋信息中的高频快变成分,同时兼顾揭示信息中的低频成分,被分析信息的波动幅度不大。方案2是针对对海洋信息作定性分析而提出的,不强求对信息量的准确量化,更多关心的是海洋信息相互间的关系,因此要求色标具有很高的信息表现力。方案3是方案1及方案2的补充,方案1具有定量能力,但总色差较小,对信息的解析能力有限,方案2虽然有较大的总色差,具有较好的解析能力,但只有定性能力,方案3将在保持局部区域的定量特点外,扩大整体的总色差。在伪彩化或可视化设计中,主要是关心数据信息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也即突出最重要的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对数据信息的低端及高端更感兴趣,这也是方案3中双反色调色板设计及使用的基础。3种方案的针对性设计将方便伪彩化在水色遥感信息分析中的准确、快捷使用。文章最后通过例子证明,在对海洋水色遥感信息的分析和研究中,选择3个方案中的1种或几种作适当的调整,海洋水色遥感信息可以得到较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7.
温度、氮浓度和氮磷比对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吸收氮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在室内培养箱、海滨室外跑道池和不同自然海区,通过一次性和半连续添加营养、以及检测海区水质和藻体生长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温度和氮磷比条件下,长心卡帕藻氮吸收速率的变化和氮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以及栽培该藻的环境生态贡献。小型实验、中试放大和海区规模栽培结果表明:(1)在10—50μmol/L范围内,该藻吸收氮速率随氮浓度增加而增大;(2)当氮浓度一定时,氮磷比在1—50范围内对该藻吸收氮速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3)温度对该藻吸收氮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温度在28℃时氮的吸收速率最高;(4)尽管一次性添加营养实验中长心卡帕藻吸收氮速率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但是进一步的半连续添加营养实验证实,导致吸收速率下降系底物氮浓度限制,而不是藻本身吸收能力下降,结果还显示卡帕藻具有连续吸收同化无机氮能力;在自然光温度变化和不受底物浓度限制条件下,该藻藻体去除无机氮效率最大维持在0.3μmol/(gFW·h);(5)海南陵水黎安海湾水质数据显示,栽培该藻去除海水富营养化和净化水质作用显著,其去除海水富营养化的年贡献为33t氮素。 相似文献
108.
109.
LU Xi LUAN Sheng CAO Baoxiang SUI Juan DAI Ping MENG Xianhong LUO Kun KONG Jie 《海洋学报(英文版)》2017,36(2):62-68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etect the potential of the base population from diallel crosses of eight introduced strains of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 for improving the yield. Heterosis and heritability were estimated for pond survival at commercial farm conditions for the base population that included 207 full-sib families from a nested mating design b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mong all the hybrids,the heterosis ranged from –11.37%(UA1×UA2) to 20.53%(UA3×SIN) with an average of 0.95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hybrids(51.85%) have negative heterosis for survival rate, but most of the hybrids with positive heterosis have high estimates. The high proportion of negative heterosis for survival rate reminders us that the survival trait also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crossbreeding program to avoid yield decrease. However, high positive heterosis manifested in most of the hybrids for survival indicates the usefulness of these hybrids for improving the survival to obtain higher yield by crossbreeding in this breeding program. The heritability estimate for pond survival was 0.092±0.043 when genetic groups were included in the pedigree,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P0.05).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survival is possible through selection in L. vannamei. 相似文献
110.
为促使水生入侵植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本文选取我国3种常见水生入侵植物,即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的植物化感作用方式(植物种植水抑藻、植物粗提物抑藻)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这3种常见水华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差异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种植水和粗提物均对不同微藻表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且种植水的抑藻效果总体强于粗提物。其中以空心莲子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最强,共培养第7天藻细胞光密度OD750值下降78.19%,叶绿素a(chl a)含量下降96.61%。铜绿微囊藻在空心莲子草种植水影响下,藻细胞的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蛋白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由此可知铜绿微囊藻在共培养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胁迫和伤害。而在共培养第11天,实验组的胞外藻毒素含量较对照组仅增加8.69%,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空心莲子草种植水在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同时不会促进藻毒素的释放,具有较好的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